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训练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卷”。
2018年秋季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训练卷
一、单选题(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答题卡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当时被选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是(C)A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袁世凯
2.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D)A.建立了光复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黄花岗起义
D.创立中华民国
3.右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发行于公元(C)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4.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是(A)A.袁世凯
B.孙中山
C.溥仪
D.黎元洪
5.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②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③宣统帝下诏退位
④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6.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部法律文件就是(D)A.《辛丑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规定参议院行使行政权
C.宣布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D.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8.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B)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9.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B)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兴中会在此成立
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④ 10.1894年,孙中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创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C)A.同盟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光复会
11.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通过武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是(C)
12.某地拟建一座革命纪念馆,以纪念1895年由孙中山、陆皓东等领导的一次反清武装起义。这一地点应该是(A)A.广州
B.南京
C.武昌
D.日本东京 13.《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下列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的人物和著作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D)A.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邹容——《革命军》 C.陈天华——《猛回头》
D.孙中山——《警世钟》
14.(镇江中考)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B)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制
C.推翻封建制度
D.建立君主立宪制
15.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D)A.《国闻报》
B.《新青年》
C.《时务报》
D.《民报》 16.(庆阳中考)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C)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7.1910年春,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B)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民党 18.袁世凯敢于破坏责任内阁制,并意欲称帝的主要原因是(A)A.手中强大的政治权力和军事实力
B.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C.革命派的妥协
D.清政府的软弱 19.“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了(C)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二次革命
D.辛亥革命 20.“宋案”发生后,孙中山主张“速起兵以武力解决之”,而部分国民党领导人则坚持听候法律解决,国会中大部分国民党议员主张联合进步党人,依据法律,进行倒袁活动。这反映了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B)A.袁世凯北洋派实力强大
B.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 C.当时中华民国的法律健全
D.对袁世凯妥协
21.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历史事件是(D)A.镇压“二次革命”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 22.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它”是(D)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 23.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的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是指(C)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24.“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史料中孙中山讨伐的是(B)A.段祺瑞
B.袁世凯
C.冯国璋
D.曹锟
25.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遇刺 ④袁世凯称帝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26.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D)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27.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之中。下列各派军阀及头目对应不正确的是(A)A.直系军阀——段祺瑞
B.奉系军阀——张作霖 C.桂系军阀——陆荣廷
D.滇系军阀——唐继尧
28.服装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的是(D)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9.“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A)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④发起“公车上书”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30.“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B)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31.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和湖南浏阳、醴陵地区的会党和矿工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关于这次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这次起义未能成功
B.领导者是刘道一和蔡绍南
C.这次起义扩大了同盟会的声望
D.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二次武装起义 32.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33.下图是1911年4月27日晨,黄兴向党人写的绝命书,表示他效命疆场,视死如归的革命决心。这发生于哪一事件前(C)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萍浏醴起义 C.广州黄花岗起义
D.安庆起义 34.“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B)A.1898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7年
35.武昌起义是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B)A.爱国学生
B.湖北新军
C.知识分子
D.地主阶级 36.“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间中国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37.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A)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38.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C)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39.(滨州中考)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C)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毛泽东
40.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C)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
材料三: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律保护。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成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什么?该组织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对应该组织指导思想的哪一项?并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答案:民族、民权、民生。“至完美”的国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准备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推翻清朝统治来建立。
(3)据材料二、三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什么局限性?
答案:三民主义主张民族主义,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要求。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材料二:湖北军政府成立时的情景(下图)。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下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是孙中山对哪一事件的评价?该事件有何意义?
答案: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材料二中的湖北军政府成立于哪一年?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答案:1911年。辛亥革命(或武昌起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来分析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3.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下图)。
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材料三: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发表《解职词》。他说,他的辞职“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四万万国民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的“大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孙文”是谁? 答案:1912年元旦。孙中山。(2)材料二中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从材料二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答案: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孙中山就推举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孙中山却说大功还没有告成呢? 答案:虽然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了中华民国,表面上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独裁政府,中国并未真正地实现民主共和。44.辨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大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中华民国约法》
材料三:民国建设肇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知总统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实际上又是怎样的? 答案: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共和,反对专制。实际上却加紧实行独裁统治。
(3)结合史实,袁世凯后来是如何实行独裁统治的?
答案:迁都北京,改组内阁;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可以指定继承人。
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主题百花园(41分)一、主题达标。(24分)1.读拼音写字词。(7分)(1)wēifēnglǐnlǐn( )的竹节人像健美比赛中浑身gēdɑ( )肉的小伙子,在......
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课文主题感悟(48分)一、命运悲惨:《卖火柴的小女孩》(15分)1.根据课文填空,展现小女孩的美好幻想。(12分)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11篇)由网友“befree”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篇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秦汉帝国》测试A卷 班级: 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1.为秦朝“海内皆臣”......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