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监狱警务发展的世界潮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创新监狱警务管理”。
专业化:监狱警务发展的世界潮流
[日期:2010-08-23] 来源:南粤监狱 作者:严方平 [字体:大 中 小]
前言:监狱警察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监狱警察“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监狱警察“质”的需求所代替,对监狱警察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监狱警察队伍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高素质的监狱警察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行业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这就要求监狱的培养培训机构,要求国家的监狱警察管理保障制度,都实现相应的重大变革。
因而,关注监狱警察专业化,敏锐地感应这种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各级监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专业化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一)专业化的含义
专业化(Profeionalism), 其含义为:某一研究或科学领域的本质属性与形态特征。警务专业化强调警察职业是科学研究领域;警察要提高专业化素质。警察专业化运动起源于20世纪20 年代的美国,由国际警长协会主席理查德·西尔威斯特倡导了警察专业化运动。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要使警察摆脱地方政治集团的控制,成为一支独立、高效的专业化队伍。
司法部《2003—2005 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指出:“专业化是指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教育意识、改造意识,具有较高的教育人、改造人、拯救人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成为胜任监狱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段话揭示了“专业化”的基本含义。笔者结合当下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不同提法,认为专业化应是监狱警察队伍具有较先进的专业理念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明显的专业特长;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合理的专业结构,能适应教育改造罪犯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许多报道及研究文章都表明,发达国家的监禁制度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其分工日趋细致、专业和科学,因此,专业化不仅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监狱警务革命的总体要求和方向,也顺应了刑罚执行工作国际化的大趋势。
(二)监狱警务专业化的重要性
⒈专业化是适应国际化趋势的必然需要。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监狱人民警察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监狱执法水平的关键。当前,国际人权斗争的尖锐复杂,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社会法制观念的普遍增强,罪犯思想意识复杂化和维权观念的增强等,都对监狱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体能、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我国监狱工作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推进的大趋势下,必然要求监狱警察也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⒉专业化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监狱工作是司法领域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监狱体制改革强化刑罚职能,必须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专业化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才能保证各项改革发展顺利推进。
⒊专业化是落实“三个转型”目标的具体体现。2007 年,广东监狱提出推动监狱工作从多元职能向职能专门化、粗放管理向管理正规化以及传统管理向管理现代化的“三个转型”战略目标。这是广东监狱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监狱改革发展更加科学的思想认识,更加有效的实践模式,目标是提高管理水平,更全面更高水平地发挥监狱刑罚执行职能。*同志曾经反复强调,在所有的政法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所以“三个转型”战略目标的落脚点就是专业化的警察队伍。
二、专业化的具体内容
监狱警务专业化建设的具体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六个要素:
⒈专业理念:《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专业理念体现的是第二种解释,是指监狱警察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主意、有念头、有思想、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实现目标等。
⒉专业知识:是指监狱警察具有从事监狱工作岗位所必须的知识。这些知识根据每个警察所在的岗位不同,又可细分为基础性专业知识、工具性专业知识和前瞻性专业知识。基础性专业知识就是关于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是监狱警察履行岗位职责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的知识;工具性专业知识是监狱警察从事本职专业的工具性使用的专业知识,如教育改造、管教业务知识、生产知识等。前瞻性专业知识是监狱警察关于所在专业理论发展前景的认知和判断。
⒊专业技能:是指监狱警察履行职务、处理问题、研究规律的技术和能力。是监狱警察在充分把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监管改造、生产经营及教育改造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
⒋专业特长:是指监狱警察个人特别擅长的掌握和运用专门知识的能力或特有的工作经验。中国有句古话:“纵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在身。”现代社会也有这么一句话:“千招会不如一招绝。”任何人,贡献给社会的都是他的专长。往往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建立在他最擅长的一点上,监狱工作也不例外。
⒌专业素质:是指监狱警察具备从事监狱工作最基本的身心素质。如身体素质、职业道德修养等,不光指身体健康, 更重要的是面对挫折、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
⒍专业结构:是指监狱人才群体内具有各种专长的人才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是由监狱的目标和人才群体的具体任务所决定的,因而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监狱的实际,从目前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监狱警察职位分类可以分为行政管理、监管看守、教育矫正、劳动管理、服务保障等。
如上图所示,监狱警务专业化的内容的六个要素之间具有密切关联。专业理念是专业化的前提基础。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但又与专业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是监狱警察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本质体现。专业结构是监狱警察群体的特征,专业特长是监狱警察个体的特征。专业素质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
三、实现专业化的路径选择
(一)培训是实现警务专业化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重新犯罪居高不下和教育改造复杂化已成为各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强警察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成为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在职经验的紧密结合。根据警务需要,设置实用性的教学内容,突出演练式的教学方法。如采用课题讲授、模拟演练、技能训练、实习等模式,重视警察的技能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警察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与监狱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学、监狱学、警察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生产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刑事侦察、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演练、谈判技巧以及西方国家监狱管理比较研究等学科的培训,尤其要强化实战性科目的配置,以此进一步开阔警察视野,拓展警察工作思路,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使监狱警察实现从“看守型”向“专家型”、“专才型”的转变。二是教育培训工作的法律化。用立法形式保障警察教育培训是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许多国家的警察法规都对警察教育培训作了明文规定。如法国的《国家警察训练法》、德国建立了国家级的警察领导学院。我国《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警衔条例》也规定了警察的教育培训。但是这些规定的刚性要求不足,实际操作空间过大,因此,应通过建立《监狱警察教育培训实施办法》,从源头上切实保障监狱警察受教育的权益,实现监狱警察办教育培训的最大效能。避免警察教育培训的行政性、随意性和流于形式走过场,保证警察教育培训的质量。
(二)传帮带是实现警务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传帮带俗称“师徒式”,强调单个的一对一的现场个别辅导和培训。包括讲解、示范、操作和纠正四个阶段,能使受训者较快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师徒关系可以使警察队伍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传帮带作为一种传统的培训方式,在监狱警察队伍建设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在传帮带,以老带新,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能做到有效的组织指导,确保获得良好的效果。一是建立辅导警察制度。以监狱为单位,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和程序,把在身体、业务、技能等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警察选拔为辅导警察。以一对一的方式负责新入职警察的见习培训。二是严格见习培训时间。要求新入职警察有10 周时间跟随一位辅导警察一起工作,确保见习期培训能够与警务工作实践紧密联系,增强培训的实战性和针对性。
(三)岗位练兵是实现警务专业化的重要形式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广东监狱警力配备率远远达不到18%。在警力配备一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通过岗位练兵提高单兵素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深入扎实开展警察岗位练兵活动。通过认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监狱管理知识学习,开展处置突发事件和警体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警察队伍单兵作战能力和整体作战水平。在坚持警察岗位练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针对性。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警察,分别制定统一标准,并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侧重不同的练兵内容,制定每个阶段练兵任务、内容、要求及详细的考评实施细则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这样才能提高练兵的效果。二是突出层次性。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升华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一次练兵就实现目标。监狱可以根据职务类分成监狱领导、中层领导、一般警察三个层次,也可以根据岗位不同,分成教育改造类、政工类、行政后勤类等。但无论如何分类,都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职能需求,制定对口的训练内容。在训练内容的设置上就要体现一个循序渐进、连续的过程。三是突出长效性。要建立健全警察训练档案,如实记载警察练兵次数、练兵时间、练兵成绩与考核评价,为根据不同层次制定练兵计划提供准确依据,提高练兵长期效益。
(四)岗位考核是实现警务专业化的有力手段
岗位考核是指对各具体岗位的监狱人民警察完成本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任务的质量和效益的总体情况进行考核, 这种考核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一是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二是工作效率, 三是工作数量和质量,四是工作效益。“岗位考核”顾名思义是对具体的“岗位”, 考核仅对事,并非对人, 人力是流动的, 岗位却是固定的, 岗位考核的标准、方法和具体措施是相对不变的。因而岗位考核的结果是由系统因素(岗位的职责、标准、具体任务)和个体因素(该岗位的具体警察个体素质)共同决定的。一是发挥岗位考核管理体系的作用,从制订岗位考核机制、实施岗位考核、考核结果使用、信息反馈四个环节入手, 进行宏观的考核管理;二是完善岗位考核机制,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包含着制约和激励的考核机制, 严格制约和激励管理双轨运行, 形成一个客观的考核评价杠杆。
四、检验专业化水平的办法
实行绩效评估是检验警务专业化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对警察履行岗位职责的绩效实施评估,达到客观纠正被评估者行为,提高工作绩效,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一)科学界定绩效评估的内容。监狱绩效评估分三个层次,包括领导干部、机关警察和基层警察。各个层次人员评估的主要项目内容具体如表所示:
实际履行职责的绩效
岗位
领导干部
机关警察
基层警察
检验内容 1.业务 2.办事 3.理论 4.工具
1.专业知识 2.处理重大问题
3.推进本系统专业化进程 4.研究专业领域发展 1.专业知识 2.处理问题 3.使用专业工具
(二)严格遵循绩效评估的原则。警察履行岗位绩效评估的主要原则,是看实际履行职责的效果。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则:一看是否有利于警力下沉,加强一线;二看是否有利于提高效率、加强队伍战斗力;三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
(三)有效建立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建立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监狱警察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指标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建立评价体系即是解决怎么评价的问题。评价体系的建立应着重考虑的因素是“突出工作实绩”,也就是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合理确定“德、能、勤、绩、廉”五项评估内容的不同比重,既考虑工作的重要程度,又要考虑工作的效果,关键是使评估成为激励各岗位警察工作、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的动力。
(四)有效运用绩效评估结果。科学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监狱警察实施激励、管理和监督。因此,解决评估结果有效运用是一切问题的关键。评估是手段,评估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目的。要将评估结果有效地运用于监狱领导、监狱中层干部等的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广顺监狱警务督察工作显成效为了充分发挥警务督察的职能作用,广顺监狱警务督察队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结合工作实际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警务督察模式和方法,不仅有效地......
监狱与警务运行机制创新2010年以来,上海市监狱管理局以构建场所警戒机制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提升监管场所安全效能的有效路径。通过实行“7×24”警务运行模式、建立“指挥中......
福海监狱警务督察把握“六个注重”近期,福海监狱警务督察工作采取“一日一重点”的督察方式,以狠抓直接管理为抓手,以落实制度措施为切入点,把握“六个注重”,确保监管改造顺利进......
加强警务督察工作,规范督察行为, 推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山西省女子监狱 赵 毅加强警务督察是指警务督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和民警在警务活动......
基础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钟潮标2010年10月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我国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这个重心中的核心问题。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