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回忆录]_战地抢救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3:40: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战地回忆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战地抢救”。

[战地回忆录]

[战地回忆录]

编者按:“硬骨头六连”是我军惟一由国防部、中央军委两次命名的英雄连队。在1984年老山首批防御轮战中,六连指战员发扬“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坚韧不拔的韧劲,坚持到底的后劲”光荣传统,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打出了新一代军人的硬骨雄风,中央军委第二次授予“硬骨头六连”为“英雄硬六连”光荣称号。编者在博客中编发了一军《威镇南疆》的博文,是从宏观概括了一军老山作战的光辉战绩。本文作者朱秋华,是“硬骨头六连”参战老兵,他以亲历的战地回忆,从微观具体记述了硬六连指战员坚苦卓绝的战地生活、前仆后继的卫国英姿、英勇顽强的英雄战绩,读来感人至深,难以忘却。编者重新加以编排,以飨战友和朋友们,在年关相近之时,缅怀牺牲的战友,继承光荣传统,鼓舞年轻一代,为我们共和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编辑 刘丹旗

第一章 我的连队和他的光荣历史

2009-07-28 10:13

前言

离开部队虽已25年,但在硬骨头六连服役参战的这段经历早已深深的烙入了我的心底,成为我人生不可磨灭的回忆。这么多年,无论悲伤还是喜悦,一想到那段经历,任何事情在我心中都变得那么淡然,因为只有经历真正的生死考验,才会让自己的心坦然面对一切,任何困难都打不倒我,活着的感觉真好!

1983 年我高中毕业一年后,应征入伍,有幸的是,我被分到了硬骨头六连。这支连队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连队。

1939年,六连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红军时期,红

二、红六军团改编成由贺龙任师长、关向应任政治委员的八路军120师,120师下属358旅(旅长张宗逊;政治委员李井泉)。政治部主任余秋里,(余秋里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理,80年代初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359两旅,358旅下属716团(团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的6连正是硬骨头六连的前身。

在抗日战争中,358旅挺进中原,转战晋察冀,保卫陕甘宁,血战黄土岭。电影《太行山上》演绎的击毙阿部规秀(阿部规秀,日军少将旅团长,在被击毙的侵华日军中属最高军衔,因擅于打山地战而闻名,被称为山地之花)的,正是我们这支部队。

1946年一纵司令员张宗逊陪同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在延安机场检阅部队。

解放战争中,120师组建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后一纵改为1军,1947年,蒋介石命胡宗南率百万蒋军,包围延安,妄图消灭共产党在延安的首脑机关。1军奉党中央命令,和兄弟部队圆满完成了保卫延安的战斗任务,在延安机场光荣接受了毛泽东同志的检阅。1947年358旅改为1师,我所在连队为1师1团6连,随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转战大西北。参加过羊马河战役、围歼瓦子街等大的战役,我连的老前辈伊玉芬等四名战士在陕北瓦子街战斗中每人刺杀了10多名蒋军,后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之后进军青海,消灭马步芳匪军,解放了大西北!我师在抗日战争,保卫陕甘宁,解放大西北等著名战役中,先后参加战斗、战役1000多次,牺牲了近10万英烈,走出了百位开国元勋和将领。尤其我们六连在西北战场的沙家店战役中,在仅剩十几人的情况下仍顽强战斗,出色完成了任务。在军中,六连以敢打敢拼和刺刀见红闻名全军,战功卓著的六连官兵曾多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自接见,所以我师也被称为西北野战军的王牌之师。建国初期,1军解放了甘肃、青海,在青藏追剿残匪,高原筑路,血撒西北边关。

1952年,1军赴朝鲜参战,至1958年回国。部队进至河南安阳、开封、信阳、商丘一带。

六连正是因为敢打敢拼、刺刀见红,作风优良、军事技术过硬等出色表现,于1964年1月22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为“硬骨头六连”。1975年下半年,因文化大革命等原因,1军和南京军区20军换防,移师浙江杭州。

第二章 新 兵 生 涯(上)

1983年10月,我在上海嘉定地区光荣参军。嘉定区的新兵共70人,马陆26人,南翔28人,望新16人。11月3日那天,我们乘火车到杭州转军车去驻地报到。到达杭州火车站已是下午4点,军车早已等在车站外。到了车站广场后由领兵军官下达命令集合队伍,开始点名分配人员,南翔的新兵去一师二团(部队驻地杭州中村),望新的新兵去一师三团(部队驻地杭州中村),我们马陆的新兵除了3人去二团外,其余的全部分在一师一团(部队驻地杭州留下)。我所在的军车开到二营操场后,领兵军官周国平开始分配人员,我们7人由二营各连的班长领人,赵秋明去二营四连;张勇,岳明高去二营机枪连(部队去老山参战时:魏永明、张勇、岳明高三人牺牲在老山前线)。其余的一营7人,三营6人,炮营3人。我,徐建龙,印德良,魏永明去二营六连。我们四人由四班长安徽宿州人张亚带领,去了六连新兵排,我和徐建龙分到了5班,魏永明分到了6班,印德良分到了4班。就这样,我成为了硬骨头六连的一名战士,开始了我军旅生涯。

安顿好行李正值连队开晚饭,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进入部队第一天的晚饭:大葱炒肥肉、青菜、辣豆腐,汤是用面粉做的,在热开水里放些面粉调一调就成汤了,据说很有营养。我们硬着头皮把第一顿饭吃了!吃好晚饭后,我们二排新兵由各班长示范,被子怎么叠?衣服怎么叠?枕头怎么做?还宣布明天早晨6:00听到起床号后,立即穿衣服起床,到营房前集合出操,白天,除了训练,新兵不得擅自行动,还规定每晚9:00熄灯,我躺在床上,心里想着,部队就是部队,好严啊!既然来了,我就努力适应吧!新兵总有一个适应过程的!

第二天早上8:00,排长耿平(泰州人)、班长汤功华带领我们三个班的新兵去二营新兵连接受政治教育,还得记笔记!连续上了5天课,每天11:00-12:00为午饭时间。我还记得新兵连指导员主要讲了这么几项内容:从一个社会青年转变成一名真正的军人必须做到哪些?部队的军史、光荣传统、军人职责、内务条列等,总之,军人必须做到的全都讲了!我有时听厌烦了就把军帽拉下小眯一会,大概的听一听就行了!到了晚上,我们新兵统一自己练习叠被子,叠衣服、叠裤子,还要点评,叠被子必须做到4个45°,一个90°。被子叠好后必须上下平行,左右直角,不能有褶皱。因为是新被子,刚开始不好折,以后轮廓逐渐出来了,就叠的非常好看了!到部队后,这就是我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叠被子、叠衣服!

第二个星期,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队列训练,我们二营有两个很大的操场兼靶场。我们连后面(北)的为北操场,有围墙,南面是山,山的东面是留下镇杨家牌楼大队,翻过杨家牌楼大队的一座山就到了南方有名的古刹:灵隐寺。围墙东隔壁是硬骨头六连展览馆,六连前面(南)为南操场,营部通信排就在那儿。

到部队,队列训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稍息、立正、齐步走、向后转走,最重要的是踢正步!班长汤功华是82年入伍的老兵,在新兵班当班长的都是老兵,经过军教导大队培训过,军事素质都很好。

第一练习是:稍息,第二练习是:齐步走。第一、二练习大家都在班长示范下练习。稍息角度、起步距离大多能做到很精准,队形也能保持整齐。最艰苦的是第三练习:踢正步!因为此时队列训练我们有了基础,练习起来感觉还好。最难是踢第一步:左腿抬起,规定离地25公分,全班必须做到一个样,看上去是一条线。因为是新兵,刚踢正步时肯定有参差不齐的。我们在训练时,班长、副班长就用背包带量好离地尺寸,要求每一个人沿着背包带踢,坚持两到五分钟,然后反复练习。一天下来腿都抬不起来,最大的愿望是能在操场上躺一会!踢正步的训练花的时间最久,连续好几个星期。

接下来是第四练习:敬礼。敬礼需五指并拢,中指贴近太阳穴,手臂和肩保持45°角。晚上连队准备了大镜子,让新兵自己练习,看是否标准。因为是光荣连队,我们连的新兵要比其他连队的新兵刻苦的多,认真的多。两个月后,我们二营的新兵举行了队列比赛,团里的作训参谋、营长、教导员都亲临现场。果然不负众望,我们连荣获第一名。

在连队里平时出操回来后,先整理内务,然后各班擦自己的承包窗,扫自己的地,再洗漱,开饭,八点开始训练,天天如此!因为新兵没有外出的份,星期天只能呆在连队里,写写信,和老乡聊聊,有时我们七个老乡在后操场一块坐坐聊聊都要向班长请假,准时归队,哪怕离连队一步都得请假。部队的津贴是这样的:第一年每人每月10块,第二年11块,以此类推。当兵前我是不会抽烟的,到了部队后实在闷得慌就慢慢的学会了,逐渐以后烟瘾越来越重,发津贴的第二天我就去军人服务社买好三条烟,精神粮食先准备好,每月如此。

转眼到了1984年的元旦,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新兵都有点想家的味道,元旦的晚上,连队举行了会餐,还有酒,肉包子。我们班加上正、副班长共九人,菜有鱼、大葱炒肉片、花生米、豆腐等,比平时多了好几个菜。因为我对酒精过敏,所以不能喝酒。晚饭结束,指导员要求新兵排每个班抽一名字写的好一点的士兵给每个新兵家里写信,告诉父母,他们的子女在部队里很好,让家里放心等让父母放心的话。我的字还算不错,我写了八个战士的家书,也给我家里写了一封,谈了谈部队的训练状况,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1月2日,四班班长张亚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否想去四班,我欣然答应。经过连队批准后,我由五班调至四班。

晚上,全连集合,由连长李道平、指导员高林科传达军部关于1月22日硬骨头六连命名ershi周年庆典活动的安排总参谋部杨得志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政委,浙江省委领导,军师团首长到时都要亲临连队观看军事表演,我们新兵排的军事内容除了分列式还要表演100米有依托射击。指导员还特别强调不管哪个新兵假如在这次表演中能打五十环的授予三等功一次。在这次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士兵给予连嘉奖一次。连长最后要求新兵排在二十天的时间里不管刮风下雪都要刻苦训练,不管用多少子弹,要求每个新兵射击成绩一定合格。还规定谁要是拖了连队的后腿就调离连队,叫他去养猪,种菜,晚上取消看电影(在部队里,为了丰富士兵的文化生活,团部每星期放四至五次电影,星期

六、星期天晚上可看电视,但不能超过九点钟)。所以元旦过后,我们全连不管老兵新兵都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中,大家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拿最好的成绩表演给首长看,为我们连队再一次争光添彩。

就这样,在元月3日-29日期间,白天老兵们在后操场训练跳障碍。40火箭筒手训练打移动靶,我们新兵在前操场训练靶台瞄靶。三点一线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班长汤功华还另外传授了一种经验,就是三点一线的时候,准心对着靶心时,枪口稍稍往上抬一点,就能打到靶心,后来证实这个方法确实有用,但也有的班长反对!

有天晚上,排长耿平带领我们全排夜间瞄靶,这是我们第一次这样训练。晚上瞄靶是否瞄准只有老天才知道!瞄靶开始,在靶的上方挂一盏40W的灯泡,距离100米的靶台上很难找到靶心,特别是在夜间,眼睛瞪久了就会迷糊,眨一眼什么都看不到了,天上有月亮的时候还好点。班长张亚说:第一次是这样的,以后会慢慢好的(还好这个项目不在表演范围内)。就这样,白天、晚上重复训练了一个星期,明天就要实弹射击了!

第五天的早上,我排全副武装,整齐的集合在北操场。先全体枪口朝天,开始验枪(56式半自动步枪),验枪完毕后跑步进入靶场。端枪卧好、枪靠靶台,开始装子弹(5发)。稍后开始射击,第一次我打了46环,还可以!40、42、43、48都有。毕竟是第一次,大家的经验还不足,有的射击时心里发慌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成绩。班长说了,随着射击次数的增加,会慢慢适应的。第一轮射击就这样结束了,经过班长们的点评之后,接下来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射击。下午,继续进行射击训练,射击前排长说:不管射多少子弹,只要在每一次射击的基础上有进步就可以,要消除恐慌心理,打靶次数越多,就越能进入射击状态,慢慢的就习以为常了!下午5点,全排整理队伍返回准备吃饭,开饭前,连长训话:主要表扬我们新兵射击训练很刻苦,射击成绩很好,希望在硬骨头六连命名活动表演中更上一层楼。在全连合唱《战友之歌》后开饭。晚上7点,团里放电影,为了取得好成绩,我们连队连看电影的活动都取消了。晚上训练分列式,连长命令,各排带开,以班为单位,进行操练,因为分列式每个人都要用56式半自动步枪,而我连的枪械配置每班只有一支,所以文书早已去其他连队借来了枪支。分列式训练开始,连队干部们已准备了背包带,轮班检查,量一量每个班的踢腿高度是否一致?分列式是队列训练中最难的一个训练科目,分:持枪,挎枪,出枪,出枪的时候要和左腿跨出的第一步同步,而且全班要保持一致,全班每个人的枪口也要离地面高度相等,看上去一条线,所以说,这第一步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时间花的最长的一步。此刻我体会到了三军仪仗队平时训练的艰苦,宁静的夜晚静悄悄,而此时的各排在排长们1、2、3、4的口令声中,在连队的大道旁,在夜空中时时回响,我连的战士,在热火朝天的训练着,在刺骨寒风中站立着,为我连队的荣誉奉献着。

1月中旬的一天,天下着雪,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们全体新兵在排长的率领下,进行雪中打靶以适应气候变化,万一22日这一天也下雪呢?我们早作准备,以防万一,不怕衣裤冻湿,趴在雪地上,一丝不苟的在射击着,训练着,团长陈传发、政治委员赵春喜亲自撑着雨伞来慰问我们,我们心里感到乐滋滋的,由于我们训练很苦,晚上,炊事班给我们增加了菜肴,还供应热水洗脚!

就这样,我们新兵白天打靶,晚上和老兵训练分列式,整整持续了近三个星期,为了检验我们刻苦训练的成果,团长陈传发在1月20中午,在北操场检阅台,观看了我们的分列式和我们新兵的射击成绩,团首长表示很满意,这是我们日夜训练的结果,但愿在22日这一天,我们新兵好好的露一手!1984年1月22日的早晨5点,冬天的早晨充满了寒冷,我们早早的起了床,各班打扫了卫生场地,擦亮了玻璃窗,真是干净极了!战士的内务是上级领导检查的重要内容,我们花了半个小时整理完毕!今日早餐很丰富,有:麻球、油条、馒头、豆浆,这是我到部队以来吃的最丰富的一顿早餐。吃完早餐后,各排带回,在屋里等待命令,早上8:30,全连集合,分成两排集合迎接首长。小车到了营房前,依次走出车的是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一军军长:傅全有、军政委:史玉孝、一师师长:郭培巩、师政治部高主任、最后是我团团长:陈传发、团政委:赵春喜。杨得志敬着礼向我们队伍走来: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然后,我们全连带着武器,在后操场集合,准备接受首长的检阅,上午9点,杨得志等首长登上主席台,我们在检阅台东侧整装集合排列了分列式队伍,此时,军长傅全有发布命令:“我宣布:硬骨头六连命名ershi周年庆典活动分列式现在开始,请总参谋长杨得志同志检阅”,随着解放军进行曲的开始,分列式第一排领队两人:连长李道平,指导员高林科,第二排副连长孟启荣,副指导员谢关友;后九排是我们战士,连长发口令:“齐步走------向右看,”此时我们全连战士:咵、咵、咵,三个操枪、挎枪、出枪动作听上去整齐而有力地迈出了第一步,我们用整齐的步伐在前进着、英雄的连队在前进着、当我们的队伍快走到主席台中央时,全连异口同声高呼:“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加强战备,保卫四化”,首长们发出热烈的掌声。检阅完毕后,下面由我们新兵二排进行100米有依托射击表演,这天正好是雪后第三天,雪还没完全融化,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摄影记者已拍摄了雪中美景,山、雪景、大操场、检阅台、两旁的树,一幅询丽与光彩的画面,能在这画面中出现,以前吃的苦,受的累,此时一扫而光,我们的枪声在山谷间回响,成绩也是棒棒的。射击表演完毕后,接下来由老兵40火箭筒150米移动靶射击表演及跳跃障碍表演,表演结束后,向守志司令员发表讲话,并带来了中央军委赠给六连的锦旗:“发扬硬骨头精神,开创连队建设新局面”。还带来了硬骨头六连命名ershi周年纪念册,每个战士一份,我现在还珍藏着,视为宝物,纪念册里记载着我们的幸苦和血汗。上午我们表演结束后,杨得志,向守志等首长和我们战士共进午餐,后中央电视台摄影记者把拍摄的实况录像给我们回放了一遍,还告诉我们剪辑后在某日播出,请我们留意收看。一个星期后,我南京的姐姐来信了并说:“在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节目,播出了你们硬骨头六连命名ershi周年表演的录像,还看到了你弟弟”此时我好开心啊!感觉当一名军人太光荣了,成为硬骨头六连的一名战士更是无尚光荣。连队纪念活动就这样圆满结束了!

纪念活动结束后,就回归到正常的部队训练,科目是五公里越野,开始是轻装,后一个星期是打上背包,扛上武器,要比轻装累的多,连续三个星期就这样坚持下来了!以后是每个星期两次轻装越野。

之后,我们新兵大都利用晚上时间,锻炼腹肌、增强臂力,用于单杠、双杠的1—7个练习。在一个星期频繁的单杠训练中,手指根部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鲜血一滴一滴往手心流,在班长的监督下,我们只得硬着头皮继续练习,锻炼了几个星期后,手指根部起了老茧,以后锻炼单双杠就习以为常了,而且我们做的动作非常漂亮,尤其我做的第二练习,常常作为榜样在新兵面前示范动作。说实话,这也是我更加努力练习的动力,一个信念,要做得更好。

接下来的训练科目,就是和老兵一起,手持木枪进行跳跃障碍训练,受的苦跟前面一样,当手持木枪跳跃障碍几圈后,身体实在无力,想在地上坐一会时,连长就会跑过来说,不能坐,继续跳跃,闯过去就是胜利!我们简直是一部开动的机器,让机械手任意操作,苦啊……

第二章 战火燃烧的时候(下)

转眼到了4月份,正是采茶季节,我们的军民共建文明村杨家牌楼大队请我们连队去帮忙采茶,我连欣然答应,派出了我们二排去帮忙采茶,因为是新茶,茶农要求我们一叶一叶的采摘,一个上午过去了,我才采摘了二斤左右,4月的杭州已是晚春,天气很闷热。午后的阳光,折射着我们的帽徽,在山腰间一闪一闪,军人采茶,好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晃到了7月1日,团里组织各连去杭州中村进行战术训练,临走的那天下午,天下着雨,我们走在泥泞的山道上,翻过了几座山,到达了一个农民村庄,各班安顿好之后,马上换去淋湿的军装,准备第二天的战术训练。次日早晨,我们在乡间的水稻田埂上出操,全连在不知名的山坡下集合,接受团长指示,要求各级明确战争情况下,连进攻在战术上的要求,同时宣布,我师由7月中旬去安徽广德进行师规模的野战军军事演习,要求我连战术上必须认真刻苦训练,灵活性要强,战术动作要快。接着,我连的战术演练开始了,第一步:头戴防毒面具跑步快速通过敌毒气封锁区,因为是夏天,通过的毒气区又是高低不平的茶区,我们上气不接下气,实在透不过气来,快到窒息的程度,终于坚持通过了封锁区,摘下防毒面具,汗水哗啦啦的往下流。第二步:下午进行山地进攻演练。中午的温度已达42°,等攻下山顶时,我们的军衣已成盐白色了,我们严重的脱力、脱水。就这样,我们的连队,我们的士兵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摸爬滚打,在成长!在前进!

第四天,我们整装回营区,做去广德演习的整备工作。我们连统一把被子里的棉花毯卸下,装上军用毛毯,这些女人干的活,我也学会了!7月12日至15日就在去安徽广德的这几天里,解放军报,南京军区前线报陆续刊登了云南老山,者阴山地区战斗情况,团里要求连队组织学习,凡是军人,都有直觉!可还有侥幸心理,我们江南水乡,离云南战区那么远?不可能!关于去安徽广德演习的事,团里指示,等待师里通知?到底会怎样,大家都在猜测中。

我记得很清楚,在1984年7月16日的晚上,我们全团组织看电影《五朵金花》,电影放到一半时,突然电影广场上灯光通亮!团长陈传发(战后任:一军二师参谋长、二师副师长、二师师长,一军副军长,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团政治委员赵传喜(原70年代硬骨头六连政治指导员,战后任:一师政治部主任,181师政委、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带了几个团里的作战参谋,登上广场司令台宣布:同志们,师里刚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因昆明军区14军40师118团在今年4月28日收复了中国被越南占领的老山,41师122团5月15日收复了八里河东山,昆明军区11军31师在今年4月30日收复了中国领土者阴山,7月越军又发动了师级规模向我11军32师坚守的老山前沿松毛岭阵地发起进攻,前方部队很疲惫,中央军委命令我师:取消广德军事演习,在未来的两星期里,全师务必完成上前线的一切准备工作,务必在建军节前到达战区,随时做好接替兄弟部队的准备。团长还宣布,同时接到参战命令的还有南京军区12军36师、军区炮9师、军区工兵团、福州军区炮33师、福州军区工兵团、沈阳军区高炮18团、武汉军区汽车12团,由20军、42军、50军、54军、13军分别组成:第1,2,3,4,5侦察大队。参战人数25000人。这就意味着,老山地区的轮战正式启动,同时团长命令:各营营长,教导员,各连连长,指导员全部留下,各连带回等待任务。

7月17日上午,我们全连集合,连长李道平宣布了七条命令:

1、从现在起,不准写家信,不准往家里打电话。不得与当地老百姓交谈部队参战事宜,参战命令不得对外泄露。

2、不管白天,黑夜,不准外出。

3、缝好的军用毛毯被子重新换回。

4、外出探假的官兵,接电报后,三天之内必须归队。

5、宣布了部队纪律和战场纪律。

6、现用的各种武器一律擦拭上缴,等待军区军械部运来新武器。

7、晚上执勤实施双人岗。

7月18日上午,军区军械部的大卡车给我师运来了崭新的武器,当时我班有8人。两个班长(张亚,吴崇昌)、副班长李勇、安徽兵姚立新,配56式铁柄冲锋枪,我和江苏兵黄向东配班用机枪,虞声鸿,印德良配40火箭筒,我们花了半天时间擦去了黄油,擦干静后,送回我连的武器库。下午,各连去团弹药库搬运弹药运回连队,后组织政治学习。7月19日,根据师部部署,我团统一由各连司务长带队去杭州采购干粮、食品,以备在火车上使用,我利用这次机会,去杭州西湖逛了逛,顺便偷偷的往家里寄了封信,告诉家人,我要去云南边疆了,请家里放心。那天的杭州市区,到处是军车、军人,食品店的生意格外的红火,营业员们都在私下窃窃议论,部队可能有什么行动?我们的人到齐后,登车返回,再见了-----杭州,再见了-----西湖!此一去,也许再也不会回来了。

7月20日早晨,自从部队接到参战命令后,早晨的出操也取消了,8点,我们二营全体召开军人誓师大会,向军旗,向祖国人民宣誓:我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英勇善战,打击敌人,永不叛国,完成使命。散会后,遵照上级指示确定了留守人员1名,下午,连里按团里指示,处理个人事务,晚上,连里宣布了明天出发的事宜等等……

7月21日上午,我们把床架拆下送进仓库,床板、食品、干粮统统装上军车,用油布罩好。炊事班把菜地里能吃的蔬菜全部摘收,把猪圈里唯一的一头小猪也宰了,吃好午饭,我们检查了所有要带的东西是否带齐,然后原地活动休息,晚饭后,全连官兵到连队军械库领取武器,把子弹箱、40火箭筒弹箱、防毒面具、统统装上军车,准备晚上10点登车出发!

7月的杭州,烈日炎炎,晚上10点左右,下起了倾盆大雨,雨水浸到了我们的膝盖,我们背着背包,肩扛武器。也许这就是天意!晚上12点,雨停了,我们整装登车出发,夜是那么的深,军车行驶在天目路上,转弯处,军车的灯光一辆接一辆,十分的壮观,沿途的老百姓在默默的挥手致意,这仿佛又回到了志愿军电影中的场面。午夜1点,我们营到达了杭州艮山门火车站,火车站里,灯火通明,陆续的军车来来往往,忙个不停,炮营先期来到,正忙个不停的往火车中间平板上牵引各种火炮,我营在另一军列,下军车后,我们纷纷把军车上的弹药、床板、食品、干粮统统卸下,由司务长统一分配到各班,然后搬运冰块至车厢,我们二排分配在军列最后第三节闷罐车厢,我们把席子铺上,人靠着背包,席地而躺,虽然天气闷热,车厢里放着几块冰块,人躺着倒也蛮舒服。军列有25节车厢,我们六连在最后,往前以此为我营5连、4连、军马连、10节平板车装上了军车,各种火炮、高射机枪、再往前是我营营部、机枪连、炮连,22日早上6点,军列雄赳赳,气昂昂、浩浩荡荡的向南驶去,部队开拔了!此时,我们的心情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是激动!也许我还会回来,是悲哀!也许再也回不来了,再见了,家人,再见了,杭州!

第三章 向前线挺进

1984年7月22日,在部队出发前,军里早已派好了从杭州至云南一路上各车站的军代表,由他们在各火车站为部队联系吃饭,在云南战区为部队联系驻地等事宜。

中午12点,军列到了金华站,由军代表安排,在站台两旁就地蹲着用餐,金华车站的列车人员,服务人员显得格外亲切,格外的照顾,他们也知道,部队在调防,到了衢州已是晚上,军列不停,我们以干粮充饥。

7月23日,早晨军列进入了江西界,中午在上饶的一个中学操场里吃饭(学校当时已放假),虽然没有饭桌、没有板凳,我们吃的倒也菜香、饭饱,上车前,在服务社买了烟,我们用铁道两旁的自来水冲了一下身体,真爽啊!晚上军列进入湖南界。

7月24日早晨,军列进入贵州省,经过了贵阳,遵义等几个大的城市,晚上10点,军列到达了终点站:云南曲靖车站,由军代表联系的由昆明军区组织的地方汽车团早已等在火车站,我们下了军列,带上背包武器,把我们排的弹药,干粮统统搬上车,最后上人,汽车开着不知送我们去哪里?最后把我们送到了曲靖中学,我们安排妥当后准备歇息,只见窗外有个老师模样的男子抱着小孩,在教室走廊里走来走去!原来他在打听这里住的部队有没有上海嘉定的老乡?只听六班战士骆刚叫了我一声:“朱,外面有老乡找”,我和小印走出教室,来到这抱着小孩的男子面前,自我介绍说,我们是上海嘉定的,来云南参战的。他叫赵卫明,是嘉定城区西大街人,是支内知青,娶了个云南妻子,在云南曲靖扎了根,安了家,临分别时,我们把几包压缩饼干,几听罐头送给了小孩,作为对他的感谢,他叮嘱我们,上了前线要小心,凯旋回来经过这里时再去学校找他,在异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尤为明显。后来印德良受伤住曲靖69医院,去找过他,没找着,当时我们留个电话号码就好了,可当时,谁想还能活着回来……

7月25日,部队开进途中甚是疲惫,师部决定,原地休息,不准外出,到了下午,我们二营全体集合,去影剧院由当地政府招待看电影《佩剑将军》,晚饭头一次吃上了云南的蔬菜。

7月26日,我们开进的线路是:曲靖市至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途中大约3天时间,一路上有崇山峻岭,沟深路险,且大都是盘山公路,所以昆明军区组织了地方司机的车辆(东风6吨卡车)为我们部队开车,云南的老乡忠厚老实,热情善良,早餐后,地方司机的车辆早已等候在校门口,我们搬上弹药,食品,后整装登车。我们每个排一辆车,说实话,天气炎热,二十几个人坐一辆车,还有弹药,食品,挤的很,很不舒服,中间二排只好背靠背,我靠车后门坐。连里一台收录机临时叫我保管,一路上放着歌曲《三月里的小雨》很富有情调的,所以,当兵回到家乡后,每当听到这首歌曲时,马上就会想起当时的情形,每次都忍不住哼上几句感慨万千。此时,我们的部队正在开赴前线的路上!晚上军车在师宗停靠,我连住小学教室,我和班长张亚去军车负责站岗!

7月27日,军车开进途中,经过了沙雕之乡陆良县,中午,经过开远时,当地的老百姓自发组织了慰问团,不时的把香蕉,芭蕉和不知名的水果往军车上扔,云南的百姓真是太热情了!晚上到达了文山州所辖的丘北县,住丘北一小学。7月28日上午,我们从丘北出发,往文山州开进,经过了砚山,此地,是我师二团、三团的临战训练驻地,我们一团继续往文山州开进,下午2点,我团终于到达了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城,我连被安排在文山州食品公司运输队,四连安排在文山州农林畜牧局,二炮连安排在肉联厂,五连、二机连,及营部安排在文山州话务站,我们到达后,炊事班到城区买了些菜马上做了饭,招待了4名云南司机,然后感谢他们并告别。我们把床板搁置好,铺上席子,仰天而躺……。我们终于到目的地了!屈指算来,自杭州出发到今天已有8天了,虽然千里迢迢、路途遥远、身心疲惫来到这老山战区,可一路上经过了不少地方,使我饱赏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引起了我许多遐想,使我充满了对祖国的挚爱,身为军人,我感到荣幸!

到达文山州的第三天,就是“八一”建军节,在文山,我连热热闹闹的庆贺了一番!过了一周,南昌陆军学院往我们一师分配了一批见习排长,我连分到了三名,过了几日,昆明军区14军40师,11军31师,派了一批攻打老山、者阴山的军事骨干来我团各连介绍战斗情况及越军作战特点,首先介绍了老山、者阴山的情况: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船头以西,主峰海拔1422.2米,扼越南西北部河江省通向中国云南省的咽喉要道,东临中国八里河东山,南临越南大青山,此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势险要,地形复杂,沟深林密,雾大雨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9年,我自卫还击部队凯旋后,越南军队抢占了老山主峰及附近有利地形,建起了军事据点,频繁骚扰中国边境,至1984年3月,侵占老山地区的越军向麻栗坡境内发射炮弹2.8万余发,打死打伤中国边民300多人,炸毁边民房屋上百幢,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14军40师118团采取两翼多路攻击和侧后穿插的战法,不到5小时,攻下老山主峰,4月30日,昆明军区11军31师攻下了位于麻栗坡杨万乡的者阴山,内称:“两山作战”。

部队告别了营房,告别了都市,从和平走向局部战争!环境变了,地形变了,作战对象变了,由此带来了很多新问题,要尽早适应新条件下的作战需要,结合兄弟部队的作战经验和越军的作战特点,我们六连根据师部作战科和连队提出的训练要求,制定了临战训练科目并加以实施:

回忆录!

回忆录 大学也毕业了整整一年了,只要人生能留下了一年 了一年清 大学也毕业了整整一年了, 只要人生能留下 了一年清 晰的足印,不管他是深还是浅,也不管他是歪还是正, 晰的足印,不......

回忆录

回忆我的高中生活——痛并快乐着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我还没细细评味够其中滋味它以......

回忆录

前言时代的步伐飞跃前进,岁月的推移川流不息,历史的洪流和社会的演变不可阻挡,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波逐流。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特别像我这样的人,年过花甲、已尽古稀之年,有限之年已经......

回忆录

看着你上车, 偶然间,有一种失落,有点不舍,不是心情不好,只不过,感触的事,太多。 仿佛只是一个转身,我们都已经长大。不知是因为我们只是时间的匆匆过客,还是...走过岁月你不难发现离......

回忆录

龚楚先生是参加中国共产党井岗山时期的少数人物中之一,现在,这种人物即使在中共内部也是不多了。龚楚先生龚楚将军回忆录从参加农民运动到上井岗山,由井岗山到瑞金这一时期,固是......

下载[战地回忆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战地回忆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