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取得较快发展,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但对外技术贸易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仍存在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整体竞争力不足,管理体制落后,法制法规不健全,受到贸易壁垒影响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加速自主创新及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政府应进一步构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对策建议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经济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部分,发展服务贸易刻不容缓。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的众多情况进行详细解析,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推动和促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我国服务贸易概况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GDP增长就保持了一个较高的速度。2006年GDP增长速度为10.7%,达到209407亿元。在GDP高速平稳发展的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从1982年到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是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的2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0.7%提高到3.1%,提高了2.4个百分点。2006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91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与世界上人均收入和中国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即使是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3%的平均水平。但这一时期,我国这一数字仅为40.2%,而服务贸易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仅为31.4%,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表12000-2009年三部门出口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年份服务贸易出口额(亿美元)各部门服务出口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口2001333.3513.9053.3732.722002397.4514.3951.2934.322003467.3416.9237.2545.842004624.3419.3341.2339.452005744.0420.7339.3739.892006919.9922.8436.9040.2620071216.5025.7030.6043.7020081464.5026.2028.2045.6020091286.0018.4030.9050.70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8。从结构上看,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出口发展不合理。表1反映了2001-2009年我国三部门服务贸易出口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尽合理。旅游运输服务占的比重过大,占据了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大半壁江山。而代表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则不高。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密集型部门,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等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则处于竞争劣势。我国的服务贸易仍是以传统服务产业为重,而新兴服务贸易则发展滞后。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在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称为贸易竞争力指数,用来说明该产品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那么,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是一国服务贸易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的比值。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l之间。其计算公式为:TC=(Xij-Mij)/(Xij+Mij)其中,Xij为i国第j种商品的出口总额,Mij为i国第j种商品的进口总额。通常TC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TC>0时,说明i国是第j种商品的净出口国,第j种商品比较优势大,且越接近1国际竞争力越强;当TC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1)出口的部门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部门。近年来,我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呈逐步上升势头,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2005年,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出口各为154亿美元和293亿美元,各占20.9%和39.6%,二者合计占出口的60.5%。而在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尽管其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年均增速,但目前这些行业规模偏小,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不合理(前面应该有对出口国别结构的描述)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和少数主要发达国家。从出口看,香港地区为我国服务贸易第一大出口市场。2005年对香港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远超过其他国家。其次为美国、欧盟和日本,三者合计约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3。从进口来看,香港地区、欧盟、美国和日本为中国内地服务贸易前四大进口来源地,2005年我国从上述四地的服务贸易进口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60%以上。(3)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前面应该有对出口区域结构的描述)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2005年仅上海市服务贸易出口就占全国的20%左右。
(二)我国服务贸易缺乏国际竞争力,总体竞争力水平较低(前面应该TC有计算结果)我国服务贸易自1995年起就从顺差转变为逆差,TC指数一直小于零,2000年到2003年一直为-0.08,到2004年达到-0.07,2005年为-0.059,2006年服务贸易逆差89.1亿美元,比2005年下降3.9%。(这些数据从哪里来??)这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其竞争力仍比较弱。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服务贸易产业基础薄弱,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尚未形成配套的政策措施,所以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而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又有充足的资金和国际的支持,竞争力比较强。总的来说,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仔细读读这段文字,逻辑性怎样??)
(三)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商务部主要负责服务贸易整体管理工作,负责服务贸易战略和政策制定、国际多边谈判、服务业利用外资政策等事务。但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仍存在不少缺陷,主要是:服务贸易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中央和地方有关服务贸易的政策和规章不统一;目前对服务贸易管理仍处于各自为政状态,各有关职能部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而且到目前,包括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立法也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完整的立法体系尚未完成:缺少一部统一的包括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服务贸易领域基本法;对一些重要的服务行业如旅游、电信等领域的投资尚无立法或立法不完备;另外,许多法律法规条文抽象、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不同法规之间存在漏洞和矛盾,相互冲突,损害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容规范文件,立法层次低,严重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和透明度。
(四)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这部分要压缩到300多字)
1、服务贸易壁垒涉及面广,影响领域大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多达2000多种,涉及到12个服务部门,150个服务行业,涉及面广,影响领域大。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开始于1979年的海外工程承包和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旅游业的开发,存在历史短,发展速度快,但规模相对较小;贸易收支不平衡,长年逆差;整体缺乏比较优势,竞争力不强;贸易结构不合理,尚待优化与升级;贸易法规不健全,管理滞后,所以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竞争力不高,这本身就直接影响到我国服务出口,再加上服务贸易壁垒就更是雪上加霜。
2、服务贸易壁垒措施不断发展?发达国家新的服务贸易壁垒措施层出不穷,贸易壁垒不断高度化。以美国为例,在世贸组织限制对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后,美国的服务贸易壁垒逐渐转向了国际知识产权壁垒和国际技术标准壁垒。而且,美国还不断加强壁垒的法律支持,不断为其实是的各种壁垒寻找合法借口。
3、服务贸易保护力量不断增强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也成为实施服务贸易壁垒的措施。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对区外国家的歧视形成了实施上的贸易壁垒,国际贸易的竞争已经从国家个体博弈迈向了群体博弈,从实施贸易保护的主体来看,地区性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在成为新的贸易保护方式,它使得贸易保护从国家保护转向力量更加强大的集体保护。自由贸易区扩大产生的壁垒增强效应。
4、商业存在方式出口受壁垒影响大服务出口的方式直接出口,间接出口和国外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三种方式。其中国外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包括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两种贸易方式。GATS商业存在方式的承诺水平较低,存在着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的限制。在某些行业存在资格限制,股份限制,经营业务的限制,许可证的限制等开业权壁垒,尤其是金融,电信,运输行业。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准备走出去的服务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就受到壁垒的影响。
5、?自然人移动受限制最严重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是我国传统的服务项目,但是自然人限制使我国大量劳动力无法出口。因为大部分服务贸易要求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物理接近,利用服务提供者的技能和知识来完成服务交换。服务贸易是由活劳动的物化产品与货币的交换,因此,服务贸易壁垒主要是对童工这种活劳动的“人”进行限制。为什么没有对原因的分析部分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优化产业结构在传统服务领域,应将海洋运输服务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以满足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需求;旅游业要继续大力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建筑服务领域一直具有比较优势,要继续鼓励国内的企业走出去抢占国际市场,提高参与国际工程的层次和水平。在现代新兴服务业领域,把信息技术服务贸易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大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的发展。通过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快速发展来实现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还应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加大对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扶持力度、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
2、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谈判,加快我国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应采取多种形式,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组织之间建立联系,紧密合作,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不能仅限于日本、香港、欧盟和美国。积极参加GATS的后续谈判,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将代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反映在国际规则之中。服务贸易要扭转目前持续逆差的不利局面,需要逐渐开放服务业,保持服务业领域的适度竞争。因此要通过交流、合作与国际谈判,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逐步取消进入壁垒,放宽市场准入,增强政策透明度。同时我国也可以借此要求其他国家增加制度和统计的透明度,以扩大我国服务出口。
3、优化区域结构,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努力实现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进出口市场的单
一、市场的集中度过高必然会导致贸易风险的加大,在贸易交往中不仅同样的服务内容会遭遇不公平的待遇,还有可能导致贸易受制于人,使自己丧失独立性,长此以往,服务产业的发展也将受到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统筹规划全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要使东、中、西各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因有一定的基础,可率先发展知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而中西部地区除教育和旅游外,则应先从基本的较低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发展。
(二)立足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1、寻求跨国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资本不足,且管理欠缺,有必要利用好跨国经营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以搞活资本经营为核心,努力扶植国内龙头服务企业,培育大型服务产业集团。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产权创新的力度,利用产权重组与产权交易,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用制、跨国界的经营。服务企业走出去既离不开企业技术和管理的国际竞争优势、完善的金融和商务服务的支持,也离不开建立国内外畅通的现代化流通渠道。发展服务贸易将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动力和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企业走出去也会带动其他服务贸易的出口。
2、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高素质的服务业涉外人才仍非常紧缺。在充分发挥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应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精通国际金融、国际运输和国际商法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发展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产业,使服务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这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二是从海外引进高素质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
(三)完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
1、科学的管理体制。解决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关键是要迅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确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和归口管理部门。首先要明确各归口管理部门对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由商务部制定宏观规划与战略,实施统一管理和监督,各归口管理部应加强互动,各地方的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应与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战略和整体规划保持统一,并与其他地方政府的政策规章相协调。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沟通和联系。各服务贸易的政策规章最终是通过影响服务企业的竞争力来实现其目标的,所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加大其政策规章的宣传力度,规范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变化调整其政策和具体措施,以便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2、健全的法制环境。建立健全的服务业对外开放和行业管理的法律体系,既是我国发展服务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履行GATS透明度要求的必要措施。应尽快制定既适应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业对外开放法规;同时参照国际惯例,加紧制定各种行业管理法规,如《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管理规定》、《商业流通行业管理规定》等,依法严格规范和监督行业经营;并辅之以各项基本法规的实施细则和单项法规,针对基本法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某些特定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增加法规透明度,规范立法权限,确保中央和地方立法的统一和协调。
(四)我国应对服务贸易壁垒的对策我国应在服务贸易壁垒与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并存的时期,抓住机遇,采取有效的措施,发展本国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在应对他国壁垒的同时逐步削减本国服务贸易壁垒,促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1、努力提高本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积极应对他国的服务贸易壁垒?首先,有效利用GATS解决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充分学习和运用GATS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这不仅将为我国有优势的服务业出口创造更多的机会,而且可使我们公平参与竞争,消除中国服务业在海外遇到的歧视性待遇。其次政府应为服务贸易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建立服务贸易壁垒应对平台;积极参与WTO谈判和各种双边多边谈判;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运用WTO争端机制解决问题。第三要尽快培养熟悉服务贸易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灵活运用国际惯例维护国际权益,企业权益和公民权益,尽量减少我国服务市场所受的冲击,同时最大程度的分享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利益。第四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这样就能及时采取相关的救济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2、逐步削弱本国的服务贸易壁垒,实行渐进式对外开放的服务贸易?把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结合起来,采取对等原则开放我国的国内服务市场,这样一是有利于引进国外竞争,促进我国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出口。同时也要坚持对外开放和适度保护相结合。一是鼓励国外新服务业的进口,如国际咨询服务,会计管理,国际视听服务等;二是适度开放成熟的服务产品和产业,如旅游业、医疗、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劳务输出、零售业等;三是适度保护幼稚服务产业,即那些目前还不成熟,不能与外国竞争,但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如金融业、电信业、保险、文化教育等;四是禁止外商投资如卫星传输及发射等,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服务产业等。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的进程,这也是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必由之路;有助于促进货物贸易更好地开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有助于增加就业渠道,解决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就业问题。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董越(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摘要:中国的服务贸易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
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大众的卫生需求为导向,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
中国第三方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目前世界第三方物流平均仅占物流市场总额的5%,即使在物流较发达的国家,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的份额也只有30%左右,如德国占23%,法国占27%,英......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描述,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最后就如何改善我国贸易现状提出对策。关键词:......
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正走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