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中的数学幼儿教养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教师教养笔记”。
关于生活中的数学幼儿教养笔记,下午起床后,小朋友们都在安静地吃着自己盘里的点心。菲菲把点心放在桌上一字排开,对旁边的豆豆说:“我有5块饼干。”我刚要上前制止,却见豆豆也学着菲菲的样子,把盘里的饼干在桌子上排开,数了数说:“我有4块(已吃了1块)。”我吃了一惊,因为在前两天的;学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联系点数4以内的实物,每一次豆豆都不能正确拿出实物,也不能说出总数,为什么今天一下子就数对并说对了呢?于是,我想再试一试,我把点心盆里剩下的饼干给豆豆再添上一块,豆豆马上说:“我也有5块了。”我不再阻止他们说话,只是提醒他们食物放在桌上不卫生。
事后,我对豆豆在两种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了分析。我发现集体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很丰富,一般要进行三四种不同物体的数数练习,每种操作活动的时间很短,而围绕数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情景不一定是每个孩子感兴趣的,这样一来,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反映慢一些的孩子就跟不上节奏,完不成学习任务。而生活中的学习活动是与每个孩子息息相关的,吃东西每个孩子都喜欢,吃的东西的大小、多少,孩子们都很关心和在意,吃午点的气氛很宽松自然,听以豆豆能很快地说出饼干的数量。午点的品种每天不同,孩子进餐的数量也不同,正是让孩子进行数数练习的最好的实践活动。从此以后,我不再让生活老师给孩子分点心,而是让孩子们按规定数量自己取点心。这样,一个枯燥的数数舌动就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轻松自然地进行了,孩子点数实物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由生活活动引申到游戏活动,刚上小班的孩子还没有分类收拾玩具的能力和习惯,收玩具时他们把玩具混装在一起,但是在游戏中他们已能找出自己需要的不同材料进行搭建。于是,我开始培养孩子分类收拾玩具的习惯,同时也将多项数学活动在此展开。我让孩子们从外形上区别玩具的不同,把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当所有材料都分类放好后。先让孩子数一数玩具的种类,再让孩子区别装玩具的篮子的大小,并让孩子思考如何分配篮子。孩子们通过讨论和实践,得出大的、多的玩具放在大篮子里。小的、少的玩具放进小篮子里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进行了分类、比较大小等多项数学活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幼儿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接触的机会无处不在,今天是几号、家住几层楼、家中有什么人、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等,这些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就能让孩子的数学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感知数学现象,既可以让孩子们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又可以逐步提高孩子们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用”这一教育目标最好的途径。
别样的“批评”幼儿教养笔记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别样的“批评”幼儿教养笔记,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小霞和其他幼儿相比,属于比较另类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的许多行为令人不解,让人接受不了。上课时,她时而站起来跳几下.时而揪别人的衣服、头发,还经常趴在地上不起来。你要想和她说几句话,叫她十遍也不答应;要想问她点什么,她就把手往嘴里一塞.任你用什么办法也问不出一个字:如果小朋友拿点吃的放在哪,一转眼准不见了,不用问肯定被她吃了。最不能容忍的是,她一会儿打这个孩子一下,一会儿咬那个孩子一口.还经常把唾沫吐得小朋友头上、脸上、桌上到处都是,真是一个十足的“淘气包”,弄得我的耳根每天都是孩子们告状的声音。
一天.我正在教大家唱歌,她又开始捣乱。我刚想批评她,忽然心生一计,干脆来个“坏话反说”,变批评为表扬。这时,我表情一变,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呀,小霞你唱得真好听,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歌。来,大家掌声送给她。”小霞一脸愕然,转而又一脸灿烂,大概她想到什么,接下来的课她居然听得十分认真,竟然半节课没有捣乱。奇迹!课后,我把她叫到一个僻静处,很严肃地对她说:“老师不想每天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批评你,那样小朋友都会不喜欢你的.老师知道你也想做个好孩子,对吗?”她用力点了点头,“那以后你再犯错误时,我就故意表扬你,提醒你又做得不对了,你就赶紧改正.好吗?”她又用力点了点头。“这是我们俩之间的秘密,不要告诉任何人,行吗?”她第三次点了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好像长大许多,错误明显犯得少了,有时不用我暗示,她也能做得很好。其实幼儿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只要我们怀着对孩子真诚的爱,耐心地去理解他、教育他、引导他,幼儿园里是没有“丑小鸭”的。
爱是有回报的幼儿教养笔记
每当我面对眼前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我的内心知道孩子们其实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虽然有时他们表达的方式过于幼稚和天真,但他们却拥有一颗感受“爱”的鲜活之心。
这天放学的时候,教室里只剩下贝贝一位小朋友,贝贝平日里是个性格比较倔强的小男生。当他看到小朋友都被带走了,就跑到我面前说:“刘老师,我爸爸什么时候来?”我无意中觉察到孩子眼里起了变化,那是信赖和依靠的光晕,这与平日里是大不相同的,平时他很少与老师目光交流。出于感动,我情不自禁地将他抱起,一边走一边说:“爸爸快来了,有老师陪贝贝.贝贝也开心对不对?”“嗯。”我抱着他慢慢走到走廊窗户前,我们一起看窗外的风景,说了一些无关回家的事。如他问我对面楼顶上是什么,我就告诉他是天线,他又问天线有什么用,我说是接受信号,能使电视更清晰„„
孩子那天说的话可真多,让我瞠目.原来孩子感受到你爱他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将爱通过某种形式流露给你。当听到孩子在我耳旁的呢喃:“我要把我的枪带给你玩,我还要让你到我家吃好东西„„”时,我知道伏在我肩上的小家伙已是十分地信任我、依赖我了。我是无言的感动,心灵也为之震撼。
终于,贝贝的爸爸来接孩子了。孩子飞快地跑向爸爸。只见贝贝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指着我,小声嘟哝着:“我最喜欢这个老师。”孩子的话我是听得一清二楚,心里也是暗自欣慰。而他的爸爸并没在意孩子的话语,因接孩子太迟过于自责,他匆忙离开了教室。
我坐在椅子上回味很久,想孩子的话语,想孩子的神情,真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收获感,原来播撒了爱心,你会收获更多的喜悦。画妈妈幼儿教养笔记
快到“三八”妇女节了,我给孩子们讲了个《画妈妈》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东东在家等妈妈,他用最大、小一点、最小的圆圈画出了妈妈的形象,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主人公在家等妈妈的焦急心情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当我讲到主人公伸出小手数“1”时,有的孩子也伸出小手跟着数,东东数了一个长长的“3”。贴着门缝往外看„„孩子们都瞪大眼睛,佳玺期待地说:“妈妈回来了!„“没有人!”我的一句话,使孩子们扫兴地摇着头,明欣着急地说:“怎么还不回来?”孩子们对主人公的经历感同身受,因此,接下来当我问孩子们是否愿意给妈妈画张像时,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孩子们拿起笔,我开始第二遍讲故事.“„„画一个大大的圆。”“是妈妈的脸。”思宇抢先说。“亲亲妈妈的脸!”孩子们都低下头去,对着纸上那个大大的圆“啪啪”地亲了起来,内向的子凡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妈妈的“脸”。随着故事的进展.孩子们给妈妈画了一张像,而且每个妈妈都各有特点:丹阳给妈妈画了一张大大的嘴,牙齿龇着,他说妈妈的牙自白的;佳玺给妈妈画了三个耳朵,他想让妈妈听见声音,因为妈妈是聋哑人„”
欣赏着孩子们的作品,我不禁回想起往年组织的画妈妈活动:先让孩子们想一想自己的妈妈什么样,然后在黑板上示范基本画法,结果,孩子们会克隆出二三十个妈妈,只是发型有些不同。
同样是画妈妈的活动,为什么效果截然不同呢?教育必须以儿童的发展规律为依据。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兴趣多是浅层兴趣。需要“动机呼唤”。幼儿喜欢听故事,前者正是抓住了幼儿的这一特点。采用文学欣赏的方式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幼儿从听故事变为想绘画;而后者则是单纯的技能学习,幼儿是被动的参加者,无任何兴趣可言。
从艺术活动的特点来看,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幼儿的情感极易激发、显露,对喜怒哀乐产生情感回应。艺术的情感性、愉悦性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因此《纲要》特别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特别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依样画瓢,幼儿没有想像与创造的愿望,教师只关注幼儿创作中对表现方法的运用,即孩子们从活动中学习圆形的组合,作品怎么会有生命力;而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意境的情境——主人公在家等妈妈,焦急之中画妈妈的情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画妈妈只是一个载体,一种表现方法,通过艺术表现来加深幼儿对主题内容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幼儿自然、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情的注入,“妈妈”自然各具特色。
一个注重体验,一个注重技能,难怪两次画妈妈不一样!
爱的互动幼儿教养笔记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孩子的引航,教师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记得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儿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有的人则变为凡夫俗子。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当风华正茂的我,踏入石家庄市第一幼儿园时,曾被活动室里那些稚嫩的话语所感动“老师夸我好宝宝,我说老师像妈妈。”充当姐姐年龄的我带小班的孩子,孩子们都很喜欢我,我的心被拨动了。用眼睛捕捉着,每个纯真的心灵。暗自发下誓言:“我一定能当好你们的老师,你们的妈妈,你们最好的朋友。”
记得有一次,当我给孩子们上完课后,身体很不舒服,感到全身无力坐在那休息。突然,我的背上有一双小手在敲,我的心里一阵怒火:“是谁这么胆大竟然爬到老师头上来了。”我往后一看,原来是那个平时文静不善于说话的曦曦。她看到我往后看,轻轻地说了声:“我喜欢你,我看你很累,我给你敲敲背”刚才的怒火顿时消失了,我被激动得无话可说,我为自己刚才的冲动而伤害到那颗善良的心感到自责。在我们默默无语时,我听到了那有点“专业”的啪啪的声音。此时,我感到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传递着师生之间的情感。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孩子对老师的爱是一种最原始充满真诚的爱。它蕴含在孩子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微不足道的事情中,使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老师感受到孩子们的爱,我们的工作就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工作就有动力。孩子们是多么可爱的,他会想办法回报给你。慢慢地,我感受到当你真正进入童心世界时,你就会爱了,你就会耐心地倾听了,细心的引导了,你就会平心静气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了。因为你的付出得到了许多的回报。当看到孩子们一颗颗善良的心,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时,我笑了,因为我不仅是我,而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最喜爱的老师。
班教养笔记:排好队 喝开水做完早操,孩子们上完厕所,个个争先恐后地拿茶杯倒开水,你推我,我挤你,好几个孩子为了先倒上开水而被推倒在地,开水龙头下已经是一滩水。这样孩子们的安全......
托班下学期新生教养笔记午后14:30分,又到了孩子们起床的时间了。午睡房里,老师和阿姨都在忙着帮助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的托班孩子穿衣服,有几个能干一点的小朋友还在自己动手穿鞋子......
睡觉的启事来园已有两个月的童童,最近中午可以独立睡觉了,这对我们三位老师来说真是非常欣慰的事情。还记得九月初,小朋友们刚刚来园时,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不适应在幼儿园睡午觉......
幼儿大班教养笔记(10篇精选)来源:屈老师范文网《我惭愧的是走进孩子,他却害羞了》观察孩子无非就是,走近孩子。这是表面。观察孩子其实更重要的是,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是实质。孩子......
大班幼儿教养笔记((精选8篇))由网友“摇摇”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幼儿教养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篇1:大班教养笔记 大班教养笔记一:大班午睡最近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