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林业经营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林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邕宁区林业经营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潘卫新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林业站广西南宁5312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南宁市邕宁区当前林业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大林业科技含量,提高林分质量;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多种形式调动全社会参与发展;与退耕还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结合;科学林改、和谐林改、惠农林改促进邕宁区林业跨越发展。
关键词:邕宁区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当前,各界对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已达成普遍共识。2009年6月22~23日,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首次召开林业工作会议,会议对林业给予了很高的定位,明确提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2009年7月26日,自治区召开了全区林业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把广西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全国林业强区的战略决策。林业迎来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作为首府南宁的主要组成部分的邕宁区,响应国家和自治区的号召,建设生态文明邕宁和林业强县(区)更是责无旁贷。为此作者分析了邕宁区当前林业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供参考。
一、林业生产自然及社会条件
(一)社会条件
邕宁区地处南宁市东南部,总面积1249平方公里,辖蒲庙镇、新江镇、那楼镇3个镇和百济乡、中和乡2个乡,65个行政村(村委会)、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55个自然村(屯),年末总人口32.39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7.80 万人。交通、通讯、城建、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过境内并设有出入口的主要交通干线有南北高速公路、黎南铁路复线。境内有邕江、八尺江等可通航千吨级货轮的河流,水路直通广州、香港。有五圣宫、蒲津公园、徐汉林烈士陵园、雷婆岭、顶蛳山贝丘遗址等主要景点。主要有石灰石、重晶石、页岩等矿产资源。工业形成以水泥、造纸、化工、制药为支柱的产业体系。有耕地面积3.60万公顷(含甘蔗面积及新开荒地面积,其中水田面积1.38 万公顷),有林面积4.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3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4604万元;财政总收入2172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81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3185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6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1元。
(二)自然条件
邕宁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1月平均气温12.8℃,7月平均温度27.8℃,极端最低温度-1.5℃,极端最高温度39.4℃。年降雨量135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土壤是由页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性红壤,土层深厚,pH值4.5~5.5。自然植被有马尾松(Pinus maoniana)、桃金娘(Rhodomytus tomentosa)、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ium)、芒箕(Dicranopteris linear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和蕨类(Pteridohyta)等。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热充足,林木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对发展速生丰产林十分有利。
二、林业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林业经营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先后精心组织实施了绿色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建设项目。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强化护林防火工作,严格执行林木采伐许可制度,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进一步规范木材流通秩序,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毁林开垦、乱砍滥伐森林、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案件,切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森林面积由1999年的14571.9hm2增加到2009年的33243.1hm2,净增18671.2hm2,净增率128.1%,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20.7%提高到目前的30.8%(含灌木),林木总蓄积由1999年的670323m3增加到目前的2009年的1764256m3,净增1093933m3,净增率163.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值2280.12万元。
(二)存在问题
邕宁区林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森林总量不足,森林质量还较低。全县森林面积37762.7hm2(含灌木林),仅占全县总面积的30.7%;木材单产低,全县活立木总蓄积1796043m3,平均单位面积蓄积仅47.2m3/hm2,低于广西52m3/hm2的平均水平,即使近成熟林每公顷蓄积也只有75m3/hm2。
(2)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各占比率分别为87.9%、0、12%、0.1%,用材林偏大,防护林缺少,经济林和薪炭林偏少。与理想的4:3:2:1林种比例结构还相差很远。
(3)林产品单一,林业产值低。全县主要的林产品,除了木材外无其它规模产品,木材年采伐量不到10000m3,林业年产值仅2280.12多万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6%。
(4)乔林中从龄级分布状况看,中幼龄林面积比例大,约占24.1%,其中幼龄林4295.5 hm2,中龄 林3633.3 hm2。对这部分林木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其产量。
如何加快邕宁区林业的发展,改变目前林业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局面?实现林业增产、农
民增收、产业增效,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邕宁区林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提升林业科技含量,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林分质量
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不断完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邕宁区林业用地面积7.31万公顷,区内尚有8465.3公顷无立木林地和316.7公顷的疏林地,林地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提供有利条件。
种苗是营林的基础,而良种壮苗是林木速生丰产的关键。在发展速生丰产林过程中,必须把种苗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采取建立两证制度(良种合格证、一级苗合格证)和坚持三定原则(定点供种、育苗、供苗)等各种有效措施,保证造林种苗质量,实现速生丰产林良种化和一级苗化。造林技术规程要严格把关,要以“三个合格”(即挖坑规格合格、苗木和苗木处理合格、栽植合格)为基础,提高造林成活率;要以“三个概念”(掌握邕宁最适宜的造林季节2~4月份,林木生长最快的时期4~6月份,林木抚育最适宜的时期8~10月份)为指导,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从育苗到造林层层把关,使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大大提高。同时对现有的中幼林加强抚育管理,提高中幼林生长量。只有加大林业科技含量,才能提高林分的质量。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林种结构
从单一树种向多树种转变,进行规模生产。邕宁区传统经营的树种马尾松、杉木已经不适宜市场经济的要求,如今人们追求的是高品质、高产量、周期短、效益好的速生树种,如马占相思、尾叶桉、红锥、柚木、竹子等,应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树种配置要合理区划,因地制宜。以种植马占相思、速生桉等速生丰产林来替代马尾松、杉木等慢生树种。因为以纸浆用材为主的马占相思、尾叶桉树种轮伐期为5年,而马尾松、杉木的轮伐期却为20~25年,两相比较前者生产周期比后者缩短了4~5倍,产值每公顷每年增长了1800~3600元;同时大力发展红锥、火力楠、米老排、柚木等珍贵用材树种,经济效益高,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等生态作用显著;在河流两旁可发展速生短周期的粉单竹、撑蒿竹、杂交竹等竹种。形成以短周期的纸浆用材和中长周期的珍贵用材相结合的林业经营结构。促进邕宁区林业持续稳步发展。
(三)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多种形式调动全社会参与发展林业
在当今市场纸业、林板业发展十分看好的形势下,作为商品的速生丰产林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筹资,利用外资、国内贷款等,吸引社会力量大办林业,为经济能人、实力雄
厚的公司等广开门户,采取“龙头企业集团+基地+林农(承包户)”、“林场+基地+林农”、“股份公司+基地+林农”等模式,实行谁造林谁拥有谁受益,个体、联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做到全民、全社会办林业。如广西高峰林浆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做法很值得提倡。该公司以公司企业为龙头,发展订单林业,拉动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发展,邕宁区正是该集团辐射配套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范围。同时还可利用世界银行林业扶贫贷款发展自身的速丰林基地。
(四)与退耕还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结合加快林业发展速度
退耕还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以粮代赈,以粮食换生态的民心工程。营造速生丰产林是保护生态见效最便捷的方式,这两项大工程国家投入大,涉及面广,受益最大的是农民,群众造林积极性很高。如何利用两项大工程促进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必须用足用够国发[2002]10号退耕还林文件的政策“在雨量充沛,生物生长量高的缓坡地区可大力发展竹林、速生丰产林”。这一点有利于本区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大力营造桉树、相思、竹子等速丰林,加快我区林纸、林板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加快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必须把国家和自治区政策与本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采取以下措施:(1)抓紧对已有的退耕还林的造林验收,及时兑现本年度的政策补助,给群众对政府政策的信赖,树立群众退耕还林的信心;(2)对下一年退耕还林任务的落实,县政府要按文件要求配套工作经费,扎实做好调查摸底、发动群众、丈量土地、签订合同、作业设计、施工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基础工作;(3)在完备服务体系的同时,必须不折不扣地兑现国家和自治区的优惠政策,鼓励经济能人放心承包。
(五)科学林改、和谐林改、惠农林改促进邕宁区林业跨越发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普遍认为是继农村土地承包之后中国土地使用制度上的又一重大改革。这次改革是消除林业发展体制性障碍的根本手段,是体现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的强大动力,是促进山区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切实把林改工作摆在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高度来推进,推动各级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在林改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尊重历史,尊重基层,尊重群众”。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时,既要学习借鉴外省外县的先进做法,又要充分结合本地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出台的政策既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快速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山定权、树定根后林农造林积极性、科学营林和护林主动性大大增强。如何使林改惠农,必须加强科技下乡科技进村的力度。科学指导,分类经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本区域林业跨越发展。
渤海渔业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在面临全球性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严峻局面的今天,保持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渤海地区的渔业资源为例......
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1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装我国钢铁......
农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人民的福祉,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保工作在整个国家环保事业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建设环境......
林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富村镇林业站樊天佑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要进一步推进我镇林业建设的高......
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对策一、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与相比,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有升有降,按《环境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