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七个小故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教育孩子的七个小故事
教育故事之一
有一道测试题,从下面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你会选谁?第一个,他信巫医和占卜,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第二个,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来,读大学时曾经吸过毒,每晚都要喝许多白兰地;第三个,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也不喝酒,年轻时没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个,但没想到却是错的。有史料记载: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二个是丘吉尔,第三个是希特勒。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索,没有想到,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样的大好人,身上还有这样的缺点;而希特勒,这个杀人的魔鬼,他的身竟还有如此多的闪光点。由此我们想到了孩子,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成功者,如后来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他们所谓的一些缺点怎么也比不过早先的罗丘两人吧。所以孩子一时错误,不代表会什么,我们对孩子要增加信任和期待,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教育故事之二教育从尊重开始
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 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多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样的蠢事了。”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预、不阻止,也不单纯批评孩子的做法,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正是缺少了对孩子的这种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权,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但他们毕竟还小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摔几个跟头,走一段弯路,但孩子的选择能力却在一次次尝试中得以提高。让我们在教育中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份理智和科学,把爱变得更深沉一些、艺术一些。
教育故事之三让教育多份选择和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于是当4个“小调皮”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喜欢虾子,这好啊!大科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抓着的?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脚有多少只?尾巴呢……”小调皮们傻了眼,只顾着抓,谁会注意到底是什么模样?看到孩子们傻了眼,袁老师又拍拍他们的肩膀说:“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的,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再讲给我听听,好不好?”孩子们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这事若换了我们父母,通常会一顿批评,把孩子说得眼泪汪汪!因为我们所关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学不回家捉虾”这个事情的性质,至于孩子们捉虾的危险大不大,坏事能不能变成好事,我们很少会去关心和注意的。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做了有心人。他通过孩子们对虾的特殊“情结”,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探索、教孩子们如何玩得更有意义。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只要我们的多些了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选择和智慧。
教育故事之四两种思维的碰撞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样?”“好极了!”“这回你应该知道穷人是什么样了吧?”儿子回答:“是的,我知道了”。“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吗?”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接着儿子又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过上和他们一样富裕的生活。”孩子心中富有和成人心中的富有是不同的,正像孩子心中的快乐和成人心中的快乐不同一样。
虽然孩子的看法有点天真,却也是一份纯真的美好!让孩子开阔眼界,了解不同人的生活,丰富生命,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人生一课。我们父母不要一味用成人世界的成功标准去纠正孩子,与其说教孩子还不如让孩子对生活心存美好,顺便告诉他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要勤劳和努力!这才是明智之举.
教育故事之五 潜能
传说苏格兰北部的古城堡和蓦地经常闹鬼。有一个人因为公务繁忙半夜时分才回家,而他又必须经过地墓。墓地里尔偶尔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号叫,蝙蝠幽灵一样飞来飞去,枯枝像鬼怪的手爪伸向暗黑的天空。走着走着,这个人他一不小心就掉进一个新挖的墓坑里。这个坑太深太大了,人高马大的他几经努力还是爬不出去。他索性坐在那里,等天亮再说吧。这时,又有一个人经过这里,也不小心掉了下去,这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爬不出去。先掉下来的人实在看不过去,开口说:“别费力气了,你是爬不出去的。”那人忽然听到说话声以为是遇到了鬼,吓得魂不附体,手脚并用,没想到三两下竟然爬了上去,然后惨叫着逃得无影无踪。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给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谁知道一个人的潜能在什么时候爆发出来呢?值得思考的是,在平常的生活里,“平庸”的人很少爆发自己潜能因而显得平庸,“聪明”的人则会让自己的潜能像山泉一样长流常新地表现出来,因而不同凡响。其实,我们全部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事,因为我们的潜能就像埋藏起来的石油,一直没有得到开发。作为父母就是要作这种“潜能”的挖掘者、激发者,使每一个孩子身体里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打破平庸,走向卓越! 教育故事之六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他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它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前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惟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无缘。
现在的青少年就需要这种磨练,他们惧怕那黑黑的隧道,总是渴望有一双援助的手将他们一路护送;现在的家长也多是“怀了爱怜之心”的父母,总是怕孩子吃苦受累,于是把孩子的“生命通道”修得特别宽畅,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现在的老师也大有“怀了恻隐之心”的,他们怕学生做不出“标准答案”,怕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要求相差太远,居然把答案一字不差地读给学生!这样下去,将来的社会上,会有多少能够展翅飞翔的“帝王蛾”呢?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今天的青少年吃点苦不算什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父母和老师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给他们锻炼的空间,这样他们才会在未来的社会上凭借自己的能力占据一席之地,这样他们才能用坚强的臂膀托起未来中国绚丽的朝阳!
教育故事之七头鱼
这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鱼儿,很瘦小孤单。
主人喂食时它总也抢不到,最多只能吃些别的鱼剩下的残渣碎末。平时它常孤零零地在鱼外游荡,似乎谁都可以欺负它。万幸的是,终于有一天主人发现它是如此可怜,打那以后喂食时都先在它身边撒些饵料。不想这一些微不足道的举动,竟改变了小鱼的命运,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聪明的鱼儿们渐渐地发现:只要在小鱼的周边就一定能得到食物。于是一星期以后一个颇为壮观的场面出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鱼,领着一个偌大的鱼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条小鱼儿竟然成了“头鱼”。从此它再也不会以自卑的神色黯然地徘徊在池边、角落,而是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做着“领头鱼”,俨然开始统帅起整个鱼群。 主人不是教育学家,他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任何一条鱼都培养成“头鱼”“统帅”。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家长对孩子多一些关注,哪怕他是一个“差生”,也很有可能让他走出困境、窘界。能否创造出更大奇迹,在孩子本身,更在于你我的关注。
孩子受到伤害怎么办?在前几天陕西省“教学能手”培训中,一位女教师向我讲了她教育孩子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儿子四岁那年,从幼儿园回家,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我觉得蹊跷,就......
七个哲理小故事......
七个哲理小故事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个道理深刻的哲理故事,欢迎查阅,谢谢。七个哲理小故事(一)父亲的一块表找不到了,非常恼火,四处翻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七个经典哲理小故事,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雷锋的七个小故事,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