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江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关于南江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的思考
青理东
发展县域经济,工业是主力,实现工业化是加快南江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区位劣势明显,经济基础薄弱,不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南江工业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笔者在此提几点建议。一要将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
按照企业进园区、工业走廊化的模式,以交通干环线为轴线,突出工业走廊、工业城镇建设,形成结构合理、联系密切、发挥优势的点状式工业布局。制规划、强设施、建园区,将优势产业向园区、基地集中,以产业聚集,形成强大的产业势能,带动经济发展。
(一)制规划,明确目标。规划编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要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南江县新型工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一是做好企业发展规划。分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保障措施,具体落实新产品开发和技改投入计划,加快企业规模扩张。二是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对工业支柱产业资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结合重点投资区域的产业布局、可用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就建材、矿业、食品、能源等工业分行业制定发展规划。三是做好园区中长期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
(二)强设施,夯实基础。继续构建大交通,完善城乡大电网,保护生态大屏障,进一步优化园区的供水、供电、通讯、交通以及园区绿化等基础设施。以通企道路建设为重点,抓好公路整治,保障公路畅通,提高通行能力。抓好电网改造,形成结构合理、供应充足、保障有力的电能供应系统。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抓好环境污染治理,努力实现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完善城镇和园区功能,增强生产要素聚集能力和产业承载能力。
(三)建园区,集聚发展。重点抓好以坪河、柳湾、沙坝为基础的矿产工业园,以东榆、乐坝为轴心的建材加工小企业园建设,县城至乐坝工业经济走廊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加快企业向工业走廊、园区集中,发挥园区在构造平台、项目落地、资源消耗、改善环境、企业效益、落实政策、集中管理、集约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走产业聚集发展道路。二要将优势企业向“集团”集中
树立“堆罗汉、做乘法”的现代企业发展理念,整合资源、捆绑项目,强弱互补、强强联合、集团经营、规模发展,搞创新、促转变、施龙策,着力打造一批主业做强、多元发展的工业企业旗舰。
(一)搞创新,做响南江新型工业品牌。“借名兴县”,做响品牌。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动冶金、建材、煤炭、加工等传统工业立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培育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基地化、专业化生产的特色经济。重点发展粮油制品、干果制品、茶制品、中药材制品、菌类加工、薯类加工、旅游工艺品、水泥、冶金、煤炭、石材等11个特色产业及相关立县产品。进一步把南江黄羊、长赤翡翠米、云顶大叶茶、米仓山牌核桃、金银花饮料、南江石材等品牌培育成为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五年内争取再培育5—6个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切实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促转变,做大南江新型工业集团。必须围绕“三个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充分整合县内、县外两种资源,加快规模集约发展。发挥煤炭、冶金、水泥、石才、果、茶、药、牧等重点产业资源优势,积极鼓励、支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联合等方式,组建四川秦巴煤炭集团、四川米仓林业集团、四川翡翠粮油集团、四川北牧黄羊集团等加工、建材、能源大公司、大集团,把一个个小企业联合起来闯市场,向集约化、规模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
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值、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25﹪、20﹪、20﹪。
(三)施龙策,做强南江新型工业旗舰。坚持“扶强龙、治病龙、引外龙、兴小龙、育新龙、成龙群”,立“支柱”、栽“大树”、造“旗舰”。一是全力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在继续扶持原有矿业、种养等产业 “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再确定一些企业为我县的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分级扶持和联动扶持。二是推进老“龙头”改革,治好“病龙”。支持铁山公司、煤电公司等一批老企业加快技改扩能建设,用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激活企业生机。三是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兴小龙”、“育新龙”。着力抓好东榆、乐坝等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形成结构合理、联系密切、区域优势明显的工业企业“龙群”。
三要将优势资金向“重点”集中
切实抓好重点产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区域的工业发展。对符合工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同行业中优势明显、代表性强,产业链长、技术先进,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和吸收劳动就业能力强的特色工业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不断探索融资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争项目,引外资,积累资金,盘活资本,破解企业发展资金难题。
(一)集民资,主动发展。“政府资金搭台,民间资金唱戏”。一是鼓励调动各方的投资积极性,鼓励入股经营,吸收社会投资,实现合资办企业。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型的投资格局。二是构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衔接,积极偿还企业贷款,防范金融风险;采取剥离、核呆等手段,化解企业债务,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充分发挥企业融资担保作用,规范企业融资担保中心运作方式。用好用活国债资金和开发银行贷款,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企业经济投入,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
(二)争项目,助推发展。围绕“工业四百万”工程目标,重点实施“四个一批”(深度储备一批、争取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扎实推进“1668”工程,切实抓好工业项目的建设、招引、储备和推介工作,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一是“争取大项目”。在准确把握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和投资导向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加强财源建设,集中力量论证、争取和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积极争取政策。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上级争取工业技改补助、特色产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其快速发展。三是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补助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在全力以赴争取大额类项目资金的同时不放松对零星专项资金的争取,努力增加全县发展资金运筹总量。
(三)引外资,强势发展。树立“借资兴县”、“借力兴县”、“你发财、我发展,你获利、我得税”的意识。以旅游、矿产、绿色食品等优势资源为“资本”,以优惠政策和良好投资环境为“卖点”,围绕“主攻川陕、突破西部、拓展全国、比选客商”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高档次、高起点地“引外龙”。设立专业化的招商引资机构,组建专业化的招商队伍,积极融入西南区域合作的宣传推介,做好工业项目的策划包装工作,适度打扮,使靓女更靓。如:青石、花岗石、大理石开发空间和潜力大,必须重点包装,引进一批石材龙头企业,增强石材城辐射带动能力。采取常驻招商、网上招商、组会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全方位争取外资进入南江投资置业。
四要将优势科技向“企业”集中
树立“人才兴县”的观念,高度重视工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把各层次、各梯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工人向企业集中,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一)提高工业人才素质。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的企业家、营销人员、科技人才三支队伍建设。通过市场“赛马”,选拔、培
养高素质的人才,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培养壮大乡土人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法人代表、管理团队、技术人才。
(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依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搞好技术创新,加强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升,“借智兴县”。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塑料编制袋生产线建设以及竹坝铁矿二期扩能中段掘进、李家河铁矿扩能、秀水河铁矿改扩建、煤电公司技改扩能、铁山公司和秦巴煤炭集团、红潭河煤矿等企业技改扩能建设。二是依托南江火炬节能技术研究所,进行新型工业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研发。鼓励和支持南江矿业集团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发挥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应用,通过应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与国际、国内大市场实现快速接轨。
(三)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坚决制止“三乱”,为南江工业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政府从小事抓起,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从“扫地”抓起,用“扫地不力就扫人”的办法有效地促进发展环境的优化。部门切实转变服务观念、服务方式,主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敢为人先。不能守着优势“等、靠、要”,要有“后来居上”的创业精神。
作者系中共南江县委书记
发展新型工业加快转型跨越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大力推进新型工......
近期,我对加快新田工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作了一些思索和思考。一、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新田工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大力实施“......
关于加快南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南江位于四川东北边缘,地处川、陕、渝金三角中心,毗邻陕西汉中市,属省际边界县。全县辖48个乡镇、522个村、86个社区,幅员3383平方公里,有耕地42.......
对长阳新型工业发展理念的思考马俊山一、近几年来我县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一)工业经济发展迅猛。2000年,我县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仅1.72亿元。近几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党的十六......
对长阳新型工业发展理念的思考马俊山一、近几年来我县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一)工业经济发展迅猛。2000年,我县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仅1.72亿元。近几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党的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