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教育如空气无处不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德育教育无处不在”。
孝德教育——无处不在,知行合一,继往开来
----干杉镇中心小学孝文化特色项目建设综述
为了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精神,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校内涵,开展特色办学,提升学校教育品位。我校将“孝文化”的教育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建设,现就我校所做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环境宜人,和谐典雅。学校占地30478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5672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集图书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舞蹈室、美术室、科技室、器乐室、棋艺室等于一体的综合大楼透;可容纳1000多名师生的风雨操场;可容纳300多名学生住校的宿舍楼;位于校园西侧的200米的塑胶田径跑道,高标准的篮球场为校园等等为开展孝文化特色项目建设提供了最好的教育环境。
二、文化建设背景
长沙县干杉镇是中华十大孝亲敬老楷模黄再军先生的故乡,也是城乡结合部的典型地区。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多数为务农、务工及经商人员,忙于赚钱养家,为弥补对孩子的关爱,要钱给钱,要吃给吃,要玩给玩,养成了孩子们凡事以我为主,以我为尊,缺乏敬长意识,缺乏感恩意识,性格失偏,道德不健全。为此,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孝德教育,将孝礼传统文化通过隐形、显性两种方式渗入到孩子们的日常教育中,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着力宣传孝德文化,让孝德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三、特色定位
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传承中华德孝美德,学校整合文明礼仪养成、校园文化资源、生命教育资源,深刻挖掘干杉镇本土文化内涵,动员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采用贴近未成年人的“‘甘甘’、‘莎莎’讲故事”的德孝教育新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设计创造以“干杉”为谐音的“甘甘”、“莎莎”的卡通形象作为讲故事的载体进行学校德孝教育,培养师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校立德树人的效果。
四、具体实施过程
(一)卡通人物讲故事,让孩子快乐学习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校园文化中代表干杉镇杉树文化的精髓,设计创造了友善、阳光的男孩“甘甘”和孝顺、积极的女孩“莎莎”。我们让“甘甘”、“莎莎”的形象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学校组织编写了“‘甘甘’、‘莎莎’讲故事”的校本教材,采用童话的题材,以“甘甘”和“莎莎”对话、游戏等形式将干杉镇周边历史人物如黄兴、许光达、廖沫沙、杨开慧等英雄人物的优秀事迹和当代“干杉好人”德孝典型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而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德孝理念快乐地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二)校园文化讲故事,让孩子时刻学习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无声的教育模式,它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通过校园广播、文化橱窗、移动板报、班级文化建设等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观看、聆听德孝故事。
1、校园广播讲故事
每天中午的校园广播,两位同学分别给“甘甘”和“莎莎”配音,通过音乐、诵读、朗诵等形式传唱德孝童谣、德孝歌曲、德孝故事、德孝文章等,以此增强学生德孝知识的感知,帮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树立德孝理念。
2、文化橱窗讲故事
学校将新二十四孝标准、德孝名言警句、中外德孝故事等张贴、悬挂在校园墙壁、走廊、教室等场所,让学生时刻都能观看德孝的故事,使他们沉浸在德孝的文化氛围中,感受文化的渗透力,完成从感知到内化的提升。
3、移动板报讲故事
学校将干杉籍“全国孝亲楷模”黄再军的事迹、学生自己的德孝作文等制作成移动板报并定时更新,将板报设立在学校门口显眼的位置,上学放学的时候学生都会观看移动板报上身边同学们写的作文,感受近在身边的德孝故事,完善学生的德孝意识。
4、班级文化讲故事
各班在学校的统一规划设计下,将“甘甘”、“莎莎”的形象引入教室,以“百善孝为先”、“孝行天下”、“讲孝心、践孝行”等为主要内容,辅以“生命之树”、“生命之花”、“生命之芽”等与杉树文化息息相关的绘画作品布置教室,使教室充满浓浓的感恩情怀。
(三)主题栏目讲故事,让孩子多元学习
动员家庭、社会的力量与学校配合,开展德孝故事主题活动,通过家校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德孝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
1、同学讲美德故事,加强友善教育
学校让孩子们利用主题班会、集会、演讲赛等时间讲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互谅的故事,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化解矛盾与纠纷。三三班的黄晓静同学,一直坚持最早将二楼五间教室的门打开,而且在雨天,她还会带上很多塑料袋递给同学们套雨伞。同学们用美丽的心灵传递人间真情,把关爱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关爱放到他们做的每一件事中,使之成为他们思想道德中的一部分。
2、师长讲关爱故事,加强孝敬教育
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来校交流、学校集会的时间让家长、老师讲他们自己的故事。唐贵喜老师是干杉出名的“好人”,不仅细心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叔叔,而且爱生如子,唐兰、刘李金等同学都是在她的呵护之下成长起来的。她从教23年来,不知帮助过多少同学,花费过多少资金,做过多少好事。这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感染了很多学生,让他们从师长的关爱故事里懂得师长们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学会感恩师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报效国家。
3、自己讲成长故事,加强诚信教育。
学校将德孝故事的外延拓展,加强学生的爱心教育,注重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在校尽爱心,尊重老师,友爱同学。我们开展班级故事会活动,让学生讲自己守时践诺、知错就改以及不说谎、不作弊的成长故事。五一班的孔琴同学,她就是从点滴小事做起,诚实地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自己的诚信。她不但自己作到诚信,还教育身边的朋友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她就像一个诚信的使者,走到哪里就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在哪里。
(四)本土楷模讲故事,让孩子优秀学习
学校挖掘干杉镇的本土文化资源,用身边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进行榜样引领。
1、本土模范讲故事,倡导德孝美德
学校多次邀请干杉籍“中华十大孝亲敬老楷模”黄再军院长和“干杉好人”唐贵喜老师等孝亲楷模到学校进行专场道德宣讲,提高少年儿童思想认识,倡导并践行孝老爱亲的中华美德。
2、身边榜样讲故事,树立德孝典型
学校开展“百名小孝星”、“十佳孝德标兵”、“孝德教育最佳班级”等评比活动选出学校孝德榜样。孝德榜样以身作则,以先进促后进,以自己的德孝行为示范引领着其他的孩子们向他们学习。近年来,300名小孝星行走在今日的校园里,他们的身影就是一股巨大无形的力量,他们用自身的道德力量映射着整个校园。
五、特色成果
“甘甘”、“莎莎”讲故事的孝德教育新模式,是建立在德孝观念指导下,对德孝品质的养成过程进行框架构想和方案设计,是一次贴近未成年人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德育教育的创新尝试。
1、通过经常的德孝教育,培养了孩子们的亲情观念,增强了他们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对道德的认识,学生变得开朗了、友善了、自信了。
2、新浪网、腾讯网、湖南红网,长沙市政法频道、新闻频道、星沙电视台,长沙晚报、星沙时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我校德孝教育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弘扬了社会正气,使德孝的正能量深入家庭、社会,受到了较高的赞誉。
3、通过努力,学校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赞扬,2013年被评为“长沙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长沙市唯一一所“孝心学校示范点”。
六、今后特色发展方向
1、学校将孝文化教育继续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并开拓创新,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践行“孝文化”进校园,将孝文化推向纵深发展。
2、学校会将孝文化辐射到“爱”的教育,不仅爱长辈,而且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最后到爱社会、爱祖国的道德飞跃。
3、学校将以孝文化教育中“立人”的宗旨,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为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内容、新的视角、新的途径,将孝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范围之内,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的道路。
干杉中心小学
2016年1月7日星期四
孝德教育——感恩的心一、感恩父母当你还很小的时候,父母亲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你洗脸、教你做人的道理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内容,亦是中国传统美德中育人的核心内容。孝道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这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言与行,孝道亦是中华......
校本课程读本 信 德 教 育二〇一三年十月 序 言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学生快乐成长、健全人格的乐园。归苏小学紧紧围绕“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做人”这一理念,关心每一......
孝德教育总结 一一班孝德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突破口。为弘扬中华孝德文化传统,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孝德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孝德教育车逻实验小学三(2)班居阳有一次,妈妈过生日了,我帮妈妈做家务。晚上我们吃过晚饭,庆祝过妈妈生曰,这时妈妈要开始洗碗我却对妈妈说:"今天您可是寿星啊!这碗还是我来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