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规划结构布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规划布局结构”。
园规划结构布局
摘要:大学校园要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及地域文化特点,建筑设计要体现出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
关键字:校园基础规划、结构布局、绿化与美化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为建设环境优美、具有文化品位、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生态校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制定本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一、建设目标与原则
1.校园建设规划目标
把校区建成具有生态园林城市风采、体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利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校园;据此,提出以下建设任务:
(1)建设数字化校园。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建设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数字化校园。
(2)建设文化型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功能要求,在物质环境处理上强调对文化的暗示、隐喻和诠释,力求使传道者和求知者在此环境中能够得到文化的熏陶,激发对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欲望。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建设建筑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统一的校园;通过绿地、水体、步行道的连接,形成校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组织体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
(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和配套设施,要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适应未来高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科研手段的更新。
2.校园建设规划基本原则
大学校园要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及地域文化特点,建筑设计要体现出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因此,海南大学校园建设规划要紧密结合上述规划理念,合理确定规划原则,建设人文校园和生态校园,打造具有特色的舒适、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1)整体性和空间共享原则。校园规划应当将校区视为一个整体,在校园总体环境和谐发展与有机统一的原则指导下,对建筑、空间、景观等要素进行推敲,使校园在总体布局上既体现出方便实用的特点,又表现出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具备全方位的环境育人功效。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注重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贯通,适当突出共享空间,有利于相互开放,促进交流。
(2)自然为本原则。校园总体设计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对自然景观、自然地貌、地物的分析为基础,充分体现南方热带地区的环境特色,合理营造水体、绿地和花草树木等多层次的生态群落,构建生态网络,使校园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在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突出建设一些有标志性、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成大学独有的建筑风格。
(3)人文关怀原则。校园的整体布局、功能结构要充分体现现代大学教育的特色,赋予广大师生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校园规划中,要以人的活动为设计的本原,强调人与校园环境的融合,以行为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为依据,合理设计空间系统,创造宜人的交往空间。(4)融入信息技术原则。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规划具有先进技术设施的校园,在建筑物设计和新修道路时,要考虑预留齐全、完整的信息传导系统空间,注重信息技术在校园广泛有效的运用。
二、结构布局和功能要求
规划根据各功能区的相互关系进行用地布局和安排,以教学科研区为核心,将新校区分成八大功能区:教学科研区、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休闲娱乐区、教工生活区、产业发展区和教育附属设施区。
(1)教学科研区(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作为公共课程的教学平台,实验、实习的教研基地,将教室、实验室集中布置,以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2)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位置,是重要的人文建筑,重点搞好立面设计,强调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适应未来图书馆功能的发展变化。
(3)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食堂、浴池、超市等服务用房)。以便于生活、便于交流、便于管理、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学生需要为目标,按后勤社会化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行。
(4)教师生活区(宿舍楼、服务娱乐中心等)。建设生态化、高品位、康居型的教工生活园区,逐步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
三、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给水水源从城市给水管网接入学校,校园内配水干管基本上采用环状管网,然后枝状通至每一建筑。
2、排水。排水规划结合道路及竖向规划,在排水(污水和雨水)系统上进行综合考虑,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3、供电。校内供电根据用电容量计算和校区的地块划分,设置变配电房和开关站,电源进线来自于校园周围的城市道路上10KV城市电网。
4、通信。校园通讯工程包括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外接的城市通信管道和线路,专门设置校园信息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业务和建设。
5、消防。按规范开辟消防应急通道,便于救火和疏散。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完善建筑消防设备的配置,加强保2010年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任务。
四、校区建设规划
(一)建设理念及功能布局
1、建设理念
(1)建设生态化、环保型校园。校园规划因循山水、植被等自然环境之特点,延续自然山水之脉络,充分利用自然水面、自然树林,以生态手法和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构建天然景色,形成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融山、水、城、绿于一体,环境宜人,充满活力的现代养与维修。
(二)道路与交通组织
新校园规划采用道路分级的方式安排道路与交通组织,道路分主路、次路、支路和景观性道路以及步行小路五个等级。
规划校内交通方式主要有机动车客货运交通、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机动车客货运交通主要通过主路解决;自行车交通可由交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共同承担,直接连接至每一建筑单元;步行交通可通过景观性道路和步行道到达校内各处,与步行广场和休闲绿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校园内完整的步行系统。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在规划中有所安排,每一建筑单元按一定比例配备自己的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停车基本上采用划定区域或半地下室停车的方式。
五、校园的绿化与美化
以建设现代化、高品位的大学校园为目标,强调景观的现代感与文化品味。绿化、场地、艺术小品相互结合,灵活布局,使校园内随处都可以见到富有情趣的空间和构思新颖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建筑外观、环境绿化、人文小品等的设计和建造,体现理工人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突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内涵,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大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统一。
(一)校园绿化
校园的绿化系统由绿带、绿园、绿道和绿点组成。
1、校园景观沿道路两侧设林荫道以及多条绿化休闲带,形成绿化系统的基本框架。绿化为庭院绿化,以装饰性的景观树、花卉、草坪为主,绿化和绿带为公园式的自由绿化,以疏林草地和景观植物群为主,与绿化步行通道接合在一起,形成校内联系的主动脉。
2、绿园是校内大型的集中绿化区,其中广场以景观与生态功能为主,以集会、休闲功能为辅。
3、绿道是指校内的景观林荫道,校园内所有的道路种植具有豫南特色的行道树,形成绿化走廊,增强视觉效果。
4、绿点是指分布在校园各处布局自由的小块绿化。为提高校园的绿地率,在所有可能绿化的空地上都安排绿化,使校园内没有裸露的空地。营造绿树参天、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步一景、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优美环境。
(二)校园美化
1、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人文小品和雕塑。新校区的道路和各个功能区要以不同的文化主题命名,体现校园文化内涵。
2、将学校的绿篱围墙、学生宿舍安全围栏、灯柱、人行地砖、车棚、宣传栏、指示牌、室外音箱、垃圾箱等都视为校园文化的物化组件,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力求新颖独特,富于文化韵味。
3、在校园内分散布置各种庭院座椅、交往平台,安排一些集自习、交友、会客、快餐、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或室外活动场所,形成多层次交往空间,提供一个便于师生交往、阅读、休闲的良好互动环境。
六、结语
坚持“以人为本”的校园建设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校园建设的相关规范性要求,紧密围绕大学中长期发展目标,在现有校园布局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性质,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地方特色和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求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在校园建设发展规划上,要注重校园的环境建设同时,强化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校园人文氛围,促进大学师生生态意识与文明修养的提高,努力营造优良育人氛围,不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布局更加合理、教学生活设施更加完善,把本校建成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校园。
从功能上看,我们可以把共享农庄划分为三个板块6个功能区。即: 农业版块的“规模生产区、观光采摘区”, 居住版块的“生活休闲区、种植体验区”, 旅游版块的“田野观光区、旅游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小学生记叙文布局结构,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巧妙布局,结构出新教学设想本次写作训练重点仍然是“我的成长系列”(第二次练习)。从上次训练的情况来看,80%的学生基本上知道怎样选择材料了。主要的问题是:1.结构一般化没有新......
公文的结构布局一、公文的结构形式大家知道,写字讲究间架结构,结构不合理,搭配不妥当,字就写的难看;建筑工程也讲究结构,结构不正确,不严密,就不安全、不实用,也不美观。同一道理,公文......
小学生记叙文布局结构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