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的论文_有关于南水北调的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3:06: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南水北调的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关于南水北调的论文”。

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资料整理

学院管理学院专业 物流管理学号 1408100407姓名方媛

南水北调,是一项跨流域的宏伟工程,旨在缓解北方水危机,实现南北经济齐飞,其深远意义为世人瞩目。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南水北调的提出以及过程

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1972年,中国在汉江兴建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开发打下基础。

1992年,江泽民提出要抓紧南水北调等跨世纪特大工程的兴建,南水北调的实施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几十年的调研工作,在分析比较了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2008年底举行的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了工程建设目标: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自第三次建委会召开以来,一批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先后开工建设东线南四湖至东平湖段、济南市区段、刘老涧二站,中线天津干线、黄河北至漳河段以及黄河以南陶岔枢纽、湖北兴隆水利枢纽等工程24项,相当于前6年开工项目投资的总和。沿线各省市配套工程规划多数已经批复,北京、天津配套工程正全面建设。

2011年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努力把南水北调工程建成质量优、效益好、惠民生的放心工程。目前部分工程已经建成并持续发挥效益,中线京石段工程已累计向北京市应急调水7.75亿立方米。

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确定的建设目标,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2014年通水。截至2011年6月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两条线建设者共计8万多人,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土石方85869万立方米,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设计总土石方量的64%;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1694万立方米,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混凝土总量的44%。

二、投资

在规划的50年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总投资将达4860亿元人民币。2002年至2010年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近期阶段,总调水规

模约200亿立方米;2011年至2030年为中期阶段,调水规模约增加168亿立方米,累计达到368亿立方米左右;2031年至2050年为远期阶段,年总调水规模约增加80亿立方米,累计达到448亿立方米左右。截至2010年底,南水北调工程累计下达投资1150亿。主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98亿元,占可研批复总投资的35%。2011年底,南水北调实现开工项目34项,共完成投资57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1376亿元,占已批可研投资的60%,2012年计划完成投资640亿元以上。

三、移民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是继三峡库区移民之后,我国最大的移民工程。征地移民管理体制为“建委会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

与”。按照工程建设规划,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移民征地涉及搬迁人口约44万人,生产安置人口57万人。

从2009年8月完成试点移民搬迁开始,至2012年5月,河南省16万多人的移民搬迁全部完成。2012年9月,湖北完成18.2万移民搬迁安置。至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34万多人的移民工作全部完成。

为解决北中国缺水问题,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半个多世纪,建造丹江口库区工程,数十万移民为此搬迁安置。2014年实现丹江口水库的清水北送。

2010年,干线征迁完成征地43万亩,搬迁人口1.3万人,生产安置6.1万人。截至2011年2月,累计征地85万亩,完成88%;累计搬迁人口7万人,完成74%;生产安置18万人,完成70%,满足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需要。

南水北调具有四个工程:东线工程、中线工程、穿黄工程、西线工程

1、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黄河,流经山东、河北至天津。输水主干线长1156公里;一路向东,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输水线路长701公里。整条东线将于2013年建成通水。

2、中线工程

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

3、穿黄工程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投资较大、施工难度最高、立交规模最大的控制工期建筑物,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其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56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根据2004年6月份价格水平,核定工程总投资为31.37亿元

4、西线工程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主要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五个“世界之最”

——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输水线路长,穿越河流多,工程涉及面广,效益巨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水利工程,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仅东、中线一期工程土石方开挖量17.8亿立方米,土石方填筑量6.2亿立方米,混凝土量6300万立方米。

——世界上供水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供水区域控制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5%。

——世界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目前正在建设的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总长度达5599公里。

——世界上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供水规划区人口4.38亿人。仅东、中线一期工程直接供水的县级以上城市就有253个,直接受益人口达1.1亿人。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可增加防洪库容33亿立方米,与非工程措施和中下游防洪工程相配合,可使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消除70余万人的洪水威胁。

——世界水利移民史上最大强度的移民搬迁。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因加高需搬迁移民34.5万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主要集中于2010年、2011年完成,其中2011年要完成19万人的搬迁安置,年度搬迁安置强度即搬迁安置人口在国内和世界上均创历史纪录,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前所未有。

论文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概况及意义摘要: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有东、中、西三条引水线路,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引水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

南水北调

确认申请书申请人邓星国,男,汉族,1970年2月1日出生,原系马村区剧院街(红房北院40号)住公有平房二间,自建大门过道一间,平房一间,楼房一间二层,院内有一水池,一颗香椿树。南邻居夏玉华、......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

南水北调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摘要: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和修复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本文以......

下载南水北调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水北调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