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学专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诉讼法学专业学校排名”。
诉讼法学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106)
一、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诉讼法学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运用该门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刑事诉讼法学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通过学习西方主要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和理论,为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和理论支撑。
2、民事诉讼法学了解中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历史及司法现状,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民事诉讼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民事诉讼立法、司法实践及相关理论。
3、行政诉讼法学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当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通过了解西方主要国家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为中国行政诉讼法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知识资源和理论支撑。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要求前两个学期基本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
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21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
五、课程设置
1、学位公共课3门8学分
2、学位基础课3门7学分
3、学位专业课2门4学分
4、选修课不少于6门11学分
其中,跨学科课程1门,2学分
5.前沿讲座2学分
(1)前沿讲座的目的和内容。
前沿讲座旨在使硕士生基本了解本学科和本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问题和前沿性问题,提高硕士生参 1
与活动的兴趣和和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
(2)前沿讲座的形式
一是硕士生本人做专题综述(讨论班),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做出杰出成绩的专家做学科前沿系列报告。可以有讲授、讨论和对话等多种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多样。
(3)前沿讲座的次数
硕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10次,其中主讲不得少于2次。主讲者要写出讲稿,讲稿内容要充实,要有个人见解,能够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新动态。
(4)前沿讲座的考核要求和方式
由参加讲座的教研室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共同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成绩及格以上记两学分。
6.补修课
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入的研究生须修本科主干课程两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中期筛选
硕士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第四学期初由院(部)中期筛选领导小组对硕士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根据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各层次研究生只有在获得考核合格以上成绩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期筛选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进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生至少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
1.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研究项目等相结合。
硕士生应于第四学期初期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教研室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每隔3-5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3.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全面审查
硕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有关教师、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全面地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导师、指导小组及院、部(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主管院长、主任,按照《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认真组织做好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5.在学期间,应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与本专业有关的论文(第一作者),不包括增刊、研究摘要、译文、参编著作、会议论文。
6.争取参加一两次省级以上的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7.要求论文观点正确,资料翔实,论据充分,语言通畅,逻辑结构合理,须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内容须有一定的独创性。论文字数不少于4万字。
八、实践环节
学生在系统地掌握诉讼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他们到司法部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并写出调研报告。
附1:阅读文献和书目:
(一)外国部分
1、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梅因著:《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罗伯斯庇尔著:《革命审判和法制》,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
6、韦德著:《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7、迈克尔·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9、勒内·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0、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和诉讼(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当代法学名著译丛,(共出9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12、儒攀基奇著:《刑法理念的批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博西格诺著:《法律之门》,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5、布莱克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6、哈德罗•伯曼著:《美国法律讲话》,三联书店1988年版
17、福柯著:《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5年版
18、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7年版.19、罗尔斯著:《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年版
20E·A·霍贝尔著:《初民的法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2、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波斯纳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4、波斯纳著:《法律理论的前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美国法精要(影印本),法律出版社,读其中的《联邦证据法》《刑事程序法》《民事程序法》
26、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詹宁斯著:《法与宪法》,三联书店1997年版
28、弗里德谢赫德·胡芬著:《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科塞著:《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
30、棚濑孝雄著:《纠纷的解决和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1、诺涅特·谢尔滋尼克著:《转变中的法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2、特纳著:《肯尼刑法原理》,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3、罗杰·科特威尔著:《法律社会学导论》,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4、乔恩·R·华尔兹著:《刑事证据大全》,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5、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艾伦·德肖微茨著:《最好的辩护》,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37、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8、米尔思:《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二)中国部分
1、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陈瑞华:《刑事诉讼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5、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中青年法学文库:龙宗智的《相对合理主义》、李心鉴的《刑事诉讼构造论》、左卫民的《刑事程序问题研究》、张明楷的《法益初论》、陈兴良的《刑法哲学》
7、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梁慧星的《民法解释学》,徐国栋的《民法基本原则解释》,吴汉东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等,法律出版社
8、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文库(现已经有17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9、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何家弘:《证据学论坛》,中国检察出版社
11、樊崇义:《诉讼法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12、陈兴良:《刑事法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3、刘善春等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4、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5、李义冠:《美国刑事审判制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6、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版
17、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9、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0、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
24、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贺卫方:《司法的理念和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贺卫方:《具体法治》,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7、谢晖:《法律信仰的理论和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8、冯殿美、周静著:《国际刑法通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刘荣军著:《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法律出版社
30、顾培东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四川人民出版社
31、吴磊主编:《中国司法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2、王洪俊、张卫平著:《中国审判理论研究》,重庆出版社
33、陈桂明著:《诉讼公正和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
34、陈新汉著:《社会评价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5、张卫平著:《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和平衡—外国民事诉讼研究引论》,成都出版社
36、王甲乙等著:《民事诉讼法新论》,三民书局1981年版
37、邱联恭著:《司法之现代化与程序法》,三民书局1995年版
38、杨与龄著:《强制执行法论》,三民书局1978年版
39、沈达明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40、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41、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年版
42、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43、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4、王名扬著:《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5、于安著:《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张正钊主编:《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傅思明著:《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8、刘善春著:《行政诉讼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9、《中国行政诉讼法教程》,全国法院业大教材,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
50、皮纯协、胡锦光著:《行政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1、张步洪著:《行政诉讼程序规范和判例创新》,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52、杨建顺著:《行政诉讼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53、林莉红著:《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4、左卫民等著:《诉讼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5、甘文著:《行政与法律的一般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6、张正钊、韩大元著:《比较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应松年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8、方世荣主编:《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9、张树义主编:《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熊先觉主编:《中国行政诉讼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
62、杨海坤主编:《跨入2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版
63、袁曙宏、宋功德著:《WTO与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薛刚凌著:《行政诉权研究》,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
65、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6、颜运秋著:《公益诉讼理念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67、胡建淼主编:《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8、姜明安主编:《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9、张尚鷟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三)学术刊物:
1、中国社会科学
2、法学研究
3、中国法学
4、中外法学
5、法商研究
6、法律科学
7、法学
8、法学评论
7、政法论坛
10、现代法学
11、中国刑事发杂志
12、比较法研究
1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
14、各重点大学文科学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2017诉讼法学专业研究生工作简历模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导语:简历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情况,它的整洁度,完整度与美观度都会影响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印象,因此,写好个人简历,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小编就为大家带来2017诉讼法学专业研究生工作简历......
法学专业(专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一)法理论文题目1、论法的本质2、论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経济4、论法和道德的关系5、论法和经济的关......
A法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
法学专业(专科)社会调查要求法学专业专科阶段主要是培养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法学专业(专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既要求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又要求有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