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毕节旅游发展思考”。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以农村为平台,以农业农村资源即农村特有的农事环境、生产方式、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服务为手段,以满足旅游者观光、度假、体验、求知、娱乐、健身等多样化休闲需求为目的,农旅结合、以农为主、强农兴旅的新业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闲暇时间增多、交通条件改善等,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的需求极大高涨,加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本文结合实际对推进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作些思考。
一、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有田园农业、农家乐、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乡村观光、民俗风情游等模式。
近年来,毕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改革试验、国家和社会对毕节支持力度加大等历史发展机遇,重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并已初见成效。
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快了与城市生活、环境、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渗透,促进城乡关系发生新变化,为带动休闲、旅游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毕节现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460家,休闲农业园区21个,休闲农庄16个,民俗村4个;休闲农业从业人数4430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3838人),带动农户4000多户,年接待人数400多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5亿元。
毕节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正在培育发展中。泰丰园、织金县雅贤现代农业观光园等示范点功能分区较合理、设施较齐全、景色宜人,是集休闲娱乐、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园,为黔西北乃至全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毕节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践中不断创新产品,形成了一批充满艺术创造力、想像力和感染力的创意精品。
二、毕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毕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1、资源优势为毕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奠定了先决条件
毕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浓郁的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农耕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可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十一五”以来,毕节紧紧围绕“旅游兴市”战略目标,倾力打造“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旅游品牌,不断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载体、完善旅游设施,旅游产业实现了长足发展。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的建设,毕节进入旅游业空前发展的机遇期。2012年11月16日,第六届毕节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强调了要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工作举措。“旅游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尤其是织金洞、百里杜鹃、九洞天、油杉河、慕俄格古城等高品位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均有利于带动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
2、政策优势为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已把发展旅游业提升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高度,贵州省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业部关于推荐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的通知》、《贵州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的出台和上级领导的相关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和省对毕节试验区出台的一系列优惠、优先政策措施,为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3、多元化发展为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活力
毕节除了具备较好的发展旅游的区位、自然资源、政策优势条件外,经济、文化、市场等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优势。乡村、田园基础设施的改善奠定了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速发展的基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市场空间,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旅游市场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增添了发展活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供了人力资源条件,城乡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提供了休闲娱乐时间保证。
4、毕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国内外、省内外和本地有了许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典型。2010年7月,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了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程,推出了一批示范县、示范点,成为引导和带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部启动实施了以全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介为核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提升了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引领休闲消费热点的形成。毕节可以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地打造自己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
(二)毕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制约因素
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存在规模小、内涵挖掘不够、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着力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找准今后发展方向,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归纳起来,毕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1、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一些有开发潜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因受交通条件的限制短期内难以取得实效。
2、受国家生态安全政策制约,国家基本土地政策趋于紧缩,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需注重控制项目开发强度与节奏。
3、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集群,带动能力有限。
4、工作中还存在规划滞后,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投入渠道不畅,管理水平不高,服务特色不浓,经营不够规范,宣传推介力度不足等问题,对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
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推进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毕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环境资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紧跟建设毕节旅游大市、旅游强市的步伐,整合资源,探索出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
要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成立协会,锁定发展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措施,保障全面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的关系、设施完善与耕地保护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点上创建与面上推进的关系。加强宣传发动,进一步激发各地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抓好统筹营销。强化经费保障,强化环境建设,努力推动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突出发展重点,创新发展模式
毕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应做到有所侧重,及时整合相关资源向优先整合开发项目集聚。要围绕乡村生态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镇人文资源、特色民居和农事活动等做文章,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成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开发模式。要突出科学规划、农民参与、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综合开发、城乡共享繁荣、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要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实现异域特色鲜明化,同种类型多样化,园区功能复合化,旅游收益多样化,活动设施体验化,游览过程教育化,环境管理生态化,技术选择两极化,产品开发系列化,核心产品系统化,企业经营合法化,服务管理精细化。要筑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搭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平台,改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内涵,打造生态园林式乡村,开发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和务农体验游,打造品民俗特色餐饮、观民俗时令表演的特色村。坚持景观生态学原则,强调绿色环保,构建生态田园风光,打造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生态旅游景观。做到农家风景与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农庄融为一体,延伸旅游旺季,丰富农旅产品,创作出更多时代特征鲜明、地域特色浓郁和艺术水准高超的创意作品。
(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护农惠民
要树立和坚持发展为民的理念,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助农、富农,切实引导农户就业增收,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本篇文章来源于 休闲中国网|原文链接:http:///News/Inv_view.asp?id=2737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县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政府、群众积极性高涨,民间工商资本参与踊跃,在全县层面上呈现了良好的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规划滞后、配套设施不全......
河北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使河北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拥有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但同时,京津等地乡村旅游发展很快,其产品规模、档次、品牌和市场成熟度远......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
河北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战略思考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从我乡旅游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