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汇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力资源统计指标汇总”。
统计指标
一、汽车运输量统计
汽车运输量是汽车运输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他是社会总产品的一个组成部份。
(一)、旅客运输量统计指标
1、客运量 是指汽车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数量。其计单位为:人。
2、旅客周转量 是指汽车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与其相应的旅客运输距离乘积之和,其计单位为:人公里。将一名旅客运送一公里即得1人公里。其计算公式为:
旅客周转量=∑(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旅行距离)=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旅客平均运距
3、旅客平均运距
旅客平均运距 是指报告期内平均被运送的距离。其计量单位为:公里
4、旅客平均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
5、换算旅客周转量 1吨公里=10人公里
(二)、货物运输量统计指标
1、货运量是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其计量单位为吨。
2、货物周转量是指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运送里程的综合数。
其计算公式为:
货物周转量=∑(货物的重量×货物的距离)
3、货物平均运距(公里)=货物周转量(吨公里)÷货运量(吨)
四、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做的原始数字(或文字)记截,它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反映,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第一手材料。例如客运行车路单,它是重要的原始记录,应加强管理,严格真实填写,并作为报表的基础和来源。五、营运汽车运用情况统计
运输生产各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而汽车运用情况所设置的统计指标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汽车运输能力及运用程度的统计和计算,称为汽车运用情况统计。汽车运用情况统计的目的,就是要经常地反映汽车实际运用状况,反映与分析运输生产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及其对汽车运输生产效率的影响,为管理工作提供必耍的信息:借以检查监督汽车运输企业的营运状况,并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基本资料。
(二)、汽车运用情况的统计指标
1、总车日
指报告期内每天在用营运车辆的累计数。计算单位;车日。计算方法;一辆营运车辆,不管其技术状况是否完好,每保有一天即计为一个车日。在报告期内,营运车辆无增减变化时,总车日为营运车数乘上报告期日历日数。营运车发生增减变化时,新增车辆,以入籍并取得有关证件之日起开始计算:报废车辆,自批准之日起不再计算。
计算公式;
总车日=∑(每辆在用车辆×报告期日历天教)
2、完好车日
指报告期内总车日中,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需要进行修理或维护即可参加运输的车日。包括实际出车工作及由于各种非技术原因而停驶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公式;
完好车日=总车日-非完好车日
3、非完好车日
指报告期内总车日中,因技术状况不好不能出车的车辆所占的车日。包括正在进行或等待进行维护、修理及待报废车辆所占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4、工作车日
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中,实际出车工作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方法;
一辆营运汽车,只要当天出过车,不管其出车时间长短,出车班次多少和完成运输量多少,也不管是否发生过保养、修理、停驶或中途抛锚等情况,均计算为一个工作车日。
1、停驶车日
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中未出车工作的车日。计算单位;车日。
2、总车吨(客)位日
指报告期内每天实际在用营运客货车标记吨(客)位的累计数。计算单位:车吨(客)位日
计算公式;
总车吨(客)位日=∑(每辆车的总车日×标记吨(客)位
3、平均车数
在报告期中企业的实际营运车辆可能增加或减少,故用报告期末车辆数不能真实反映报告期内车辆的实际数量。要反映企业在报告期中平均每一天实际保有的在用营运车数,就需要计算平均车数。计算公式为:
平均车数(辆)=报告期总车日÷报告期日历日数
4、平均总吨(客)位
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所拥有的车辆的总吨(客)位 计算单位:吨(客)位 计算公式;
平均总吨(客)位=总车吨(客)位÷报告期日历日数
10、总行程
指报告期内车辆在实际工作中所行驶的总里程数,不包括为进行保养、修理而进出修理厂试车的里程。计算单位;车公里
总行程=重车行程+空车行程
总行程=平均车日行程×工作车日
11、总行程载客量
指报告期内在用载客车辆的总行程载运能力。计算单位:客位公里。
计算公式为:
总行程载客量(客位公里)=∑(单车总行程×标记客位)
12、完好率
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
完好率(%)=(完好车日÷总车日)×100%。
13、工作率
是指报告期内工作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
工作率(%)=(工作车日÷总车日)×100%。
14、平均车日行程
.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一个工作车日车辆所行驶的里程,是车辆速度性能利用与出车时间利用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
平均车日行程(公里)=总行程÷工作车日 总行程=平均车日行程(公里)×工作车日
15、实载率
是指报告期内车辆自载换算周转量占其总行程载货(客)量的比重,用以反映总行程载货(客)量利用程度。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
实载率(%)=(自载换算周转量÷总行程载货(客)量)×100%
16、车吨(客)位产量
是指报告期平均每个吨(客)位所完成的换算周转量。计算公式:
车吨(客)位产量(吨、人公里)=自载换算周转量÷汽车平均总吨(客)位
车吨(客)位产量(吨、人公里)=报告期日历日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实载率
17、营运车燃料消耗统计指标及计算(1)、燃料实际消耗量:是指报告期内营运车辆进行运输生产实际耗用的燃料数量。不包括保养、修理作业和试车时所消耗的燃料数量。其计算单位为升。它是行车燃料消耗统计中最基本的总量指标,是计算平均消耗和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指标,也是计算运输成本的依据之一。
(2)、单位燃料消耗量:是指营运车辆运行一定里程或一定的周转量平均实际燃料消耗量。
按运行里程计算
百车公里燃料消耗(升)=燃料实际消耗量÷(总行程÷100)
燃料实际消耗量=百车公里燃料消耗(升)×(总行程÷100)
按周转量计算
千人公里燃料消耗(升)=燃料实际消耗量÷(换算旅客周转量÷1000)
燃料实际消耗量=千人公里燃料消耗(升)×(换算旅客周转量÷1000)
千人公里燃料消耗(升)与实载率成反比。
燃料节约或超耗量(升)=燃料实际消耗量-燃料应耗量(定额)
负数为节约数量(-),正数为超耗数量(+)
保本实载率,是指报告期运输车辆所产生或测算的总成本,与之相适应(或与总成本相等的)实载率。
农业统计指标解释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农、林、牧、渔业的统计范围是:(1)农业 包括农......
统计指标分析汇报现将各类指标完成情况汇总分析如下:(一)农业总产值:年度24650万元,1—6月份上报农业总产值为19086万元,统计局认定情况13688万元,完成比例55.53%,排名第三名。1-9月......
一、公路运输业1.汽车:指在公路运输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从事公路运输的营业性运输汽车。车辆的客位和吨位数为标记客位、吨位。2.公路客运量:指在报告期内公路运输企业实际运送......
一、实际工作率:是一种测试客服代表是否如所计划的那样在他们岗位上工作的方法。实际工作率的计算结果是一个百分比,它等于客服代表签入系统准备回答电话的实际时间除以客服代......
妇女保健统计指标(一)妇女病普查普治的常用统计指标1,妇女病普查率=期内(次)实查人数/期内(次)应查人数x100%2,妇女病患病率=期内患病人数/期内受检查人数x10万/10万3,妇女病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