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含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地理期末试卷”。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北京**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 早的是:
A.5月1 日
B.7月1 日
C.8月1日
D.10月1 日 2.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A.春分日至秋分日
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3.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B.秋分日至春分日
C.夏至日至冬至日
D.冬至日至夏至日 4.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A.9月24日2时
B.6月22日8时 C.3月21日0时
D.12月22日12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回答5~6题。
5.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地壳中
B.上地幔中
C.下地幔中
D.地核中 6.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旋造成 D.暖锋造成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9.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0—11题。10.图中P、K处分别是: A.冷锋、冷锋
B.暖锋、暖 锋 C.暖锋、冷锋 D.冷锋、暖锋
11.该天气系统在1—7处的剖面图正 确的是:
C
D A
B 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4.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甲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B.乙 C.丙 D.丁
右上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1.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图15)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沉积岩 B.②是岩浆岩 C.③是变质岩 D.④是岩浆
读图A-06和A-07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22~23题。
图A-06
图A-07 22. 图A-06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23.图A-07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24.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植物 读右图回答18~19题。25.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26.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读下图,完成27~28题。
27.沿箭头a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M
28.沿箭头d方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人类活动
D.岩石性质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回答29~30题。29.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合理开发水能
D.积极植树造林 30.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写出自然带名称:A,B
,C
。(2)三地纬度位相同,但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
,影响该分 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3)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因此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须遵循
的原则。
32.读右图,回答问题。(6分)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 的是
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
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
环节,④表示
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 表示
作用。
33.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1)判断A、C、D三地的纬度:
A
C
D
(2)昼夜长短因季节而变化,但
地区例外,这里全年昼夜。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3)从A到D的四幅图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规律是。
34.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甲、乙两处,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图中乙处中 ....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上升” 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
35.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臵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2分)。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和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期末测试
1— 5 BBCAA
6—10 DCDBD
11—15 CBABB 16—20 CCDBD 21—25 DCBCC 26—30 BAABC 31.(6分)
(1)温带森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水分(3)因地制宜 32.(6分)(1)乙(2)南
寒
(3)(地表和地下)径流
水气输送(4)变质作用 33.(6分)
(1)0°
66.5°
90°(2)赤道
平分(相等)(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34.(9分)
(1)甲
反气旋
上升(2)甲
(3)①
后
前(4)长春
偏南风(南风、西南风)35.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
(1)整体
(2)西风带
(西南风,风向略2分)
(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4)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
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高一地理教案湘教版必修一沁阳永威学校高一、二地理备课组二O一三年元月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学......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导语: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