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浅谈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历史课程资源开发”。
浅析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李平
内容题要: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性条件,对完成历史教育的使命,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们往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的出来,历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那么,究竟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几种常用课程资源的看法和认识。
一、历史教科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
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是进行历史课程活动的基础。教学中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就开发的基本途径而言,我个人认为以下两条应当具有普遍意义。
(一)充分用好教科书所提供的资源
用好教科书所提供的各类资源,是开发和利用历史教科书的重要途径。各版教科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选用了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源。除了正文的文字叙述,还有精心选择的地图、文物或历史遗迹照片等,并设计有“想一想”、“比一比”、“材料阅读”、“自我测评”、“活动建议”等栏目,不少栏目都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历史资料。因此,历史教师不但要重视正文中的文字叙述,还应高度重视编者在其他栏目中所提供的史料。
比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一课时,教材安排了“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和“社会经济繁荣”三目,前两目实际上是交待了“盛唐气象”的成因,第三目则是从农业、手工业、人口、疆域等角度较为具体地介绍了“盛唐气象”的表现。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唐朝的疆域?教材配置了《唐疆域图》,并在正文中介绍了唐朝的疆域四至。我先让学生看了《唐疆域图》后,然后让同学们找出七(上)中的《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并让大家用彩笔在三幅疆域图上分别描出疆界线,比一比三朝的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通过学生的画一画、比一比、议一议的办法,将不同章节中的三幅疆域图联系在一起,既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更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判读历史地图的方法。这样较充分地利用了历史教科书所提供的资源,教学效果自然比较理想。
(二)重新整合教科书资源
重新整合教科书资源主要是指对教科书的内容或顺序安排进行调整,这是每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整合的依据是什么。
重新整合可以只是对教科书内容顺序的调整。我在执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是这样做的。“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共有三目“改革开放的春雷”、“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课文结构是总---分---分,第一目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第二目介绍了农村的改革,第三目介绍了对外开放,这一课在整本教材中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量也很多,我在教学时把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拎出来,放在这一课中讲解。而本课中的第三目再用一课时讲解。
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呢?因为这样调整后,学生的思路很清晰,先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上我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接着就是讲解对内的改革,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也就是第二目“在希望的田野上”、然后是讲城市的改革,就是第14课的第二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思路学生会很清晰,不至于摸不着头脑。讲完对内改革以后,就是对外开放了,再利用一课时讲解对外开放,即本课的第三目“对外开放的窗口”。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学生易于接受新知,教学内容衔接紧密。
二、历史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不仅决定了各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资源。历史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历史教师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一)增强亲和力,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客观上讲,师生之间是有一定的心理距离的,如果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仅可以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到这一点,每接一个新班,在上第一节历史课时,我都会花十几、二十几分钟和学生“套近乎”。比如我会问他们“你们想象中的历史老师是什么样?”“你们认为我们的历史课应该怎么上?”等等一系列这样的问题。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立马就情绪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热情。
(二)促成体验,帮助达成主要的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课堂教学必须高度关注的,开发与利用好教师资源是提高达成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在教学“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目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几张我自己家的照片,“低矮的草房”、“简陋的摆设”、“明亮的瓦房”、“三居室精装修的楼房”、“汽车”。通过这几张照片,让学生深切体会改革开放后我们生活的变化,从而更加理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正确性。通过对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
学生资源也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好学生资源,不但可以打破唯教材为本的陈旧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而且可以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利用学生的兴趣、特长或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讲故事、演课本剧(角色扮演)、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分组讨论、历史知识竞赛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利用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或知识储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是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班是否有对抗美援朝战争很感兴趣、比较熟悉的同学?
生:有,王涛。
师:是吗?(面向王涛)你能讲讲吗?比如朝鲜战争中的一个事件。王:行,我就讲讲“上甘岭战役”吧。(略)
师:很好,你讲的绘声绘色,很精彩,那么,你对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表现是如何理解的?
王:在这场极为艰苦的战役中,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志愿军将士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人的一次次进攻,用生命和血肉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防御作战的成功范例,其事迹可歌可泣,永载史册!
生:鼓掌。
在学习战争、历史人物、文化艺术与社会生活等内容时,学生们常常具有教师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时空,让他们有机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挑战其思维与表达能力。
(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发的疑问,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历史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教师预设的问题学生会很容易的就解答出来,反而学生还生发出很多让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该怎么办呢?有些老师会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以此搪塞过去,但这样很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质疑的勇气。我们应勇敢、真诚的面对学生生发的问题,甚至有时可以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学生实际上已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地历史教学。因为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特长或能力的培养,最终有利于促成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九年义务制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姚锦祥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浅谈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国家教育改革实施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历史课程资源有物质的(课本、等)和人力的资源两类(老师、学生、家长只要经过历史的人)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必要性物质的资源充分利用教材的资......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一、内容提要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把课程资源的资源要素发挖掘出来,真正为学校教育服务。我们应该积极拓展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周平儒(四川省平昌中学教科室四川平昌636400)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发表论文编号:295,国级,国内范围发行, 山西师范大学主办,《英语周报·初中教师......
历史教学的教材资源开发和利用摘要:教科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所有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潜心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对于提高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