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美术小课题研究方案_美术小课题研究方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2:20: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0910美术小课题研究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术小课题研究方案”。

09/10第二学期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方案

1、小课题名称:培养学生色彩感受能力

2、研究目的意义:通过对课题的实验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探索色彩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以达到提升自我教学经验,推升科研能力,推动课改深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3、理论依据:以“三制”、“三课”为基础,结合教学教研工作,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4、研究步骤:分五个步骤。1)选题(2010年3月)美术就象生活中的阳光和水一样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色彩更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色彩,新教材把手绘线条和色彩搭配作为造型的基础。为此,结合“三制”、“三课”以及开放课教学,把立足点放在对色彩教学的研究与思考上,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找原因——美术学科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否解决这些疑问,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美术色彩感受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

2)小课题设计阶段(2010年3月)重点研究:①色彩感受课教学的问题设计。②色彩课教学的亲历和反思。③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④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⑤探究过程的实效性、目的性、新颖性。

3)小课题实验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对自己确立的小课题进行设想和设计,寻求、证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积累成果资料。

4)反思结题阶段(2010年6月底)对实验过程形成经验材料,撰写教学点滴。

4、预期达到的效果: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同时提升自我教学经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认知与表现能力

我们每一个人从第一次接触色彩学习的时候,都会感到茫然无措,不知该从何处下手。面对广阔而丰富的大自然所赋予各类物象的千变万化的色彩时,我们的视觉经验又是那么的脆弱和渺小。柏拉图曾提出他的美学原则:天地万有是永恒理念的“摹品”,而艺术则是“摹品的摹品”。我们的艺术经验和宇宙天地之大美相比是局限的小智小慧。又如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首先我们应对大自然报以敬畏的心态,从自然中去师法自然,追索和发现自然中的色彩规律,观察自然所赋予万物的丰富色彩,挖掘绘画中无穷的视觉经验。而认识色彩的规律,就是我们进入色彩王国的钥匙,每个人对色彩的认识都是从简单的感性认识开始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学习,逐渐了解并掌握色彩变化的规律和奥义。

一.认识色彩

1.突破对概念色的认知心理,提高对环境色和光源色的感知。学习色彩的第一课首先应从概念色和固有色入手。我们知道,儿童在作画的时候,通常老师会问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回答道:“红色”,那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呢?“黄色”。这种对物体整体色彩相貌的概念化描述即为概念色。其实不同的香蕉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差异,新鲜的会偏黄偏绿,熟透的会偏褐偏深黄,而香蕉的颜色还会因周围光线的明暗而产生不同变化。又如,我们看白墙的顶角,三块墙面的颜色因为受光面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冷暖色彩倾向。所以,我们认识色彩首先要跳出对概念色和固有色的樊篱,而是运用环境色和光源色等色彩理论来体会色彩的变化规律。在上第一堂色彩写生课时,要尽量利用白色的同类色物体来训练学生的色彩感知力。比如在一块白衬布上摆上石膏几何体、白瓷盘、一杯牛奶、报纸等浅色静物,让学生在微妙的色彩环境中训练敏锐的色彩感觉。

2.什么是灰色调。

通常,儿童在作画时,色彩运用比较鲜艳大胆,在儿童的眼中固有色占据重要的作用。他们常常会把树画成绿色,天空画成蓝色,太阳画成红色。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些景物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这几种颜色,但是,当我们进行更逼真自然的写实描绘时,这些颜色显得又是那么的生涩和不真实。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物体受大气和视觉空间的影响,色彩纯度和饱和度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不同光线下的物体色彩也更为复杂,这就是在绘画色彩学中常说的“视觉灰”现象。我们在进行色彩训练时,常常要画出丰富的灰颜色,而画出准确微妙的灰色调是评判画面色彩美感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如何提高我们对色彩的认识

1.从美术史中了解绘画色彩演变的过程。在西方的绘画色彩史中,我认为有三个重大的历史时期,一个是以委拉斯凯支为代表的古典绘画时期,一个是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绘画时期,还有一个是以凡高为代表的后印象派色彩表现主义时期。在17世纪以前,西方以达芬奇、伦勃朗、委拉斯凯支等为代表的一批伟大画家,都各自在自己的绘画领域将色彩表现推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度,但早期艺术家们更多的是以固有色为研究对象的,即使像伦勃朗在绘画中已经开始对光与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与表现,但他们更多的是以丰富的素描色阶来表现色彩微妙的变化。而委拉斯凯支更是将“视觉灰”这一现象在绘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对色彩有重大突破的是到了19世纪的印象派,以莫奈为首的一群画家开始走出室内,研究外光。印象派更注重表现大自然的光线赋予自然万物的瞬间色彩变化,画家们在画布上开始记录不同光线和时间下的视觉感受,这一时期画家们不再关注固有色,而是转而表现丰富的光色。到了后印象派时期的凡高,这位愤世嫉俗的天才更是将色彩表现运用到了极致,色彩不再仅仅停留在描摹自然万物的表象上,而是成为直抒胸臆的有力武器。凡高利用色彩中的补色关系,色彩的平面装饰构成因素,色彩的对比和夸张将色

彩带入主观的表现中去,最终将色彩在画面中点燃,也点燃了对艺术痴狂的生命!纵观绘画史,我们现在所学习和研究的色彩规律主要是以印象派绘画的色彩理论作为基础去学习和掌握色彩的一般规律。

2.建立科学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提高对色彩关系的把握能力。

我们在写生时,如何敏锐的捕捉到客观物象的色彩变化,主要靠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即在“比较中观察”。要判断写生中物体的色相,主要是和周围物体的对比中确定的,要把一块色彩与周围甚至整个画面的色彩放到一起,要“转着看”而不是让眼睛“盯住某一点”。只有对色彩间的微妙变化相互比较,才能准确判断并表现色彩。好看的色彩是一种和谐的色彩关系,这种关系是在相互比较中建立起来的,要学会找出色彩之间的色相差异,建立起一种和谐统一的色调关系,在协调中对比,在对比中和谐。和谐的色彩关系也是建立在统一色调基础上的,其中还有冷暖色调的和谐。

3.绘画中的创作规律与色彩间的关系。

除了画出好看准确的色调关系,色彩表现还必须服从绘画的基本规律,及色彩的空间感,对象的主次关系,色彩虚实关系,用笔的灵动舒缓,塑造形体的体量以及气韵生动的美感等。就色彩的造型来说,要符合素描明暗的变化规律,也就是素描中所包含的明度层次的问题以及绘画表现手法的运用。就色彩空间感来说,通常表现为近鲜远灰,近重远淡,近暖远冷,近实远虚的特点。而色彩的构图则偏重于主体色调下邻近色彩关系适度和谐的原则。形和色互为补充,形色兼得是我们绘画创作的核心内容。

三.通过色彩写生训练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与表现能力

1.通过色块构成式小色稿训练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整体把握能力。.我们在进行色彩训练之初,应摒弃急于求成的心态,急于去深入完成一幅作品,而是教给学生对对象进行整体的观察,把每一个物体当成一个单独的色块,在整体观察中确定每个物体在统一的环境中呈现出什么样的色彩面貌。只有减弱对形体深入造型的关注,才能使学生抛开形象的束缚而进入到一种色彩的自由之境。在进行色块训练的时候,主要采取平涂的方式,较快的抓住大的色彩感觉。首先确定冷暖色调,然后根据色调关系调整每个色块的明暗、冷暖、主次、空间等关系,以达到最终的色彩和谐,并调出漂亮和准确的灰色调,使画面色彩明亮而辉煌,浓郁且雅致。也可使学生对同一组物体进行冷暖色调,亮灰色调等不同色调的练习,培养学生更主动的发现色彩之间的关系。

2.对统一色调的训练以及同类色练习提高学生的色彩协调能力。

色调通常是我们对一组静物色彩表现的总体印象,不同的物体由于受不同的光源和环境色的影响,或由于色彩面积的占有比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调。色调是一种整体的印象和感觉,比如有亮色调、灰色调、冷色和暖色调。我们在创作每一幅作品时都应该关注一幅画应具有一个统一的色调,而不是色彩关系杂乱无章,只有在统一的色调下形成的和谐的灰色,画面的色彩才会呈现出最佳的美感,所以说色调是一幅画的灵魂所在。

训练学生对色调的把握最好的途径就是进行同类色色系的练习,在统一的黄色系、绿色系、红色系、白色系中进行色彩训练,让学生在同一色调中分辨出不同颜色的微妙变化,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和识别力。

3.加强风景写生特别是秋冬景色的色彩训练提高学生的色彩观察力。

风景写生对学生初学色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风景写生使学生走出户外,进一步体会到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世界,相对于室内静物训练其色彩的外光变化更为丰富和复杂,色彩的空间变化更为明显。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表现自然,研究大自然的光与色,提高学生色彩的观察和概括能力,陶冶学生的视觉审美感。

而秋冬风景因树叶枯黄,山果成熟,大自然景色更富于色彩变化。秋景相对于春夏的单调绿色而更具可画性,冬景则是训练学生在微妙的同类色中提高对灰色把握能力的最快捷途径,因为冬季的景象更加苍凉和肃穆,色彩更加单纯和朴素,大自然万物统一在清冷的外光中,山林郊野多枯枝颓土,色调相对统一,可以使我们色彩锤炼的更加矜持和庄重。

4.对色彩的主观运用及色彩创作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在对色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之后,怎样使我们的色彩更加具有表现力,则需要我们对色彩进行解构,运用色彩对心理的暗示作用,进行色彩创作的构成训练。我们可以借鉴设计基础中的色彩构成理论,因为当我们可以脱离现实的束缚达到对色彩的自由发挥和主观创作才是我们学习绘画的最终关照。

首先安排学生对一组情感主题进行色彩想象训练。例如:愤怒、高兴、紧张、幸福等一系列心理表现,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色调和色块的构成形态来画出抽象的色彩画。在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色彩心理学的引导,注意运用对比色、互补色、同类色,色彩的明度、纯度、饱和度等色彩关系要素,表现特定主题下色彩的张力与表现力,使学生更加熟练的驾驭色彩,在创作中更加主动和准确的掌握和运用色彩的规律。综上所述,色彩教学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中要涉及色彩学、色彩心理学、色彩构成理论、写生色彩理论等。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和表现能力,对学生学习色彩登堂入室起到关键性作用。而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则是训练学生将色彩的认识与色彩表现,色彩造型意识与色彩审美趣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全面的色彩修养。

美术小课题

《美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

美术小课题工作报告

小学美术自制教具美术小课题工作报告本学年通过参加课题组的研究,并且实施到自己所教学科——美术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给我最大的感触有,明确了小课题的研究......

美术小课题总结

小学美术课上如何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研究课题已进行半年多了,在这一学期以来,我们......

小学美术小课题

“小组合作”创设和谐美术课堂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现实背景与意义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

美术小课题中期汇报

【小课题中期汇报资料】课题:“花卉平面装饰图案”在中小学美 课题负责:参与人员: 术教学中的尝试和应用中期总结汇报2014年9月---2015年6月)乌鲁木齐市第**中学*** **** (试验......

下载0910美术小课题研究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0910美术小课题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