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问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司行政问责”。
行政问责——建设责任政府
一、重要论述
“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二、行政问责现存问题及对策
1.关键词解析
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2.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
(1)行政问责制的信息壁垒过高
在我国,大部分的信息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公开,公众缺乏知情权,行政问责就无从谈起。特别是一些地方领导习惯于报喜不报忧,对负面信息总是以维护安定团结、注意影响等为借口竭力掩盖,禁止报道,这不利于行政问责制的发展。
(2)行政问责制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行政问责制适用的法规、条例比较多,但都散见于各种政策文件中,并且现有的制度性的规定对行政失察、失职的行为或追究事项界定不明确,规定模糊、笼统,缺乏操作性,从而导致实际执行难的问题。
(3)问责范围过于狭窄
在行政问责的实践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停留在行政领导体系中,努力贯彻对上级负责、对权力负责的制度,而在对法律负责、对公众负责、对权利负责的努力上有所欠缺。
(4)权责不清,责任主体难以明确
由于目前我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当前我国党政关系错综复杂,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使得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过程中责任主体难以明确。
3.对策
(1)加强行政问责制的配套制度建设
实施和完善行政问责制,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其中基本的配套制度是职责明确和信息公开制度。
(2)加快推进行政问责法的建立
应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全国性的《行政问责法》,规范问责主体及权力,规范问责客体及职责,规定问责事由等,做到问责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3)拓宽问责范围
问责不能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安全事故,对政治等其他领域的事故也要纳入问责范畴。从管理不善、政绩平平到用人失察、决策失误等都属于问责的范围之内。
(4)要明确划分权责界限,厘定官员问责标准
要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纵向与横向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结合具体的工作部门,明确问责范围、对象和条件,用程序来保证问责制的健康发展。
1、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行政问责制的推行方面监督力度减弱,公民参与监督的路径缺失,导致政府在对官员问责过程中的公正、公平性受到公民的质疑。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在行政问责制......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学习心得备案科 刘欢通过对《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的学习,我的感触颇深,对我市下一步的发展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心得有以下几点:一、学习《哈......
3月15日xxx市政府将正式实施《xx行政问责则规定》,通过对行政问责的不断学习,我的感触颇深,行政问责的实施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乃至生活作风的转变......
行政问责心得体会(整理16篇)由网友“失命”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行政问责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篇1:行政问责心得体会 3月15日xxx市政府将正式实施《xx行政问责则规......
实行行政问责 辽宁省卫生厅重拳整治行业不正之风2012/6/24对发生影响较大的违法违纪案件,不但要处理当事人、当事单位,还将加大对监管部门的问责力度群众对医疗卫生系统的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