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森林水车》、《打枣》_森林水车欣赏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2:31: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二单元:《森林水车》、《打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森林水车欣赏”。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3.认识民族乐器唢呐,能辨别大、小唢呐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教材分析

这是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名曲,与《在钟表店里》《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的标题乐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描绘了森林景色和森林中水车转动声及人们欢乐的心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乐曲采用回旋曲式,曲式结构为:

“序曲 A(主部)B(插部一)A C(插部二)A 结尾”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教师提问:

(1)师:序奏部分穿插了什么音响? 生:小鸟的鸣叫。(2)师:序奏部分的节拍是几拍子?序奏部分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

生:八六拍、舒缓的。(3)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3.听赏插部B。

播放《森林水车》插部B并提问:

(1)师:插部B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生:长笛)(2)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4.听赏插部C。

播放《森林水车》插部c并提问:

(1)师:插部C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生:木管与弦乐)(2)师:你联想到什么景象? 5.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用图式表示,可以有多种方案,但教师应注意:主部主题A应该用同样的符号或标记来表示,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图式来表示。序奏和尾声也各不相同。如: „„ □ ○ □ △ □ ≈

用颜色来表示乐曲的结构,道理与用图式表示相同。主部主题A应该用相同的颜色,而插部B、C应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乐曲为回旋曲式,正确的曲式结构为: 序奏 A(主部主题)B(插部一)A C(插部二)A 尾声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只要结构形式与上相同,就是正确的。

四、表现乐曲

1.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积极开动脑筋,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序奏、主部主题A、插部B、插部C四个部分。学生按照分组,分别讨论。2.分组汇报(以下分组供参考)。

(1)第一组(序奏):用竖笛吹奏序奏部分。(2)第二组(主部主题A):模仿水车运转动作。(3)第三组(插部B):女生的舞蹈。(4)第四组(插部C):打击乐器伴奏。

如果教师、学生能力较强,第四组也可由男生、女生舞蹈来表现:当木管乐器组演奏时,男生舞蹈;当弦乐组演奏时,女生舞蹈,好似男生、女生欢乐地对话。随音乐完整表现乐曲。注意:

①因乐曲序奏部分是G调,如果用C调竖笛吹奏,与乐曲调高不符。故乐曲序奏部分,教师不播放录音,让学生吹奏竖笛替代。②播放《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开始,学生随录音开始表演。

五、课堂小结

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这首乐曲与我们曾经欣赏过的《在钟表店里》《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音乐。它音乐形象鲜明,描绘了森林中水车的转动、人们欢乐歌舞的热闹场面,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打枣》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你们看,这两位小朋友和爷爷在忙什么呢?(课件)从图上我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

1、初听音乐,感受情绪,认识乐器

有一位演奏家用一种神奇的乐器把打枣时欢快的场景描绘的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你能听出这种演奏乐器是什么吗?(课件))

2、介绍唢呐

唢呐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于元、金之时传入中国,现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的民族乐器之一,(课件)唢呐的音量大,音色高亢明亮,还可以模仿鸡啼鸟鸣和人声,擅于表现热烈奔放和欢快活泼的情绪。让我们一起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板书)(课件)

3、大、小唢呐的音色分辨

这是一首河北吹歌,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儿在庭院里打枣的景象。乐曲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板书)在乐曲《打枣》中,有模仿人物对话的声音,演奏者手里拿着大、小两只唢呐分别模仿爷爷和孙女的笑声和说话声,大唢呐声音比较粗、低沉,小唢呐,声音比大唢呐高亢、明亮,你能听出他们分别模仿的是谁吗?(课件大小唢呐的有声音的分辨)

4聆听乐曲

把听到的所模仿的人物对话的场景用简单的动作模仿出来。可以让学生想象爷爷与孩子们正在讲些什么话,并绘声绘色地说出来。爷爷„„ 孙女„„(课件)

5、观看现在演出唢独奏《打枣》

今天教师邀请了著名的唢呐演奏家姚树田叔叔 为我们演奏《打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精彩的演出。(课件)

反思:整节课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能够感受声音的长、短、高、低、同时也了解和认识了水车这种劳动工具。对于本节课学生收益良多,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欣赏课还不太适应,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聆听,欣赏,培养学生,尤其是在欣赏能力方面较弱的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森林水车教案

《森林水车》教案泰来镇街基学校 李惠影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森林水车》。2、掌握顿音、升记号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3、通过对《森林水车》的学习,培养学......

森林水车教案

森林水车一、授课题目:森林水车二、授课年级:二年级三、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让孩子由衷的热爱森林,做一个爱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的人。2、能力目标:能明显辨别乐曲中不......

绕口令 打枣

气息训练打枣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得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森林水车》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的情绪。3.能哼唱A主题和C主题,体验人们愉快劳动的心情......

森林水车教学反思

《森林水车》教学反思 (2012-04-12 10:40:47) 转载▼ 标签: 杂谈今天教研员来我校进行听课,我承教了三年级音乐课《森林水车》一课,这是一首管弦乐曲。对于三年级年级的学生......

下载第二单元:《森林水车》、《打枣》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单元:《森林水车》、《打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