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月亮上的足迹》检测题 人教新课标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月亮上的足迹人教版”。
《月亮上的足迹》 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他们已经胜利着()落。(2)乘()上电梯。
(3)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2.找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观察 未来 飞跃 畅谈 B.海域 探险 慑像 神往 C.预定 装置 宇宙 海滩 D.祝贺 颗粒 故障 篮天 3.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4.按课文内容填空。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________了月球,________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________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5.根据下列各句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2)尽情地谈。()(3)辞行。()(4)仰着头直立。()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准确地说,第一个踏上月面的人是阿姆斯特朗。B.两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索。C.宇航员乘飞船直接到了月球。
D.宇航员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是不能休息的。
7.阿姆斯特朗在评价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时说:“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6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分分秒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还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够一个小时使用的氧气。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舱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8.选段写了________。
9.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情?
10.“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作者精确地写上这一时间的作用是什么?
11.从宇航员和总统通话可以看出________。
12.在月球上,为什么两位宇航员要神色庄重地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13.比较下面两种说法,看哪一种更好。
(1)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2)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二)横跨三峡夔门
1995年10月28日上午11点整,旅美加拿大人科克伦手持一根长约10米、重约50磅的铝质平衡杆,在没有任何保护设施的情况下,从三峡门户夔门的北岸老鹰嘴,缓缓向南岸行走。
杰伊·科克伦,51岁,在现场两万多观众的注视下,他沉着地迎着微风前进。他脚下的“路”,是一根不足3厘米粗的钢丝,行程628米,高度375米,高度、长度、难度都将改写吉尼斯世界纪录。
夔门天下雄世人皆知:两岸高山对峙,峡壁峭削,江水汹涌。由于北低南高,他行走的钢丝呈15度的倾斜。
科克伦选择这一险要之地,自称是“迄今为止最富刺激的一次挑战”。他觉得行走钢丝已不是简单的冒险,而是挖掘潜能,向自身挑战的一种方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加拿大举行的一次博览会上,他连续在钢丝上走了41个来回,共走了1.23万英尺。两年后在同一地点,他在钢丝上呆了21天。他走夔门前的一次走钢丝活动,是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从地面高度开始行走1800英尺,到达360英尺高的广播电视塔。
平素淡雾笼罩的夔门,这天却被秋阳照得轮廓分明。科克伦一步一步坚定地行进着,近半程时,他在空中向观众挥手致意,随后加大步伐,没作停留,走向目的地——北岸狮子包。用时不到1小时。
科克伦说:“平衡、力量、健康,是走高空钢丝的基本条件,但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自信心。”
挑战生命的极限是没有止境的。正是在这种挑战中,科克伦领悟到生命的意义。14.“他脚下的‘路’,是一根不足3厘米粗的钢丝,行程628米,高度375米”,句中的这些数字都表明了科克伦________。
15.科克伦为什么要选择夔门横跨呢?
16.“平素淡雾笼罩的夔门,这天却被秋阳照得轮廓分明”,这里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17.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介绍科克伦以前的走钢丝活动,目的是想说明________。18.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科克伦走钢丝的从容自若?
19.科克伦横跨三峡夔门,不仅是一次探险,更重要的是________。
三、写作练习
①夜晚遥望星空,我们总会有无数的遐想。现在,已不只是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相会的年代了,科学,已经使我们和其他星球成为近邻。你了解哪一个星球,就做一次畅想,以“假如我登上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要受什么限制。
②我们看到过好多科学家探险的故事,我们很为他们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你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吗?那么就开一次班会,或三五成群也可以,推举一个同学当主持人,进行“讲科学家探险故事比赛”,最后民主评选出第一名。
用心
爱心
专心
参考答案
一、1.略 2.C
4.拜访 迈开 树起
5.(1)可望而不可即(2)畅谈(3)道别(4)昂首挺立 6.A 7.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二、8.宇航员走出登月舱到回到登月舱这段时间在月球上工作的情况
9.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登月纪念碑,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插上美国的星条旗,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话等。
10.表明这一时间不同凡响,它标志着人类探索太空的巨大飞跃。11.美国政府对这一次登月活动的重视程度
12.标志着是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神色庄重”表现了宇航员的强烈爱国之心。13.(2)更好些,简洁、读起来易带感情,而(1)则比较平缓一些。14.横跨的难度
15.因为“夔门天下雄世人皆知”,这样可以扩大他的知名度。16.烘托气氛,仿佛老天有灵 17.这一次走钢丝活动成功的可能性 18.“他在空中向观众挥手致意”。19.对生命极限的挑战
三、(略)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1......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培养学生研究课文的能力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过程和方法: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
每年中秋我们都会赏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中《月亮上的足迹》的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范文一一、教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
19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登月全过程。 2.深入理解登月的重大意义。 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赏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