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说明哲学文科_哲学大题会考说明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3:00: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会考说明哲学文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哲学大题会考说明”。

会考说明——哲学部分

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类似的追问和思考。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联系。回答101、102题。101.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A.人类的头脑 B.人类的意识 C.人类的生理状况 D.人类的实践活动 10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回答103~106题。

103.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世界观和方法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04.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10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

C.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106.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科学的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回答107、108题。

107.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8.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

导。”这说明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109.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

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永恒性 D.矛盾同一性 110.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和。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B.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C.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文化生活 D.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111.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

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

①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②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③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肯定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两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A.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勇于承认矛盾,坚持两点论

C.规律是客观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13.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是看这种联系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①水往低处流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④月亮绕地球转 ⑤红灯停,绿灯行

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⑥ D.①②③④⑤

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 D.整体的功能是部分功能的总和

127.在四名队员组成不变的情况下,排列顺序的优化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这说明

A.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事物的质变 D.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28.4×100接力赛的布阵理念告诉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做到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研究并改进规律

③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从客观实际出发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奥运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将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有机融合,显示了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回答129、130题。

129.北京奥运体育图标,既符合体育图标易识、易记、易使用的共同要求,又传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这种有机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关系。

A.相互联结 B.相互区别 C.相互转化 D.相互对立

130.将千变万化的运动形式与我国汉字架构相联系,是一种创新。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C.辩证的否定观 D.事物是相对稳定的131.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

A.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 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 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之妙处 D.学习书法切忌模仿

13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A.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B.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134.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

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5.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B.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C.要坚持适度原则 D.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曲折的136.在循环经济链条中,没有废物,废物只是放错

了位置的资源。一家企业“废弃物”及副产品可能就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这一材料给予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转化

③要走循环经济之路,把资源最大程度地综合利用起来

④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7.右边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现实的④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8.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

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正确的思想出发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成功

145.“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集中力量解决特殊矛盾 D.要善于解决次要矛盾

146.中国成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成语中体现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③水滴石穿,铁杵成针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7.温家宝在和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与学生挥毫相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寄托了总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对这八个字的正确理解是 A.既要实现社会价值,又要实现自我价值 B.既要树立崇高理想,又要投身社会实践 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积累直接经验 D.既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

14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49.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

主要说明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不同社会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5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①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 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 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 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会考说明哲学部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列子一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

历史会考说明

1.西周总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宗法制: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政治制度,宗法制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

政治会考说明

1.“有人赚钱,有人亏本”的原因在于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有时赚钱,有时亏本”的原因在于 供求关系不同2.(1)夏天是蔬菜生长的旺季,蔬菜价格较便宜;到了冬季,蔬菜需要在温......

会考说明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回答1、2题。1.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_______________的明确规定。A.国体B.政体C.政治制度D.政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A.民主的阶级性B.民主......

地理会考说明

Ⅴ 题型示例一.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试题1】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

下载会考说明哲学文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考说明哲学文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