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江特点及治理_长江和黄河的开发治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3:09: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黄河长江特点及治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长江和黄河的开发治理”。

1、黄河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由于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水土大量流失,泥沙注入黄河,使河水含沙量极大,至下游地区。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2、黄河特点各段特点: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有“地上河”的美称

3、黄河为舒适含沙量大?

自然因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降水强度大。使大量泥沙注入河水。

人为因素:人类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黄土层的裸露。

4、治理黄河上中游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些自然措施与自然环境特征有什么关系?

上游着重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中游着重水土流失问题的综合治理,下游着重清淤防洪。上游流经我的地势的一二级阶梯,尤其是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蕴藏量大;中游流经土质疏松、降水集中的黄土高原区,加上长期以来乱砍滥伐、过度垦植、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需要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综合治理;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容易淤积,地上河问题一方面有赖于中游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主动排沙清淤、加固防洪大堤也也很必要。

简记:(1)、上游:水能资源开发。在阶梯处修建水电站(2)、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流失。(3)、下游:排沙清淤,加固大堤,防止洪水泛滥。

5、黄河下游为什么成为地上河?

由于中游黄土高水土大量流失,注入黄河,含沙量极大,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慢,大量泥沙沉积。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6、长江洪涝灾害止频繁,且愈演愈烈的原因:

上中游植被破坏、中下游河道湖泊淤塞,人为围湖造田、湿地开发等

7、长江多洪涝灾害原因及措施

(1)流域广、支流多,降水丰,干流汛期长,水量大;(2)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流水不畅;

(3)围湖造田;(4)中上游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上游: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库;中游:重点整治荆江河段,截弯取直,退耕还湖,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8、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原因及措施

(1)降暴雨,如果几方面河水、湖水同时暴涨,并且持续时间长,就会出特大洪水。措施:兴建水库增加河流湖泊的调洪能力。

(2)人为方面:中上游的乱砍滥伐, 水土流失严重。人们不合理的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下降,更加大了更沿江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措施:中上游禁止乱砍滥伐,退耕还湖,加固江防大堤。

长江流域规划及治理

长江流域规划及治理长江水利网 2003-12-23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奔入东海。水域辽阔,总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流经我国半壁河山。水量汪洋壮阔,多年平均入海近10......

治理黄河

上游建设大型水库 在黄河中游植树造林,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一,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带来的压力。二,有节制的开发利用,提倡节能减排。三,绿化植......

长江的特点

特点:长江流域位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之间。由江源至河口,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巨大阶梯。第一阶梯由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高原和横断山区组成,一般......

黄河水污染状况及治理

黄河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摘 要:本文介绍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现状,评价了干、支流12500km河长的水污染状况,分析了水污染原因和危害,指出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的严重性。为防治水污染,保护水......

黄河长江的古诗

一、古诗中长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孤帆......

下载黄河长江特点及治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河长江特点及治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