人格修养与文学写作_国学经典与人格修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2:47: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人格修养与文学写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学经典与人格修养”。

论人格与写作的关系

——论巴金的人格与作品

摘要

写作活动及其成品中总是要反映出一定的人格倾向,人格主要是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完善的。因此其写作活动并不单纯是书面语言表达活动,必须看到它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文学作品与作家人格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文学受到作家人格力量的作用,作家人格的优劣决定文学创作品位的高下。人格低下者是绝对写不出高品位的作品的。在中外文学史上能够做到人格与作品相得益彰的作家并不少,巴金就是其中的一位。本文将从执著的追求、强烈的爱国情怀、爱憎分明的情感三个方面去探讨巴金的人格与作品的关系。

关键词

巴金人格作品执著爱憎分明精神财富

Abstract:

Writing activities and the finished product always reflects a certai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activities mainly in the form and sound.So the writing activities is not merely a written language activities, it must be noted that the role of culture in personality.Literary works and writers ar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literature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by the author, the writer decided the merits of personality compete with literary taste.Personality who absolutely can not write lower high-grade work.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ry works of the history of personality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can do and a lot of writers, Ba Jin is one of them.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istent pursuit of strong

patriotic feelings, love and hate to clear the emotional aspects of Ba Jin's personality and work relationships.Keywords:

Ba JinPersonalityWorkPersistentClear love and hate

Spiritual wealth

前言

巴金说:“我们大家都了解这样的说法:做一个好作家也必须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伟大的作家也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人。”为文先为人。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特的人格修养,那么他写出来的作品也将不可能拥有独到的见解。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人格修养与写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巴金的人格与作品是相融的,写作的根本不在于词藻的雕饰,而在于是否能够体现出人格的力量,其关键仍在于如何做人。巴金的人格主要体现在:执著的追求、强烈的爱国情怀、爱憎分明情感。

一、执著的追求

巴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他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的,他一生追求光明。

早期的巴金就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念,他始终坚信祖国的前途是光明的,祖国一定能迎来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他的作品中也充满了对光明的渴望,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总是太阳、星光、明灯、圣火等给人以光明和力量的象征,他呼唤春天,抒发理想,赞美未来。他的作品能够把中国知识分子从迷惘、彷徨中带到光明和进步,能给人带来信心与力量。

巴金先生的文学生涯,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了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他的一生是为祖国和人民不懈奋斗的革命历程。《灭亡》是巴金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这部小说寄托着巴金对革命胜利的期望,他把这种期望寄托在一代具有革命思想的青年人身上,他始终坚信“旧的要灭亡,新的要壮大,旧社会要完蛋,新社会要到来;光明要把黑暗驱逐干净。”

巴金的另一部文学作品《死去的太阳》,以一九二五年的五卅惨案为背景,他利用“五卅” 惨案发生那年在南京求学时的见闻,写出了南京的学生、工人规模空前的爱国群众运动。作者想通过这部作品来唤醒人们的革命意识,为共同迎接美好的新生活而不断奋斗的目的。但作者又称它是“失败之作”,是“废品”。他遗憾这部作品“太幼稚了”。不过,他又承认这“失败之作”产生过影

响,因为它也传达出了一部分青年挣扎着前进的声音,“虽然幼稚,但它们又是多么真诚。”“如果读者觉得我的英雄有点幼稚,滑稽,那么请他明白小资产阶级大半是这样的。”

巴金的《家》、《春》、《秋》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给予了从旧到新的变革提供了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小说描绘的是封建家庭殉葬、挣扎与反抗等悲剧式的结局。文中的觉新、鸣凤、觉慧、梅表姐、汪文宣这样的艺术形象已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在很多青年心中引起了共鸣。多少青年读者正是在这些艺术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勇敢地跨出那叛逆、反抗与自身价值追求乃至投身革命的步伐。从中我们也看到了新生和光明。

解放后,新中国成立了,巴金也终于看到了光明,在他的作品中更加洋溢他对光明的执著追求。他以饱满的激情歌颂新中国带给人民的幸福。如果没有一颗执著追求光明的心,巴金又怎能写出光明后人民的喜悦生活呢?《大欢乐的日子》、《新声集》、《赞歌集》等作品中的部分内容,无不体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这一时期巴金创作结晶。

二、强烈的爱国情怀

巴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是具有崇高爱国主义思想的思想家。他热爱祖国就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作家生活和创作最艰苦的时期,但此时的民族精神是最昂扬的,巴金身处在抗战时期,经过血和火的洗礼,他奋发图强,积极参加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巴金把对祖国的赤子之心融入到了写作中去,《海的梦》处处洋溢着他的爱国情怀和对战斗的呼唤。1935年,巴金在日本感受到了日本统治者野蛮的反华气焰,一口气写下《无题》、《控诉》、《感想》、《还魂草》等小说,猛烈抨击了日本反动文人的嚣张气焰,倾注了作者无比崇高的爱国情怀。

巴金以一九三七年的“八•一三”上海抗战为背景创作的抗战三部曲,充分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作品中的主人公冯文淑有着强烈爱国心,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一点。这部作品歌颂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巴金爱国激情的真实写照。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巴金直面“*”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

他挣脱思想枷锁,直言中国过去“太不重视个人权利,缺乏民主与法制”,痛感“今天在我们社会里封建的流毒还很深,很广,家长作风还占优势。”集中批判“长官意志”。⑥ 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就不会有这伟大的作品问世。在《随想录》中,可以看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从而达到了他文学创作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三、爱憎分明的情感

巴金的内心充满对旧社会的憎恨以及对人民的热爱与同情。如他自述所

言:“我现在的信条是,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

巴金出版的一部短小而精悍的以法国生活为背景的革命题材小说集《复仇》,作品中充溢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复仇》的男主角福尔恭席太因,为了帮被杀害的妻子报仇,杀死了鲁登堡将军和希米特军曹,他达到了目的,他觉得复仇是最大的幸福。“复仇”肯定不是唯一一条通往幸福的路,但当人们被逼得无路可选时,这便成了那些被幸福摧毁人们的唯一之路,我感到一丝伤感,悲痛。虽然我们不提倡暴力来解决一切不平和仇恨,并且我认为暴力终究是不好的,到真只有这一条路时,就只能选择暴力,我想这也是巴金对于中国革命的一种态度吧!

最能体现巴金爱憎情感的作品是他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内容是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来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和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激流三部曲》分为《家》、《春》、《秋》三个部分,其中在《家》这部作品中把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家》描写的是“五四”之后,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大家庭从悲欢离合最终走向崩溃的故事。在《家》中,梅芬的抑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深

切的同情和悲愤,并向垂死的制度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暴露了荒淫无耻的封建大家庭,也阐述了在新思潮的启发下唤醒了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巴金透过对一个大家庭的描写折射出对旧社会旧制度的厌恶与憎恨,痛斥了人与人在交往中的黑暗、违心和奉承,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大家庭制度的憎恨。而在《春》和《秋》中所展开的是比《家》中更加深化的矛盾。也继续的揭露了封建家庭的丑恶、残忍、腐败的本质。

巴金主张文学作品要来源于生活,要表现自己的人格。巴金先生是现代中国为数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巴金的文学作品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而他的人格以及作品中的人格力量,更是给了我们青少年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啊!

参考文献:

1、《灭亡》巴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2、《随想录》巴金著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

3、《激流三部曲》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4、《巴金论稿》陈思和、李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4月

5、《巴金传》

6、《真话集》

李存光著巴金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2010年5月

人格与道德、修养

人格与道德、修养于立新党员干部怎样才能在群众中享有威信,受到群众拥戴,怎样才能具有领导的魅力,结论是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是党员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

《周易》与人格修养

《周易》与人格修养《易经》包括伏羲八卦、周文王父子八八重叠生六十四卦、孔子作传三部分组成。《易经》在夏朝时期产生了《连山易》,在商朝时期产生了《归藏易》,在周朝时产......

秘书与文学修养

秘书与文学修养摘要:法律文秘专业培养文秘和法律复合型人才,就业口径宽,需要具备较强的办公室行政事务处理能力,而且要熟悉常用的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法律原理解决常见法律纠纷。所......

教师人格修养

我眼中的教师人格修养近日聆听了几场报告,又回想起暑期看过的几本教育家的书,深深地被感动,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先生,“付出的师爱超越母爱”的斯霞老师,“包......

文学修养

我们谁也拉不住匆匆而逝的时光,昨日终不可留。离开了,我们为各自的目标努力着。于是要用全部的坚持来奔赴一场盛大的遇见。一个过程,一段成长,我们都在努力着,谁都没有放弃成全那......

下载人格修养与文学写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格修养与文学写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