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练习带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病句修改练习
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我们班级不但信任他,而且连以前反对过他的其它班级也信任他了。
B照片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
C应该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让全体同学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D经过刻苦的学习,在选拔赛上他射击的五次成绩平均都在95环以上。
2、下面的“把”字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你师傅说说。
B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整天忙于做各种动物的条件反射实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C如果把这样的先进事迹不报道好,怎么对得起这里的同志呢?
D他慌乱地把那个黑乎乎的手绢挂在一个不常用的闸把上。
3、下面的“被”字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这些工具被他们修不好的话,那可要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B这首交响曲是作者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
C这匹马被他伺候着,人们不放心。
D后来,把东面的一堵墙也被他拆了。
4、下面的哪一句不能加上“对”字
A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把提倡变法当做他的一大罪状,()他充满了恐惧和仇恨。
B他们对病人进行了全面检查,()手术前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也做了准备。
C这篇小说通过()知识青年小强的细致描写,刻划了我国青年一代的新人形象。
D每一个人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我们青年人更应该这样做。
5、下面的哪一项中的“对于”不可删去
A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经过这次整顿,已有显著的减少。
B对于老李的工作作风,在我们车间是得到了一致好评的。
C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
D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亲自经历对的。
6、下列各项中介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对人民不应该歌颂呢?
B一个人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他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决定的。
C如果从作品的整个描写作全面分析,就不能说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D关于零件不配套的问题,他们十分重视。
7、下列各句中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郑老师那双由于缺少睡眠而略显疲倦的眼神。
B我国的陶瓷器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产品。
C让我们在通向四化的航道上阔步前进吧。
D考古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8、选出语病都属词序不当的一组
①大量事实证明,气功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②为了写好这篇报道,我们调查了许多老张的先进事迹。③饰演这男女主人公的是人们熟悉的巩丽和周星驰。④桂华姐,你为什么把你的孩子不一块带来呢?⑤春天,天气暖了,各种植物又出现了。⑥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们用不同的语言说着、笑着、唱着。⑦教歌的任务,我们请一位当过音乐教师的同学自告奋勇的担负起来。⑧方大夫高兴地走到病床边,惊喜的望着孩子初愈的小脸蛋,欣慰地笑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⑧ D③⑤⑥⑦⑧
9、选出关联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
A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
B日本妇女无论有多么大的才能,却难以想像在中国那样充分地发挥出来。
C尽管日本飞机那时经常轰炸重庆市,造成了丁肇中上课时断时续,然而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才
不至于中断。
D平时来这里游览的人尚且这么多,节假日来的就更多了。
10、选出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的一组
①为了帮助那位同学,王老师一方面加强了家庭访问工作,一方面同学们协助教师想了许多办法。②在江边,人们或者下棋、读书、跳舞。③后来,我又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写一些,因为有些感受,虽然同在一起的同志也未必相同。④英文在那里并不太通行,反而大酒店、餐厅及一些旅馆区的商店,可以见到日文。⑤他想起,前天晚上那张虽然有着李敬原名字的字条,却是用明矾水写的,而且在夜里,辨认不出笔迹。⑥同学们最佩服李老师,因为不仅他课讲得好,而且能说能画,尤其是写得一手好字。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选出数量表达正确的一项的一项
A质量如太阳大小的恒星,它的半径如果从目前的七十万公里缩小到三公里,即缩小二十多万倍,就要演变为黑洞。
B中学民办教师原来全省只二千二百多人,现在则有七万一千七百多人,增加了三十二点六倍。
C一车间去年的产量超过年度计划的百分之九十,的全厂完成生产任务最好的一个车间。
D木星绕太阳公转一次,约需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一倍。
1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
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消极影响。
B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地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C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D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13、下面四种说法,只有一种正确,请指出
A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B市委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少数单位违反财务制度,请客送礼的不良现象。
C我们必须遵照毛主席关于“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的教导。
D经过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培养演员的体力和悟性。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其他语文工作者。
B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革命就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C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D对待共产党员来说,把工作做得对、做得好,这是他应尽的义务。
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公园里很平静,因为这是金秋游园的最后一天,所以游人垠少。
B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上海市78名市场管理人员获得执法证,首批人才市场执法官开始上岗。
C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
D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运突然降到石家的头上。
1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意准确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写好这本书,他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的资料,分析、整理材料常到深夜。
B北京的几座立交桥我都见过,尤其是三元桥,我天天路过,因此我也是个北京通了。
C棉花保暖的道理,是依靠棉花之间的空气层,阻拦外界冷空气吹到身上,同时还阻止身体中发出来的热量不散出去,因此人们穿了棉衣之后就觉得暖和。
D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合理的,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规范性、操作性、配套性不够等等,也确实存在或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的问题。
17、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语病不同的一项
A在观众一阵又一阵喝彩声中,给运动员增 添了无穷的力量。
B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
C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要做好“一颗红心,两套准备”。
D我们要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
18、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语病不同的一项
A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产生错误的思想。
B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C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D象形、会意、形声是三种汉字的造字方法。
19、下列四个句子表达都不够清晰,改正的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花圈上的荷花、菊花和牡丹,象征了先烈们的坚忍、纯洁和品质高贵。
B这里的广大农民,在实行了规模经营之后,经过一年苦战,棉花和粮食的产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C记忆力惊人的马哈戴蒙能背出圆周率前的31811位数字。
D包括4个原山东省泰安市市一级干部在内的23个经济罪犯,被推上了审判台。
20、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待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公司出品的新一代“冷狗”为了防止假冒,特采用了新颖、美观和螺旋外形;并保持优质优价。
C通过制定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采用国际间通行的会计制度,中国的银行也将全国与国际市场接轨。
D对待不讲政治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同志的注意。
21、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本书记载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迹,刻划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
B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由于争权夺势,曹丕不是竟然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决不姑恕”。
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22、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B各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必然有某些不同之处,但这是大同中的小异。
C迎面吹来一股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D虽然天山以时并不是春天,但是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天山的无边的繁花呢?
23、选出对下列句子语病判定正确的一组
①基本成份残残缺 ②前后成份搭配不当
③误用词语 ④逻辑上有毛病
a许多植物的病害系由病毒和菌类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
b这支歌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欢迎,就是因为表演形式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
c由于曹雪芹所处时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d作为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应该主动向老师请教,不耻下问。
Aa②b①c④d③ Ba③b②c①d④ Ca②b④c①d③ Da①b②c④d③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难道不能不使我感动得淌下眼泪吗?
B今年,我国的主要日用工业品如棉布、服装、书籍等,都比去年同期增多。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D谢晋非常酷爱自己的事业,并一直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25、下面一段话有多处语病,还有标点运用错误,读后完成以下两题
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①教育内容能否被接受,很大程度上关键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②师生间搭起感情的交流,③经常保持愉快活泼、和融洽和谐的气氛,④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育的内容在情感的传输带上才能顺利通行。⑤心理学研究表明:⑥师生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⑦会使老师从学生身上感受到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⑧
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写序号)。
选三处改正:a
改为
。b
改为
。c
改为。
1、B(A,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果两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词语后;如果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不但”应放在“我们班级”前。C按递加状语的顺序,副词“尽量”应放在“让„„掌握”之前,不能修饰把字结构。D“平均”与“都”重复,删去一个。)
2、D(A,把字结构应作状语,“应该”置于“把这个意思”前。B,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因此,“把动物”挪在“用绳子”后。C,“不”置于“把这样的事迹”前。)
3、C(A,否定词“不”放在“被他们”的前边。B,使用被字句使前后两部分的主语不一致。D,把字句与被字句混杂使用,造成句式杂糅。)
4、D(“对”,介词,指示动作的对象,表示对待,“对”介出的对象往往做后面动词的宾语。D项不能。)
5、C(ABD三项,滥用介词“对于”,使句子缺主语,应删去。)
6、A(B,“由于”是表示原因的介词,“由”是表示凭借的介词,应用“由”。C介词“从”应改为“对”介出“分析”的对象--作品的整个描写。D,“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对于”用于介出动作的对象,应用“对于”。)
7、B(A,“那双”与“眼神”不搭配。C,“在„„航道上”“阔步”,不合事理。D,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修饰“文物”而非“出土”。)
8、C(本题主要考查多层定语的排列。①应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量词+动词短语+形容词+表性质的词+名词。②应为“老张的许多先进事迹”-所属+形容词+名词。③“男女”与“巩丽和周星驰”不对应。④否定词“不”应放在“把”的前边。⑤“初愈的”应修饰“孩子”。)
9、D(A,“只有„„才”。B,“无论„„都”。C“尽管„„但”,“才”去掉。)
10、B(①语病同第1题A。②缺关联词语,“或者读书,或者跳舞”。③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句子属让步假设,“虽然”改为“即使”。④“反而”表转折关系,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不是地点上的转折,而是意思上的转折,应放在“可以”前。⑤关联词语多余。⑥前后两分句词语相同,关联词语“不仅”应置于“他”后。)
11、D(A,增加用于倍数,减少用分数表示,应说成“缩小二十万分之一”。B,用词不当,“增加了”只表示增加部分,“增加到”是指增加部分与底数之和,应改为“增加到”。C,不合逻辑,“超年度计划的百分之九十”改为“超额百分之九十完成年度计划”。)
12、D(本题主要考查否定词连用的能力。“不能不否认”就是“承认”;“不可能不让”就是“肯定让”;“无时无刻”强调“没有”,加“不”表示“时时刻刻都”的意思。)
13、D(A,“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B,“揭发”后少了结构助词“的”而使语意相反,“制止”的对象成了“群众揭发不良现象”。C,“按照„„教导”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因过长,而将中心语丢失,缺少了谓语“学习语言”。)
14、D(A,“对象是教师和工作者”跟“杂志是面向教师和工作者”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B,“中国人民”如果充当主语,那么缺少了主语的谓语,应换语序,“自从”放在“中国人民”的前面,“自从„„以后”充当全句的状语。C,由主干“任务是问题”发现,成份搭配不当。)
15、B(A,用词不当,“平静”一般指心情、气氛。C,“系统地”“宣传”,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D,“噩运”指坏运气,“不幸”与“噩”意重复,即定语多余。)
16、D(A,“大量的学生的材料”有歧义。B,“我„„,„„都见过”与“我是个北京通”不能构成因果关系。C,否定词错用。)
17、B(ACD成分残缺,B为搭配不当。)
18、B(ACD语序不当。A“荷花”与“纯洁”对应,“菊花”与“坚忍”对应。C,“前”与“的”互换位置。D,“4个”置于“一级”之前。B为“这里的广大农民”缺少谓语。)
19、A(B,“冷狗”“防止假冒”搭配不当,将“为了防止假冒”放在句首,做目的状语。C,“国际间通行”说法不当,应为“国际通行”。D,误 用“对于”造成全句主语残缺。)
20、A(B,“曹丕不是竟然依仗„„决不姑恕”应用反问句,现在的意思要与表达的意思相悖。C,“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为艺术家”前后两句的主语不同,因此“群众”应放在“虽然”之后。D,“我认为是正确的”一句有歧义,可理解为“这观点是正确的”,也可理解为“这异议是正确的”。)
21、B(A,要表达的意思是缺点难免,结果表述为没有缺点难免了。C,主语残缺。D,“花园”应和“天山” 相比。)
22、C(a“病害”“致病”主谓不搭配。b前句说的是受到欢迎的结果,后句应说原因,而“喜闻乐见”这个结尾果又变成了原因,逻辑上矛盾。c使用“由于”造成主语残缺。D用词不当,学生问老师不是“不耻下问”。)
23、C(A“不能不”是双重否定,“难道„„”为反问句,也表示否定,全句变成“不会感动得淌下眼泪”意,肯定否定颠倒了。B,“书籍”不属日用工业品,分类不当。D,“酷爱”是“非常喜爱”意,“非常”赘余。)
24、(1)有毛病的四处是②③④⑧
(2)改正:a,②“关键”去掉。b④去掉顿号 c⑧“老师”“学生”位置互换。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虽说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会考到,但在实际考试中,有几种常见的病句出错方式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这几种方式值得大家特别敏感。
第一,多个否定词导致否定不当。
例
1、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商标。
例
2、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这两个句子是典型的因多重否定导致否定不当的句子,根据句意,例1应当去掉句中的“没”字,例2应当去掉句中的第二个“不”字。
另外,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例
3、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例
4、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根据句子的意思,例3例4中的“不”应该去掉,因为“学校对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考试作弊现象”,而“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能否”“是否”出现一面对两面的现象。
例
5、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
例
6、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两个例句中,前半句都提到两个方面的事情,例5中,前半句包含了能顺利结业和不能顺利结业两个方面,例6中,前半句包含了能抓住机会和不能抓住机会两个方面,但是这两个句子的后半部分都只说到肯定的方面。修改这种类型的病句有两种方法,要么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词语,要么在句中的另一部分再加上“能否”或“是否”等词语。
第三、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例
7、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
8、南经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如例7去掉“通过”,例8去掉“由于”。
第四、并列结构出现搭配不当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
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动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出现动词与宾语不能搭配的现象,而名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名词与后面的谓语(并列的名词结构作主语时)或前面的谓语(并列结构作宾语时)不能搭配。
例
9、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例
10、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例9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例10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
采用”不能搭配。
第五、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
例
11、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例
12、这种模型的赛车是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类词语往往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缩小了三个百分点等。
有些病句具有特殊的标志,掌握了这些标志就能帮助我们快速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下面就是一些病句的特殊标志:
1、句子是复句,有关联词
(1)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
规律: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例: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
(2)考虑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
规律:有些关联词必须配套使用。如,“只有„„才„„”就不能用作“只有„„就„„”。
(3)考虑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
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管”)
2、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考虑一面或两面的搭配问题。
例: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面)
3、句子含有“否定”词,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规律: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意思。
4、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删去“经过”,“老主任”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5、句中有几个概念并列时,要考虑几个概念能否并列和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
规律:并列成分在意义上不能有交叉关系,范围上不能有包含关系;要把并列成分拆开分别与前后相关成分一一对应搭配。
例:我们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一切出版物”包含“报纸”、“杂志”,不能并列)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消防车”不能与谓语“放弃”搭配)
6、句子中有“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
例: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应该是“今年”和“去年”比较)
7、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规律:谓语是“是”等词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
例: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删“一年”或删前面“麦子的收成”)
8、句子里有代词,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
9、句子谓语是“避免”“预防”、“防止”、“忌”、“仿造”等词时,可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例:春游之前,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事故。(删去“不”)
10、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或是否产生歧义。
例: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移到“事情”前)
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著名航天专家”修饰“梁启超”还是修饰“梁思礼”?)
11、句子中有谦辞和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例:我们将光临贵馆参观。(“光临”指宾客来到)
12、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考虑是否搭配。
例: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改为“日子”)
13、句子有“关于”、“对于”、“对”,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
规律:“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
例: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关于”应改为“对”
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网友来稿)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网友来稿)http://www.daodoc.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oldwolf 2003-06-11 江西省万安中学 彭登联
句子的衔接,实际上是语言表达上连贯的要求。它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以贯之,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句子的衔接,能综合地检测出学生对语言运用中的各项能力。因此,它在各种考试中,特别是在高考中颇受命题者青睐,成为一个热点。
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不管何种类型的衔接题,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即分析理解题干项,把握题干项与衔接项之间的关系,这是解此类题的突破口。实际上,这题干项,就是衔接题的“语境”(即上下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凭其较好的“语感”(即对语言的一各特殊感知能力),也是可以轻松作答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技巧,解衔接题即如此:若思路对,则可以迎刃而解;若思路不对,则事倍而功半,甚至无功而返。下面笔者对近几年几道典型的衔接题加以分析点拔,以期抛砖引玉。
一. 看语境是否相符
对于写景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别,就不容易辨别选项的正误。
例1: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这个复句要表现的是秋冬寂静、冷落、凄清的情景。A项描绘的是火热灿烂的景象,D项描绘的是清新明丽的景色,都跟下句意境有矛盾。C项描绘的景色虽然跟下句一致,但角度不对,“矗立在江对岸”,表明是远望,那又怎能望到江对岸坟地石碑上的模糊字迹?显然是不合的。B项无论从描写的情境看,或者从描写的角度看,都与下句衔接得当,自然应选B。二. 看结构是否相应
语句间的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
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求作出正确的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两个问题,便要同时兼顾两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
例2: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A.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C. 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 只要认真想,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未必能用一句话同时回答两个问题,做到无懈可击。A、C、D三项都只回答“是”或“否”,显然顾此失彼。B项却不是直接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用假设句,从战略的高度强调这个问题的意义,跟上句联系得上。
有时,语序(或词序)也是要考虑的因素。语序间相照应,就是句子连贯的重要原则。语序相应,即指上下文在语言的顺序上互相制约,互相照应。只有顺序恰当,才可能避免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例3: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A.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B.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C.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D.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题干项提到“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接下来应先后陈述“刘言”“李莉”的“长”,词序上应相照,故可排除B、D,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才是最符合也最连贯。
此外,句式结构、语气上的一致,也必须考虑。对多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叙述时,如果几个句子或分句的主语不同,就要注意保持结构上的一致。
例4: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秦朝军队分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两种。,或驻京师,或戍守边疆;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估计当时全国军队的数量至少在百万人以上。A. 皇帝委派的大将直接统率中央常备军 B. 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率中央常备军
C. 中央常备军的统帅是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 D. 中央常务军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统率
题干项由三句组成:先提秦朝军队分两种,接着承前分别介绍,最后点明军队总数量。抓住“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这一句式,为保持前后句式的统一,可排除A、B,以便让“中央常备军”作陈述对象,另外“由„„统率”,可排除C项。这样D项“中央常备军由„„统率”与题干项的句式结构上一致,连贯紧密。
三. 看主语是否相同
复句中主语协调一致,是保持语句连贯的重要技巧。作为陈述对象的主语若一致,则语段的陈述话题、说明中心、议论角度也就相应一致了。
例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到现场侦察,中午12时,A. 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B.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C. 犯罪嫌疑人家里在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此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连贯。连贯贵在主语、话题的一致。从题干看,“公安干警”是主语,那么,后一分句的主语也是公安干警,A和C都更换了主语,应当排除。B项的前一分句主语是“公安干警”,而后一分句却成了“全部赃物和赃款”是主语,所以此项也不当。只有D项自始自终主语未变。
四. 看事理是否相承
句子衔接首先是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合乎思维规律,也即说要合乎逻辑,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就会出现“裂痕”,衔接不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常有: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多寡等。
例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此题考查学生依据事理的逻辑顺序安排句子的能力,难度不大、但角度较新。题目所提供的四个选项内容承上文,说该厂领导的错误做法及后果。B、D项前两句“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事理先后倒置,应先说“传达”,后说“购置”。A项错在“以致”后的内容多是前文的原因形成的不好的结果,所以“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应放在“环保工作没人管”之后。此题答案应为C项。
五. 看语意是否相连
语意的连贯,是指上下文在语意上关系密切,相互呼应。针对这此特点,我们可以在把握句子整体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词、关键句,来解答衔接题,如话题的统一、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等。
例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中最恰当的一项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诗般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来换换脑筋。
A.说起科学家,还应当想到它的一门嫡系——文学
B.卓越科学家,往往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C.文学作品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D.科学上的许多问题往往要借助想像力丰富的文学来解决,那些千古流芳的科学家,都著有具备文学性的不朽篇章。
本例衔接项位于开头,从表达的内容看,后三例均说科学家在文学方面也不俗。可见,横线上应填表达观点的句子,问题也即转化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稍一比较,B项是最符合的,与后面三个事例语意上最连贯。
例8: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本例正确选项为B。衔接项在末尾,为总结性语句,关键在于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从语意理解上,要抓住陈述的主要内容“梅”“逊雪”“白”,“雪”“输梅”“香”,它们分别陈述“梅”“雪”的缺点,故应选B,而A、C、D总结时语意都有所扩大或转移。
总之,正确解答语句连贯方面的试题,首先要审视内容,弄清楚语段说的是什么;其次要审视题干,弄清楚试题的要求;然后,从语境、语意、语脉、句式及结构等方面综合加以分析,试题就化难为易矣。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1、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搭配不当:主干成绩是班级,去掉"一个班级")2......
修改病句(一)1.我记得我们演过许多莎士比亚的戏。2.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11.联系上下文,将不当的句子找出来并改正。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改变......
高一语文病句强化训练一、探索总结 时长:90分钟第一组①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②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
病句练习1.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主语残缺,删去“由于”。)2.看到了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情景”。) 3.我们......
2018高考病句强化练习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