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会考习题资料_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一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3:06: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历史必修一会考习题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一”。

一、选择题

1.(2008年山东会考2题)“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 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2009年湖南会考 1题)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2007年广州会考 1题)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2009年安徽会考17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制 D.行省制 5.(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27题)“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以法治国

C.皇权至上

D.天人感应 6.(2008年1月福建会考1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7.(2009年6月福建会考1题)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8.(2009年湖南会考2 题)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9.(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1题)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 10.(2009年广东会考2题)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

11、(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2题)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A.察举制度的实行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 12.(2010年1月新疆会考9题)“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是指

A.议会制度

B.专制制度

C.法律制度

D.邦联制度 13.(2011年1月福建会考8题)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印度

D.古希腊 14.(2009年福建会考9题)“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材料中的“法律”指的是

A.罗马法 B.“陶片放逐法” C.《人权宜言》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5.(2011年1月福建会考9题)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王位继承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16.(2008年天津会考8 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他统治时期 A.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C.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发展 D.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7.(2009年7月新疆会考7 题)伯利克里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

A.全体男子 B.全体成年男子

C.所有本邦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18.(2010年1月山东会考3题)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公民主主庭 C.五百人议事会 D.执政官 19.(2010年6月福建会考8题)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促使古希腊民主政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B.发达的海外贸易和商业 C.城邦制度的形成D.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 20.(2009年湖南会考18 题)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21.(2009年黑龙江会考1题)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小国寡民 22.(2010年6月广东会考2题)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 23.(2007年江苏会考11题)在西方代议制中,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4.(2011年江苏会考28题)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25.(2010年6月广东会考3题)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平民的权利

B.商人的权利

C.教会的权利

D.国王的权利 26.(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4 题)德国是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发动者,这与其当时政体的哪一特征有关

A.民主主义 B.军国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性主义 27.(2009年广东会考42题)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会议和帝国会议;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C.皇帝统而不治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28.(2010年2月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第7题)右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C.法国的《人权宣言》 D.美国的1787年宪法 29.(2011年1月福建会考10题)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法律基础是

A.《人权宣言》

B.《1871年帝国宪法》 C.《邦联条例》

D.《权利法案》 30.(2010年江苏会考24题)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 31.(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5题)反映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文献是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32.(2009年安徽会考27题)图9中有两个建筑物内的机构,其主要职能同属于

A.国防 B.行政 C.司法 D.立法 33.(2009年江苏会考24题)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

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国1875年宪法 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①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34.(2008年7月宁夏会考6题)下列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颁布的法律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美利坚合众国宪法②英国《权利法案》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④德意志帝国宪法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35.(2007年浙江会考5题)图2所示充分体现了()

A.古希腊“陶片放逐法”的精神

B.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精神 C.英国《权利法案》的精神 D.美国1787年宪法的精神 36.(2011年1月福建会考11题)图3是美国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该图所呈现的原则有

①专制集权

②三权分立

③制约与平衡

④轮番而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37.(2008年8月福建会考10题)2008年又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共和党的麦凯恩和民主党的奥巴马、希拉里呼声最高,他们中的一位有望成为新一届总统。当选者任职期间

A.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B.主持国会工作 C.行使最高司法权

D.掌握最高行政权 38.(2010年6月广东会考44题)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39.(2010年浙江会考5题)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0.(2009年福建会考6题)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1.(2011年江苏会考8题)粱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粱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42.(2007年海南会考2 题)“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A.1840年—1842年间 B.1927年—1936年间 C.1937年—1945年间 D.1946年—1949年间 43.(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2题)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那场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44.(2010年浙江会考4题)图1所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斗争密切相关?

A.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B.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反帝斗争

D.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反帝斗争 45.(2010年广东会考9 题)为了将中国东北变为殖民地,日本发动了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鸦片战争 D.卢沟桥事变 46.(2007年江苏会考1题)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47.(2010年6月福建会考3题)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48.(2011年1月宁夏会考3题)漫画《七七与切切》反映了

A.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B.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C.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D.美国发动的侵略朝鲜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49.(2009年福建会考10题)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50.(2009年7月新疆会考 9题)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它诞生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成立 B.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 51.(2008年1月宁夏会考5题)《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有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②欧洲工人运动兴起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④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2008年浙江会考6题)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53.(2009年江苏会考26题)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54.(2010年1月福建会考10 题)图3 被美国教育部门指定为美国中学生必读的十五本书目之一。下列关于这部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②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它是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理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5.(2010年浙江会考13题)图4反映了某次革命的场景,革命领导人向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工农兵代表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次革命胜利意义的有

①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56.(2009年6月福建会考11题)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57.(2011年1月福建会考3题)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58.2008年2月27日,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等问题,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这说明我党在新时期坚持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

59.20世纪50年代我国运用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是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60.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无关的事件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在联合国中,亚非国家日益增多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美国操纵联合国的能力下降 61.(2009年深圳模拟)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62.(2007年海南会考8 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 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

63.(2010年2月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第14题)某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应研究下列哪些组织①欧洲联盟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4.(2007年广州会考13 题)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多极格局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强强相争 65.(2010年天津会考9题)观察下图并分析导致欧盟崛起的关键因素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体化的发展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66.(2008年1月宁夏会考7题)2003年美国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法国、德国、俄罗斯坚决反对使用武力,中国主张通过联合国途径和平解决,阿拉伯世界也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这表明

A.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两极格局形成D.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形成 67.(2008年8月福建会考12题)1967年欧共体成立。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组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军事共同体 68.(2010年海南会考7题)1991年12月25日晚,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不复存在。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走向了

A、两极格剧 B、单极格局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趋势 69.(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9题)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军事领域

D.文化领域 70.(2011年海南会考17题)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应该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在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准备和尝试之后,1967年,欧洲终于迈出了走向联合的重要一步,建立了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71.(2011年浙江会考13题)在两极格局下,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于20世纪

A.30年代

B.40年代

C.60年代

D.90年代 72.(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20题)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B.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C.联合国作用得到加强

D.多元文化的发展 73.(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8题)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德国的分裂 74.(2010年6月福建会考12题)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下列组织与之相关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欧共体

75.(2008年海南会考12题)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时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极格局解体 C.单极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出现 76.(2010年广东会考46 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认为

A.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B.中国成为超级大国 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77.(2010年广东会考13 题)与两极格局瓦解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欧共体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苏联的解体 78.(2010年浙江会考14题)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约的建立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 79.(2008年江苏会考11题)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

A.雅尔塔体制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80.(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13题)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下列各项中,与此史实有关的是 A.门户开放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欧洲一体化 D.马歇尔计划 81.(2009年6月福建会考11题)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8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会不符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8

3、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最高机关是

A、政务院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政协会议 8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遵义会议

D.国民党一大 85.“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地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支持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者,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联合中共,推翻帝国主义出中国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图示,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创立于什么朝代?

(2)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

(3)图三与前两幅图示的区别在哪里?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

(4)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个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答案:(1)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或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朝(2)唐朝 三省六部制

(3)废除相权,加强皇权 清朝

(4)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评价:①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前期,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使国家统

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后期(明清后),阻碍了中国资本资义萌芽发展,背离了世界经济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2、阅读下 请回答:

图一《南条约》的签订

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图一至图三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

(2)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华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列举两个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重要战争?据图四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2)《南京条约》。答应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战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争(或平型关大捷)。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参考答案

一、1-5 CBBBC 6-10 BBABC 11-15 CCDAB 16-20 DDADD 21-25 CBBBD 26-30 BAADB 31-35 BDACD 36-40 CDDCC 41-45 BCCCB 46-50 AABDC 51-55 ACDDC 56-60 DCCBC 61-65 BDDCC 66-70 BDCBC 71-75 CAADD 76-80 CDBAD 81-85 DACAD

二、8

6、(1)秦朝。(1分)秦始皇(赢政)。(2分)(2)隋唐时期(如答隋朝或唐朝亦可)。(1分)‘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2分)(3)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1分)清朝设军机处。(1分)8

7、(1)内阁制(2分)三权分立(2分)(2)美国(1分)共和制(或民主共和、或联邦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2分)总统内阁:行政权(2分)参众两院:立法权(2分)最高法院:司法权(2分)(如按图中箭头所示内容回答也可给满分)(3)一致(或答是)(1分)三权分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有助于维系国家的统一(2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或其它言之有理答案也可得满分)8

8、(1)马克思主义(3分)(2)十月革命(3分)(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对其中一项得3分,二项得5分,三项得7分)

89、(1)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中断。(4分)(2)在孙中山领导下,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分)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合作,全国军民英勇抗日,终于取得胜利。(4分)(3)一百多年前中国国力衰弱,政府腐败,屡遭侵略,致使文物流失;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实现复兴,对被掠文物的调查,也是维护国家的尊严。

(4分)90、(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2分)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分)(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分)(3)(答案略,列举的事件只要符合本题要求,史实准确,具有代表意义即可得分。)(6分)9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2)屈辱的外交;①②;独立自主的外交;③④⑤。(2分。错答或漏答不给分)(3)甲、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分)成就: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乙、事件:尼克松访华。(1分)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或中日建交。(2分。作答其中一点即可)(4)启示:如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9

2、(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分。或北约)(2)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国家);日本;欧共体;中国等。(4分。每点1分)(3)从两极格局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分。只答多极化趋势的给1分)

浙江会考历史资料(必修二)

必修二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a b)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耕作技术......

历史必修二会考练习题

历史必修二会考题汇编一、选择题:1.(2009年天津会考16 题)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B.苏州C.扬州D.洛阳2.(2010年湖南会考1题)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

历史必修一

1.I can't remember _____________ made the teacher give Mary the permiion to leave the cla earlier.A.that it was what B.what it was that C.what was it that D.th......

必修二历史会考默写答案

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题1、铁犁牛耕发展的几个阶段? 产生:春秋战国主要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耦犁) 完善:隋唐时期的曲辕犁2、战国时期、汉朝著......

必修一文言文会考复习教案

必修一文言文会考复习教案主备人方颜开【复习目标】熟悉必修一会考必考文言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所有文言现象,熟练翻译课文,并附之以语段训练。【复习方法】讲练结合,先练后讲。......

下载历史必修一会考习题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必修一会考习题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