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作文题解析及例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解析及例文三篇
此文首发于《2010年中考作文权威范本》,整理后部分发表于《作文与考试》
【中考真题】
根据要求作文。(50分)题目:
来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3文体自定;4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5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名师解读】 命题解码
河北省中考作文命题这两年改革的力度不小,从去年的命题作文“说墙”或“墙的故事”到今年的“
来了”,贯穿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既要突出命题的新意,又要突显考生写作的广度,让考生有的可写,能够写好。
就本题而言,半命题补题的广泛性给考生提供了宽广的写作空间,同时在本题的命题部分“来了”这两个字,又给考生写作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控的范围。分析可知:“来了”属于动词,补题后标题应为一个主谓短语,也就是说补题后的完整标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是命题中的已有成分“来了”,这个关键词要求考生在行文中突出一种事物来临前后的“变化”或“感悟”。另一个关键词是考生所补部分,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是需要考生深入思考、体现考生写作创意的重要部分。
从记叙文的角度来看:写作时可以取材生活,写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如“妈妈来了”“艺术节来了”“生日来了”。也可以关注自然风物,写自己独特的心灵体验,如“春来了”“雨来了”。也可以关注社会热点,与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与感悟,如“世博来了”“世界杯来了”。
如写成议论性的文章,考生也有较为宽广的写作领域,当然这需要考生关注自身成长,关注历史兴衰、关注社会发展等。如“挫折来了”“机会来了”“人生的风雨来了”,都可写出议论性佳作。
审题误区
1、审题不精、补题平庸。如前所述,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既要审好已命题部分,更要审好未命题部分,因此我们说补好题是写好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可是有的考生却对审题与补题不甚重视。如个别考生补题为“狼来了”,可是对狼的意义又不善于挖掘,最后行文时竟将同班同学比喻为“狼”,让阅卷老师哭笑不得。
2、详略失当、主次不分。就本题而言,不论如何补题,“来了”这个关键词是必须要在文中突显出来的。或详写“来之前”,或详写“来之过程”,或重点写“来后感悟”,总之应让文章起伏有致,详略突出。可是部分考生在这一点上却存在一定的失误,行文如流水帐,平铺直叙,主次不分。
3、行文无格,不符文体。阅卷过程中,发现存在一定数量的“四不象”文。写记叙文就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个要素,写议论文就要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这是符合文体规范的基本要求。
【考场佳作】
去异乡的长途车来了
河北一考生
我小的时候,老家比较穷。爸爸妈妈为了改变家中的经济境况,就把我放在姥姥家,到城市里创业挣钱去了。那时,我只知道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
姥姥姥爷非常的疼我、爱我。舅舅们给他们买的营养品,他们从来都舍不得吃,全部都留给了我。
吃饭的时候,老爷让我坐在他的腿上,不停地给我夹菜。有时候,还用他那参差不齐胡须蹭我的脸,厉害着呢,扎得我又痒又疼。我就调皮的向姥爷的酒杯里扔花生豆。姥爷哈哈大笑,又用胡子扎我。我就用手捏他的下巴,要把他的胡子一根根揪下来。姥爷就张开嘴,要咬我的手指,吓得我连忙把手缩回来,咯咯地笑着。那时,饭桌上的笑声总是久久不散。
夏日的夜晚,屋里闷得很。姥姥把我抱到屋外,坐在小凳上,一起欣赏繁星璀璨的夜空。小星星们调皮的眨巴着眼睛,好像在说:‚小朋友,你看我亮吗?‛姥姥会给我唱歌谣:‚老猫老猫,上树偷桃……‛
时间久了,我会迷迷糊糊地想睡觉,姥姥就会轻轻地把我抱回到床上。睡觉时我常常会出许多的汗,有时甚至会热醒。经常的,在朦胧中我会看到一把扇子在不停地扇动,那是姥姥在为我驱赶蚊子,带来了清风,在安逸的幸福中我又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在姥姥家我度过了快乐幸福的童年,一个电话改变了这样的生活。
爸爸说要我到遥远的城市去上学,说条件比这里好多了。姥爷无法阻拦我去上学,我却哭得不行了,姥姥只得不住地安慰我。
那一天,姥姥给我收拾了许多东西,包括很多的好吃的,生怕我路上饿着。我们一起去了车站,我一直紧紧地搂着姥姥,多么希望那辆来自异乡的长途车坏了呀!总之它不要来才好。可它还是来了,姥姥不停地嘱托我穿好衣服,别冻着,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别惹他们生气,到了那儿打电话…… 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我是多么舍不得他们呀。
终于我上了车,坐在车里,趴在车窗上看他们渐变渐小的身影,我又哭了。去异乡的长途车来了,离别也来了。[解读得分点]
内容: 这是一篇以情感人的记叙文佳作。考生用“去异乡的长途车”喻指“离别”,行文过程中,考生动情地描绘了与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的幸福时光。细节真实,感人至深。离别的场面虽着墨不多,但一句“我一直紧紧地搂着姥姥,多么希望那辆来自异乡的长途车坏了呀!”让人动容。
表达:全文表达有创意,情感充分,结构严谨。行文过程善于铺陈,用细节描写突显分别前的幸福,反衬离别时的不舍。
发展: 补题精巧,选材精当,行文流畅,情感充分。文章多处体现了考生的写作匠心,发展等级不俗。
整体: 细节真实、以情感人。
“冬天”来了
河北一考生
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其实人生的每一处坎坷都如同冬天,当人生之冬来临时,我们是否也能像雪莱一样乐观——相信春亦不远呢?
苏轼的冬天太冷又太过漫长,而他的春天又似乎太过短暂。一朝被皇帝赏识,这春天来得迅猛但却稍纵即逝。又一朝沦为阶下囚,乌台诗案的寒气如骇浪般汹涌,南国的黄州在子瞻的心头猛撒雪花。让人谓叹冬之严酷!
但苏轼并非常人,他是寒冷冬日的举火者。他虽处逆境却依然潇洒自如、豁达乐观。在承天寺清冷如水的月光下,他骄傲自己以闲人之身份赏到了绝世的美景;在骤雨突至的沙湖道中,他骄傲自己以竹杖芒鞋之装束走出了生命的困境;在万顷碧波的赤壁江中,他骄傲自己以一舟之微弱竟悟透了人生之真谛……
苏轼的冬在我这阅历尚浅的人眼中确实漫长而寒冷。但从他的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思索,他用他的文字告诉世人:在他的心中,冬与春早已融为一体,冬既至,春亦不远……
穿越时空的隧道,从历史的天空来到当下。郎朗的春着实来的温暖而及时,而他的冬也愈加与我们贴近。为了春天,父亲放弃了家乡优越的生活,与他共同‚奔跑‛。为了春天,在寒冷的冬天,父子二人委身于北京的简陋出租房内。为了春天,他在那简陋的没有暖气房子里,练习半夜钢琴以免手指被寒冷冻僵。这时的冬也许残酷,但那是为了凸显春的芬芳。
郎朗的冬与我们更近切一些。他的冬是他追逐梦想的春的过程。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不也正在经历着这样的冬?郎朗在无情的冬天坚信着春天来了。那同样怀揣着梦想的我们是否也应如此?
也许我们的冬不会像苏轼的那样漫长而寒冷,但我们依然要准备着接受这样的冬;也许我们的冬会是郎朗的那样适时适度,但我们也切莫大意,要全力以赴。因为最终帮我们成功度过这冬天的,终是坚信‚冬天来了,春天不再遥远‛的信念。
真的。冬天来了,春天便不再遥远![解读得分点]
内容: 本文用“自然的冬天”来喻指“人生的冬天”,行文中考生征引雪莱的名言、苏轼与郎朗的事例,来证明“冬天来了,春天不再遥远”的哲理。内容上可谓独树一帜,让人叹服。
表达:文章语言简洁有力、灵动大气。在结构上,考生采用“引——议——联——结”的议论文典型样式,以雪莱名言引出观点,然后征引苏轼和郎朗的论据进行本论。最后联系自身实际得出结论。本论中的几组排比句写得气势不俗。
发展:考生旁征博引,知识丰富,表达有气势,思考有深度。作为初中生,作到以上几点殊为不易!
整体:论点深刻、以理服人。
“大侠”来了
河北一考生 初入师门 ‚请大侠饶命,小人再也不敢了!‛‚那好,暂且饶你一命,如有下次,定斩不饶!‛ 如此富有戏剧性的台词,除了‚大侠‛之外,还能有谁呢?
想当年,第一次见到‚大侠‛,虽不是身高八尺,貌似潘安,但却是文才武略兼备,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有缘人哪,千里难得遇上。
求取真经
我只得承认,我遇上高手了。想想,七年了,遇到的‚江湖人士‛不胜枚举,但这位,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要说大侠是嘴有嘴功,手有手功,妙语连珠一大串,‚菠萝蜜心经‛滚瓜熟,‚剑下‛的功夫更是了不得啦,把我们的功夫教得特棒,连几个最不成器的师兄弟也学会了几手‚三脚猫功夫‛。于是,双手抱拳,曰:‚师傅,请受徒儿一拜!‛自此,我正式皈依了。
师傅不只注重武功的传授,更注重武德的修行。他告诉我们,学习‚功夫‛是为了匡扶正义,是为了探索真理,是为了人世的美好,而不是为了炫耀武力,为所欲为。有一次,两名师兄弟因为一点误会,就想单独‚练练‛,被师傅及时制止。后来师傅针对此事专门对我们讲了很多,他说人生的坎坷不断,但武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最重要的是一个‚德‛字。他还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只有德智并重,我们才能从容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而只有经历风雨,才有彩虹得见。
惜别出山
三年整,我要出师了。心中虽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无奈师傅的狠心。他说:三年已满,你们功夫已有小成。前路无限光明,但要切记勤奋与谦虚这两个词汇啊!
师傅,是您教我们如何在武林中立足,教我们如何在江湖上生存。如今,师傅,也请你珍重呀!终于,禁不住眼眶发红、鼻子发酸,千言万语,只化作:‚师傅,请受徒儿一拜!‛
‚大侠‛的故事暂时落幕。‚大侠‛谓谁?大侠就是我班的可亲可爱的班主任啦!老师啊老师,我们会永远感激您的。
‚‘大侠’来了!同学们集合,拍毕业照啦——‛
[解读得分点]
内容:文章取材于师生之间的真挚交往,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敬佩、感激与惜别之情。内容虽属平凡,但考生却能把寻常材料写得文彩斐然,趣味横生,让人忍俊不禁。
表达:将老师称为“大侠”,可算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创意。读完此文,方知“侠”者不虚,既有“独门功夫”,更有“武德修养”,怎能不让学生感佩!全文语言风趣、悬念横生,诚为佳作!
发展:考生对题材和语言的掌控能力较强,创新意识明显,发展后劲儿足。
整体:创新表达、个性鲜明。
【阅卷老师建议】
1、补题——细处有匠心。阅卷老师是从标题开始为一篇作文打分的,好的标题能让人一见倾心,自然就能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如例文中的“去异乡的长途车来了”这篇文章,标题即创设了悬念,相比之那些只补一个词的比较平常的标题,这篇文章的优势在标题上即已显示出来。
2、表达——缤纷显创意。语言是情与理的外衣。没有好的表达,再好的创意也无法呈现出来,打动阅卷老师。所以考生在考场上要尽量把语言写得更优美些,尽量写出文采。或追求大气磅礴的文风,或写出灵动隽永的美感,或表现朴实真挚的感情。即使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强,也要努力把开头结尾等处写精彩些。
3、结构——谨严有变化。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建议考生在写作前至少要列一个提纲,依提纲写作,让阅卷老师清晰感受到你的写作思路。同时要注意,考场写作时结构形式上的创意要慎用。一些如诊断书、聊天记录、病历报告等所谓的创新结构很容易陷入空洞无物的窠臼。
4、卷面——清楚显大气。清楚整洁的卷面是作文的靓丽名片。所以提醒考生千万不可“不拘小节”,因为书写的整洁与否影响的决不是一分两的差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中考作文题解析及赏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2005年——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05年)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
2014年河南中考作文题解析及范文赏析(1)题目:你是我的太阳(1)你是我的太阳。这是一道完全命题的作文考题,这个题目对初中毕业生来说并不难。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题中的“太......
2012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解析来源:今晚报关键字:作文试题;微笑;中考作文;文章样式;半命题作文作者:李玉山2012-07-02 01:002012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如下: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
中考作文解析教师:岑永韩一、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