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英国对冷战形成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论冷战后英国核战略”。
浅谈英国对冷战形成的影响
摘要:国际国内上,冷战史的相关研究硕果累累。当然关于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冷战起源的问题,各位学者均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但一般认为其具有复杂性。笔者在这里则将英国作为切入点,即考察英国在冷战形成中的重大影响。其中,将主要选取英国领导人温斯顿·丘吉尔的对冷战形成的影响和英国在美国制定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前后的动向这两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英国 冷战 反共思想 亚太集体安全保障体制
一、温斯顿·丘吉尔的对冷战形成的影响
领导人的作用对国家政策制定和国家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特定制度下领导者的行为选择、面对各种偶发事件对领导者的决策取向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着们的重视。因此,在新的历史研究资料中我们更应该把当事人的作为和事件结合起来考察。显然,丘吉尔作为冷战序幕“铁幕演说”的发起者,对冷战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
(一)丘吉尔早期的反共思想
丘吉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领导者,同时又是二战结束后挑起美苏冷战的始作俑者。丘吉尔的反共思想在很早就已形成,“在其1906年担任内政大臣时,他就明确表现出敌视和排斥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倾向。”①而在之后的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政权建立起来时,丘吉尔则把布尔什维克看做“残暴的黑猩猩”,苏维埃也被其视为西方国家的死敌,他积极鼓动西方国家对苏维埃进行武装干涉,这一切都表明其仇视社会主义的右翼思想进一步升级。
(二)二战爆发后丘吉尔反共思想的表现
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被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任命为英国战时联合内阁领导人,带领英国抗击德国法西斯势力。虽然苏联也是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是英国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友,然而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领袖,丘吉尔却非常在意美英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差异,甚至有意地在两方之间制造“新的不和谐”。丘吉尔的这种反共思想一直贯穿了二战的全程,也为二战胜利后美苏两国的冷战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最终直接导致世界冷战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1、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丘吉尔的“鳄鱼下腹部”理论
二战中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向英国提出了在欧洲西部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为的是打乱德国的战争部署,使其东西两线均受打压,不能兼顾,从而尽早取胜。然而,丘吉尔却对苏联的要求消极应付,并且在1941至1942的两年中,一直拒绝苏联的一再要求,以英国无力开辟战场的借口企图使苏德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从而由英国来收拾残局,掌握欧洲主导权。
拒绝了苏联的合理要求的丘吉尔反而拿出了在北非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并且竭力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为了使苏联方面同意这一计划,丘吉尔亲自奔赴莫斯科,并提出了著名的“鳄鱼下腹部”理论来支持该计划。他声称地中海区域就像鳄鱼的下腹部一样易于攻击,而不应攻击如鳄鱼坚硬的口鼻部的法国北部。然而,鳄鱼下腹部理论明显是丘吉尔放思想的一贯反应,斯大林很快就清楚了丘吉尔的真实意图,他强烈指责英国该计划的实质,使英国不得不承诺在1943年正式开辟第二战场。
但是,在此后的多次关于第二战场开辟事宜的谈判中,英国仍然迟迟不给予真正行动。① 许海云:《他们制造了冷战》,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3页。
而且,1943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法西斯盟国在世界各大战场都陆续转入战略进攻,但是丘吉尔却仍按兵不动,其之前得到美国支持的“北非登陆计划”也在实施中遇到了不少问题,这种避实就虚的战略严重限制了整个欧洲战局。
1943年底,苏德战场的战争情况出现了根本性转变,苏联在艰难努力之后终于取得了战争主动权,对德国发起战略反攻指日可待。战略态势的改变使丘吉尔开始改变其对拖延许久的第二战场开辟计划的态度,1943年11月,美英苏三国在德黑兰召开首脑会议,关于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终于告一段落。但是,丘吉尔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中所显露无疑的反共思想不可避免地为美英苏三国今后的战略合作留下了阴影,严重削弱了盟国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和实施军事合作的基础,最终加速了反法西斯联盟的破裂。
2、“百分比协定”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美英苏三国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1944年,苏军大规模进攻德国法西斯势力,并且迅速跃出国境,对中欧与东欧地区开始产生影响。丘吉尔为此形势开始感到担忧,他明白美英盟军的西线进攻势力是无法抢在苏联之前占领东欧地区的,苏联势必会取得对中欧等地的控制权。为此,丘吉尔想要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达成与苏联方面的政治协定,帮助改变苏联将一手掌握中欧的情况。
1944年,丘吉尔亲自飞赴苏联莫斯科,他事先拟定了一份战后美英苏等国在中欧、东欧等地区的势力范围分配比例的方案。这份方案得到了斯大林的基本认可,英国于是与苏联达成了著名的“百分比协定”。
然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丘吉尔的意图却是再清楚不过,他无视“百分比协定”签订的事实,公开宣称战后东欧的势力划分应实行谁占领谁决定的原则。在苏联奉行的实力原则面前,“百分比协定”形同一纸空文。
3、发表“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
1945年,英国正逢大选。丘吉尔对其所领导的保守党充满信心,期间他一心就战后世界格局的问题奔波操劳,却没想到极度渴望和平、肯定苏联对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英国人民竟然抛弃了他,工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丘吉尔因此被迫递交辞呈离职,开始了其政治生涯中短暂的在野时期。
1946年,丘吉尔应美国威斯敏斯特学院的邀请到该院发表演讲。3月5日,在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他发表了名为“中流砥柱”的演说,其中,“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得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了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坐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这段话最广为人知。在演说的最后,他更是提出美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中流砥柱”,呼吁美英两国联合起来集体抵制苏联的不断“扩张”。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称得上是其反共思想的一个总结,其反应了战后西方国家统治阶层内部对苏联的普遍态度。同时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对其表示强烈认同。铁幕演说实际上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二、英国在美国制定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前后的影响
显然,英国在欧洲冷战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提到东南亚冷战的形成,我们总是想起作为美国遏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政策,而忽视了英国在此过程中也发挥这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一段时间内原本是以美英苏中为基础,加上联合国的集体安全保障机制来维护世界各地区的安全的,但从1949年北约成立和转变对战败国日本的占领政策后,美国开始重新考虑自己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集体安全保障政策。
在美国尚未明确制定出其亚洲政策前,英国就开始活动了。英联邦国家们也纷纷活跃起来,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陆续提出自己关于太平洋地区安全保障的构想,其中英国对于澳大利亚提出的由美英澳新菲五国组成太平洋地区安全保障组织的构想十分支持,主张将这一构想作为在此地区合作的基础。英联邦国家的这一系列行动,都表明了他们想要排除日本,对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和害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态度。
然而美国政府则有着自己的考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48/2文件认为,美国应重视其在日本、冲绳、菲律宾等地的地位,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亚洲沿海岛屿防卫链。虽然该文件也提出了“要促进英联邦各成员国与美国在亚洲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但是美国将重点明显放在了亚洲太平洋沿岸的国家。美国意图在其主导下建立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系,而拒绝英国在此地区争取特殊利益。
而在之后的关于该体系问题的具体研究过程中,美国更是坚决地把英国排除在外。1951年,美国国防部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提交的由美菲澳新四国组成,尽力吸收印尼与加拿大参加的“太平洋协定”方案,并在此方案上特别强调其成员国应严格限定在沿海岛屿链国家。至此,英国彻底被排除在了亚太集体安全保障体系之外。
面对美国强硬的态度,英国表示出激烈反对。英国原本想要借英美特殊关系在太平洋地区继续保持其之前的大国地位,维护自己在该区域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强国地位。英国的反对态度充分体现了其“帝国意识”与“冷战意识”。在英国的激烈反对下,美国不得不放弃《太平洋协定》的构想,重新组织其对亚太地区的政策。
这次,美国选择了分别与亚洲太平洋沿海岛屿国家缔结双边、三边安全保障条约的路线。1951年,美国政府与相关国家计划后初步签署了《美日安保条约》与《澳新美条约》,英国得知后反应相当复杂,原本其认为美国不可能把自己排除在澳新菲之外。但是以英国的实力却无法再强制要求英联邦国家按其命令而动,英国只好接受这一事实。而对于菲律宾,英国则提出了不允许其加入的要求,最后美国则采取了单独与菲律宾签署《美菲共同防卫条约》,并于9月正式签署了《澳新美条约》与《美日安保条约》。
通过以上关于英国领导人温斯顿·丘吉尔的对冷战形成的影响和英国在美国制定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前后的动向这两方面进行的论述,不难看出,在欧洲冷战与东南亚冷战形成的过程中,英国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可以说,英国的影响是美苏冷战起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李丹慧:《国际冷战史研究》,第一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许海云:《他们制造了冷战》,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张晓晴,30220122200863,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
第15课 “冷战”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一、“冷战”政策的提出 ㈠原因1、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2、美......
2009年中山市石岐中学百米定向赛规程一、主办单位:中山市石岐中学二、竞赛日期与地点 时间:10月18日 地点:学校足球场三、参赛单位:学校初一 初二年级各班四、竞赛分组及项目设......
2009年中山市石岐中学百米定向赛规程一、主办单位:中山市石岐中学二、竞赛日期与地点 时间:10月18日 地点:学校足球场三、参赛单位:学校初一 初二年级各班四、竞赛分组及项目设......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反思课的亮点: 1、在“和谐互助”策略的指导下,导学法、讲述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全体学生互动交......
1、背景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