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依据 意义 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屑追求的社会理想。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当地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特别要看到,我国以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利益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治还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还有,最近接连发生的暴恐事件,造成人心惶惶,百姓出了家门没有安全感。
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四、总结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人民出版社,2006版。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王沪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4】白一蕙·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中民生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唐都学刊[M],2011年第3期。
【5】靳晓理·民生问题的和谐解[J],山东经济学院[M],2011年。
【6】杨成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M],2008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班级:机 制 123
姓名:程伟
学号:12011430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背景材料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提出“要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分子学院讲稿用)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不久的将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学 院:外国语学院专 业:英语(国际商务)学 号:12121101姓 名:高 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