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3.4单元测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品德与社会测试题”。
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1.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疆域,陆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 位,差不多与整个 面积相等。2.我国还有着辽阔的海域,在祖国大陆的东面,自北向南,、、、四海相连。3.祖国疆域如此辽阔,为了便于管理,我国现在设置了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 个省,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个直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
4.黑龙江在我国 部,台湾在我国的 部,内蒙古在我国的 部,上海在我国的 部。5.漠河位于我国的 省,台湾海峡我国 省与 省之间。
6.不同地区 各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 资源,多样的地形、地貌给我们带来多样的。7.我过的四大高原是:、、、。
我国的四大盆地是:、、、。
我国的三大平原是:、和。
我国主要丘陵有:、、〃〃〃〃〃〃
我国主要河流有:、、、〃〃〃〃〃〃
我国主要岛屿有:、〃〃〃〃〃〃
8.是中国第一长河,全长 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 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9.黄山有四绝:、、、。
10.俯视中华大地,在祖国辽阔的海域上,有一座形似芭蕉叶的岛屿,显得格外翠绿,那就是祖国的宝岛——。11.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台湾地区包括台湾本岛及其周围的澎湖列岛、、、、等几十座岛屿。
12.年,败退台湾。以后,台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
13.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政府采取了 的措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84年,邓小平提出用“ ”的办法实现祖国统一。
14.宝岛台湾在我国的,与 省隔海相望。台湾海峡位于
省和台湾省之间。连接着 海和 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渠道,人们称它为“ ”。15.1642年,侵略者侵入台湾,后来 率军打败侵略者,收复了台湾。1895年,以战争手段强夺了台湾和澎湖列岛,年,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起战胜了 帝国主义,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 和。17.我国有绵长的 和,还有辽阔的 和众多的,它们是祖国的。那么,日夜驻守在祖国边防线上,保卫着祖国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是。18.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军队起初叫,抗日战争时期称 和,以后改称。
19.1927年 月 日,中国共产党在 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后来中央人民政府把
月 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节。
20.是祖国坚强的保卫者,也是人民的子弟兵,不论是地震灾区还是,每当人们遇到危险和困难,冲在最前面的就是
。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国家的 和人民生活的。21.保卫祖国 不受侵犯、维护 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 和参加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22.中国领土的国界线长约为 千米,南北距离约为 千米,东西距离约为 千米,东西垮了 个时区。中国海岸线长 千米,岛屿大约有 个。
23.北京的电话区号是,天津的电话区号是,自己居住地的区号是。二.简答题:
1.小刚想给在外地的叔叔打电话,他应该先知道些什么? 答:应该先知道他叔叔所在地的电话区号。2.为什么长江、黄河的水是向东流的?
答:因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水向低处流,所以长江、黄河的水是向东流的。3.想一想,我们能为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
答:比如在黄河两岸植树种草,保护水土;禁止向黄河倾倒垃圾、注入污水;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当利用黄河水为人民造福但不可滥用等。
4.台湾与大陆有哪些共同点?
答:台湾人的饮食文化与祖国大陆一样;跟大陆一样,台湾人也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走在台湾的大街小巷,看到的是熟悉的汉字,听到的是汉语等等。5.我国政府在实施祖国统一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登载了《告台湾同胞书》;1984年,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实现祖国统一;1995年,江 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一文等。6.“雪是饮料风是歌,边疆严寒奈我何”是边疆战士生活的真实写照。你对这句话有何理解?
答:这句话意思是说:边疆战士把雪当作饮料,把呼呼大作的风当作是歌声,边疆你再严寒,环境再恶劣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6.你相对驻守边防的战士说句什么心里话?
答:感谢他们为了大家的安宁、幸福而合亲离家,驻守在条件恶劣的边防地区。7.写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8.写出四个直辖市的名称? 答: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9.写出二十三个省的名称?
答:甘肃、青海、云南、四川、山西、陕西、贵州、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海南和台湾。10.为什么说台湾是美丽富饶的宝岛?
答:台湾的美丽富饶与人们的辛勤开发是分不开的。很早以前,人们就对宝岛台湾进行了开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种、悉心经营。
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 民族的大家庭,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 和,共同维系着民族大家庭的 和。在海外生活的中华儿女,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华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国家的。
2.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 个民族,其中,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数较少,被称为。3.汉族占中国人口的 %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 的民族。传说
和 是汉族的始祖。最早发明了农具,又被称为神农氏。专管土地。族能歌善舞,手工业享有盛名,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居住在。
4.汉字是 字,横笔,竖笔,撇捺。各部分之间有的彼此相让,和谐相处;有的相互穿插,流畅自然。
5.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服装:苗族的 ;白族喜欢 或接近 的颜色;藏族人穿,既无口袋,有无纽扣。民居:蒙古族的 ;布依族的 ;傣族的 等。歌舞艺术:藏族的 ;傣族的 ;壮族的 ;蒙古族人的 等。6.泼水节是 族人民的节日,泼水节起源于,原来是 的宗教仪式;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 等少数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开斋节是、等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重要节日。
7.骑马、、是蒙古族的体育运动; 是朝鲜族妇女专有的体育运动;抢花炮是 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板鞋竞技是 族的体育运动。
8.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礼仪,是藏、蒙等民族普遍的礼节,它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忠诚和尊敬;宁夏回族同等冲泡的;贵州的少数民族常在寨边以 迎接客人,表示对宾客的尊敬和热情。9.是友谊的前提,而 他人的习惯就是最基本的。10.在5元券的正面右侧是 族和 族的人物头像。11.我们小麦原来生长在,是西部少数民族把种植技术带到了,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徙;我们大豆的老家就是,早在 多年前,东北的少数名族就掌握了栽培技术;我们水稻原来长在,多年前这块土地上就生活着我们的祖先。
12.现在我们吹得萧是由 演变而来的。有“国服”之称的旗袍是从 的服装演变来的。13.《敕勒歌》是 族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
14.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山东一带活跃着一支威振四海的少数民族抗日武装——,这支部队的总队长是。
15.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与我们有着同样的,同样的。尽管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
16.“中华民族”是 的总称,分布在亚洲的,有 个民族。
17.海外华人在唐人街上塑起了 雕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 的殷殷关注与期盼。18.1300多年前,唐朝的 公主和吐蕃王 和亲,向藏族同胞传授 的方法和、等技术。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 的自由。
20.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和富强的伟大事业,他是 和 的象征。21.新中国成立之初,回到祖国,领导科技人员成功地研制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美籍华人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 奖。二.简答题:
1.暑假,小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一个蒙古族亲戚的家里做客。热亲好客的蒙古族阿姨给她倒了一杯奶茶,而小红最不爱喝奶茶了。这时,她应怎么做才正确?为什么?
答:她应该向主人表示感谢,然后喝了奶茶,因为主人敬献奶茶是热情招待客人。如果不喝就是对主人的不尊敬。2.为什么傣族人民要住竹楼?
答:因为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炎热多雨,地面潮湿。为此,聪明的人们利用本地盛产的竹子,搭起了上下两层的竹楼。3.那些海外华人,他们在海外为什么还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呢?
答:因为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尽管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过中国节是他们对祖国的怀念和对中华民族之魂的追寻与牵挂。4.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
答: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中秋节;朝鲜族的端午节等 5.写出集中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答: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白族等少数名族的火把节;回族、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开斋节;朝鲜族的端午节等。胞喜欢用“ ”来招待客人,那茶是用茉莉花茶、、、芝麻、、、、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共20 分)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日常用品都包含了、、 等的辛勤劳动。他们 ,为我们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2、农业生产就......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我会判断(每小题1分,共15分)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诚的履行承诺。(√)2、班集体的事是......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题一、填空题(10分)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也有自己的(),任何人不可能(),重要的是要有()。2、每个同学都有管不住自己的烦恼,我们应该()自己的行为。3、每......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5分1、人们平时所说的农业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种植业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粮食,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明断是非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科技就在我们的身边。( )2、人们创造了科技,科技推动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3、无论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