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渔家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渔家傲李清照”。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代婉约女词人李清照的《渔家傲》这首词一反她的清丽婉转风格,以豪放的笔触,奇伟的想象,对云涛星河之梦作浪漫的描绘,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女子渴望摆脱种种束缚的愿望。
此词又一题为“记梦”,而梦境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折射。丈夫病卒,避金兵之难,流落江南,处于前途暗淡的环境里,词多为愁苦之音。而此词则另辟蹊径,幻想出一条精神上可以寄托的道路,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气概。整首词完整地叙述了一个梦境故事。
词一开头,便展现出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的图卷。开头两句写拂晓时海上的景象,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其间又准确地嵌入了“接”“连”“转”“舞”这四个动词,“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转”、“舞”两字,写出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飞梦天河,在星斗斑斓的银河中扬帆疾驶,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船摇帆舞,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奠定了基调。从“仿佛”开始的之后三句写词人来到天帝身边,灵魂浪迹天涯、孤苦无依,渴望得到精神解脱的词人最后受到了天帝的接待。“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问”之前以“殷勤”二字修饰,表达了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在这里,没有天人的隔阂,没有等级的森严,只有平等的对话。对于天帝的恩泽,词人并没有感到受宠若惊。
此词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下片前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 字,是向天帝倾诉了一番她对世路艰难的感慨。“路长日暮”源自《离骚》,是词人晚年孤寂凄凉生活的写照。她愿踏着屈原的足迹,不怕日暮路遥,上下求索,寻觅自由、理想的所在。“学诗谩有惊人句”,一个“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生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唯有通过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发抒内心的愤懑。但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并不一味地悲哀伤感,随即转写自己高驰不顾的决心,“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句话用了《庄子〃逍遥游》里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大鹏正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其中“蓬舟”,是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就是这样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述梦的特殊方式,凸现心中之块垒,同时又展示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这不仅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秩序的不满,同时又传达了与不公平命运的抗争的心愿。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会气度恢宏、格调雄奇。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的豪放不羁的一面。梁启超评价此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渔家傲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
2017届古诗词资料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原文】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
《渔家傲》李清照《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②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③,风休住,蓬舟吹......
渔家傲 李清照《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李清照渔家傲,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