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书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不怀好意的米兰·昆德拉
——读《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有感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内心失望之余又悄悄松了口气——失望这本久负盛名的书原来只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小说;当然也庆幸于不用硬着头皮看那种艰深晦涩的哲学著作。然而真正读过这本书后,我才明白自己这种想法错的有多离谱。这本看似轻松幽默的小说,会让每一个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沉重得让人窒息的思索,真真正正让人体会到“不可承受”是一种什么滋味。
小说没什么复杂的情节,也没有层层的铺垫,甚至简单到连人物都只有四个——四个生活形态迥异的凡夫俗子。他们身上唯一相同的特点就是背叛。小说中每一个人都在背叛:特丽莎身体甲板上灵魂的水手召唤她逃离了自暴自弃的母亲,带着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走进了托马斯的生活;托马斯有不下二百个情人,即使是婚后他依然与情人们频繁地幽会;弗兰茨背着妻子维持与萨宾娜的婚外恋,在新情人的身边他的心依然崇拜着萨宾娜;萨宾娜则不断地从一种状态跳到另一种状态,背离就是她的生活……所有的人都拼命的想要逃离生命的沉重,享受生活的轻松,却逃不开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们身处于生活的泥淖中,常常感叹生命的沉重,活着总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为什么会感到沉重?是因为
相信生命可以永恒轮回吗?认为今日的选择或现在做的事会对以后亦或是将来甚至来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必然的联系,所以当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才会患得患失,忧虑重重,使每一次的选择变得沉重,以至于使生命也变得沉重。
然而,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永恒轮回,生命只有一次,并且从一开始,他就头也不回地向终点奔走。正如托马斯那句自言自语:“Einmal ist keinmal.”只有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活。人的一生是一张永远不能成为正式作品的草稿,是一场永远不能正式登上舞台的彩排。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到头来,我们自己是无法通过比较来检验出究竟是那种方法更正确,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不把每次选择看的那样重要,是否可以做一个凡夫俗子,尽享生活的轻松?
也许有的人真的可以,但是对于有些人,这种生命之轻比生命之重更加的难以承受,正如托马斯与他的情人萨宾娜,在他们的身上,灵与肉是分离的,肉体可以尽享轻松而灵魂却感到莫名沉重。爱、同情、理想、责任、抱负等等,这些成分使精神得到满足,使灵魂得到慰藉,但却使生命变得沉重,牵挂、忧虑等也随之而来。或许,我们可以说,生命只有一次,今日的事明日将不复存在,我们不必认真对待它;然而也正因为这唯一的一次,我们又不得不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因为一旦走错就无法回头。
矛盾的人生,人生的矛盾,常常使我们茫然不知所措,而这种茫然,让我们承受了比沉重更痛楚的苦。到头来不得不说,一个不认真对待的人生,要比一个责任重大,充满痛苦抉择的人生更加令人难以承受。
昆德拉是一个狡猾的人,而且相当不怀好意——他用故作轻松的表象吸引了我,让我放松警惕,而后又一盆冷水泼醒了我,逼迫我面对这冷酷的现实。要知道,糊涂的人远比清醒的人要幸福得多。可是,如果要我选择的话,我宁愿作,那个痛苦的,却清醒的人。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我不知道这是怎样一句深奥的话,或许他人理解的深度我终究不理解,仅以自己的浅见去理解那些生命中无以言说的浅伤,那些沉在岁月里拾掇不起......
初读第一遍,觉得很肤浅、庸俗、不可思议,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扬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节是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医生去乡下诊疗,在酒吧遇到一个侍女特蕾莎,从此,两个磕磕碰碰走在一起......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谈高校贫困生1、什么是贫困生?真正的贫困生,绝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精神上的贫困。只不过,我们通常指的贫困生,是说那些家里的经济实力较差,无力或者费力......
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出:“轻”与“重”。 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也许最沉重的负担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强光与黑暗“对萨宾娜来说,生活就意味着观看。观看被两条界限局限着,一种是强光,使人看不见,另一种是彻底的黑暗。也许这就是萨宾娜厌恶一切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