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旅游资源文化挖掘”。
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摘要: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都开始注重享受型消费,旅游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项,旅游不只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总是离不开文化,与文化息息相关,旅游的发展需要借助文化的推动。发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就相当于在寻找旅游景点的灵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旅游景点只要有了传统文化作为依托,这汪泉水才能永不干涸。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如何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挖掘出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从而推动当地旅游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游量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对于一个景点来说,想要得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他就一定要依靠时代所赋予自己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景色再美,也经不住时间的推敲和人们的考验。旅游资源不只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自然条件,更需要依赖经济文化条件。所以,研究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推动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笔者通过考察走访,从联系历史背景与历史人物,结合当地特产特色,不断进行丰富沉淀,保护文化内涵不消灭四个方面对于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联系历史背景与历史人物
旅游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旅游资源,拥有足够丰富的旅游资源才能够吸引游客的目光。旅游资源往往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时,越来越开始更加重视他们的文化内涵。那些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的旅游景点自然便更能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我们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对旅游城市进行规划时应该更加注重它的文化内涵。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时间的产物,所以在发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时必然离不开对历史的挖掘。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于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挖掘是非常有帮助的。历史的年代感会使人感到纯厚的文化积淀。有故事,有历史的旅游资源必然得到较好的发展。
在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开发旅游资源的历史背景,借助相应的历史典故和有名的历史人物。例如,**亭,秦桧跪姿石像等风景点都是借助大将军岳飞这个历史人物,和他精忠报国的历史典故作为这一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当人们站在**亭中,想起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怀壮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锦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加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便能犹如感受到了当时的场景和氛围一般,这也是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价值所在。
除了利用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外,我们当然也可以利用中国古代传说和一些神话故事。神话和传说以其独有的美好性往往能够使人记忆深刻,并且充满向往,以此作为旅游例如,山东蓬莱借助八仙过海的故事作为文化内涵。山东省济源县燕崖乡的织女洞和牛郎庙,牛郎织女相约的鹊桥和由此延伸出来的情人谷。
二、结合开发当地特产特色
文化具有差异性,它是各民族和地区进行生活实践的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氛围各不相同。旅游这项迁移类娱乐方式便是基于这一点而产生的。人们从一个地方短暂性的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往往是为了去体验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和风土人情,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文化并没有优劣之分,旅游文化也并不只是旅游文化的简单相加。旅游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虽然是历史,但它并不只是历史。现代化的大城市自然也蕴含着现代化的文化。当地的民族宗教、饮食习惯,园林建筑,民俗节日,经济状况等都属于这个地方的文化,都具有与其他地方所不同的文化内涵。
当我们去旅游的时候,往往会去吃很多当地的特色小吃,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看一下这个地方的特色建筑,回来的时候还会带回来一大堆当地的特产。所以每一个地方与众不同的特色和特产,必然是他当地的旅游资源中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把这些特色,和特产挖掘出来,进行开发宣传。比如说,有些人去天津旅游,就是冲着他的天津煎饼果子和狗不理包子还有天津大麻花去的,或者有的人就是为了专门的去听一听独特的正宗天津方言,还有的人为了去看小学课本中提到的天津桥上的石狮子和天津之眼。有些人去杭州旅游,就是专门冲着他的丝绸去的。
为旅游资源找到相应的历史人物支撑和历史背景或者找到相应的特色特产之后之后应该注意的是对旅游资源进行文化形象的导向,进行文化形象导向就是要确定旅游地的文化格调和开发方向。需要确定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属性和审美价值,并进行文化主题定位。每一个旅游资源都要有其确定的主题。比如西柏坡打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旗号,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旅游地想要突出特色,就一定要文化性鲜明,主题突出。对于历史古迹而言,自然要以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为主题。其他方面的,就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可以以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开发相应的旅游资源。就特殊地貌地形区而言,可以以其特殊地貌为主题,进行旅游开发。确定好主题之后,我们需要对旅游文化体系进行文化营销。对其进行整体的包装打造,进行形象策划,营销宣传,理念宣传和服务宣传,让游客们从各个方面都能认识和体会到旅游区的文化内涵。
三、不断进行丰富沉淀
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越来越多,文化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也是在不断进行积累沉淀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而是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中的。一个景点的历史越古老,也就是说它的文化内涵积累的越多,那么这个地方的旅游业发展也一定非常乐观。所以说我们对于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必定不是一个短暂的,一劳永逸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因为伴随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每一个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一定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所以他们的文化内涵一定是非常多的,只是有很多还没有被我们开发出来而已。这就要求我们擦亮眼睛,细心观察和研究历史,抓住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
例如,随着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北京大观园开始不断发掘红楼文化,不断从红楼梦小说中寻找文化内涵,按照红楼梦小说中,介绍的菜谱,开发出了红楼宴,正定古城借助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开发了荣国府旅游,并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去观光旅游。商家纷纷利用宝玉出生之时脖子带玉,宝玉出家,黛玉葬花等细节开发出了一系列旅游景点和旅游纪念品。
在旅游活动的发掘中,要注重旅游资源的文化表现,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直接感受旅游产品魅力的主要方式。旅游资源地应该考虑将当地的文化属性融入旅游活动当中。在景点内售卖一些当地特色小吃和特色纪念品。除了自然景观之外,也可以利用一些人造景观来表达想要表现给游客的文化内涵,借助一些人造景观来展示地方文化特征。比如就像哈尔滨街头摆出的了各种形状的冰雕,这些人造景观既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又显现出哈尔滨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一举两得。
四、保护文化内涵不消灭 文化不是永久不变的,很多文化遗产的消灭便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在不断发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他们进行保护。不能让它们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利益的驱使下受到人们的攻击和抛弃。旅游往往会带动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会遭到破坏。有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了之后就开始抛弃那些珍贵的文化内涵。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所以我们在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开发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对文化内涵和本地文化特色的保护。现在大多数的跟团旅游,到达旅游目的地之后,往往只是鼓励游客购物,而对于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却很少关注。
旅游与文化和文化是互相作用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而旅游作为交流的一种方式,自然也会推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旅客在旅游目的地了解到当地的文化,并且把自己的本地文化带到哪里去。在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的同时,旅游资源地开始逐渐重视起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据科学研究表明,游客的大规模游览,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带去的更多是消极影响。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当地文化开始不正常的商品化。这些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旅游主题和基本导向的旅游资源来说是致命的。它会是这些旅游资源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影响其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降低其竞争力。
以丽江为例,人们都说现在的丽江早已不如十年前的丽江。十年前的丽江独具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显得那么清新脱俗,与众不同,而现在的丽江,已经基本上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被商品化改变的面目全非。曾经淳朴的民风民情也渐渐消失了。这是很多人对于丽江的评价,可想而知,它的旅游业一定大不如从前了。与此相反的,正定古城和平遥古城却能守住他们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独树一帜,不跟风,不动摇,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风貌和特色。总结
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悠久的文化积淀。目前我国的文化旅游市场处于上升阶段,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都很好。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至少在未来十年内的发展方向。旅游作为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其本质特征要求,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一定要优先发展旅游文化,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展示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把文化内涵作为旅游经济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内涵往往对旅游资源的命运具有决定性作用。开发利用历史的民族的区域的独特文化内涵,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不断延伸,以此来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最终实现中国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晨阳.文化旅游让旅游更有温度[J].中国名牌,2017,(02).[2]黄云华.徽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径分析和选择[J].宿州学院学报,2016,(10).
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摘要: 发达国家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新的动向,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选择更加重视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城市规划应该更......
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融合景区如何做到文化的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是在现有技术和物质条件下,能够被用作组织旅游经济的自然的、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因素。自然旅游资源全部为天然赋......
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服务层次总第1022期 出版日期:2001-11-23------------------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服务层次□张细波加入WTO,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经营......
浅谈: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引擎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只有增强文化底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才能迎来一片艳阳天。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大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之一, 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