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_自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2:54: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健康对现在的人而言已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了,健康的现在内容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生活在当下的人而言心理的健康已经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质量。怎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呢?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平衡的状态呢?怎样使自己有个不错的朋友圈子呢?怎样使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有自信有魅力呢?怎样使自己对自我能力有个良好的评估呢?这些问题是大都是当代大学生迫切想解决的,而这些问号的本质就是怎样使自己有个好的生活质量。答案正确的自我认知。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分析我们才能更能适应大学生活,也才能更好的享受我们大学生活。关键词: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 自卑 过度自信 人际关系

自我认知的含义及作用

(一)自我认知的定义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1、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

2、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二)自我认知的作用

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心理认知一般来说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为心理活动本身是无限的,它会跟着个人经历和记忆以及思想和想象力不断地发展。因此凡是出现和前一阶段或者时期不同的心理活动后,个体对自我的心理将会有一个总结和重新的调整。

(三)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现状

大学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这些表现在很多方面。自我认知也会出现两极振荡,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自负,而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而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业问题

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习自主性,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而大学生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这也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确立自己的学习优势,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在大学,又面临着学业期待的变化,及学业优势的失落及对自己的学业重新定位。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能恰当接受和对待学业成绩,就会出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还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是有别于中学的。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选修一些相关知识,如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考取各类证书,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自信心,发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失败。学业成绩不理想以至学业失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情感问题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大学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异性交往,这既包括两性之间友谊的发展也包含爱情的成长。在异性交往中重新认识与确立自己的方位与坐标,有的大学生面对异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绝,也不知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的温度;有的大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甚至认为有爱就有一切,当失恋的打击袭来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对分手,面对自己。

(三)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人际关系更多反映人们的一种性格特点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与认知他人相关。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报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

认识自我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一年级大学生需要调整自己,完成角色的转变,对自我进行重新评价。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各个方面的适应。因此,对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客观、公正、有效地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建立新的奋斗目标,对维护适应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心理学家网]

1、客观地认识自我自知、自鉴是自励、自勉、自控的基础,它对人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的作用,是建立理想自我的基础。实践证明:一个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使自己有效地健康发展。大学新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了解,客观地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貌、品德和才能、优点和不足、过去和现在,甚至将来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则有助于适应新的环境。很多大学新生总是看到自己的某一面,而看不到其他方面,一旦碰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就开始怀疑自己,产生失落与自卑的情绪。如有一位来自农村的新生,由于在中学,英语课缺乏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到大学后每当上英语听力课时,面对老师的问题而不知所措,偏偏老师又记住了她的名字,总提问她,这时她就认为自己不行,变得非常自卑,又怕同学讥笑

她,以至一上听力课就紧张,害怕上听力课。像这位同学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时应找到合适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努力使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一致。应采用类比法,将自己与自己的条件相类似的同学进行比较,看别人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同学也如此,那么就是基础差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固有的能力差,应针对自己的不足,朝着目标努力,改变目前的现状。

还有一位新生,从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了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在中学时他是班干部,班里的学习尖子,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誉,又考进了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从他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时起,他就思考如何在大学里显示自己的才能。然而进大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不理想,只是中等水平。这使他从中学的尖子生,一个自尊心极强,一直受到老师、同学关注的人物,一下子变得极为普通平常,他一 子接受不了,情绪非常低落,心理负担很重,从自傲变得自卑。其实这位同学就存在着不能调整心理落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的问题。这位同学尽管在中学各方面很突出,但入了大学,环境变了、同学变了,大家可能与他都有同样的经历,这时他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与同学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步,这时出现成绩一般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因此他此时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提高成绩。

2、反省自我,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反省自我即是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大学新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进行耐心观察,在观察中加强对实际现象的分析,在合理的自我分析中形成自我报告。通过对自我报告的反省,严于解剖自己,达到使自我评价更客观、更加独立与稳定。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评价,还应接受自己,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一年级大学生应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或者是再优秀,也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超越别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愿看到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而看不到优势,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带来适应的障碍。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女生,自幼刻苦勤奋,成绩优秀,考人大学后,由于城乡环境的差异她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以至风度上都不能与城市来的同学相比,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上体育课时觉得自己的动作不如别人优美,上课发言时觉得讲话不如别人流畅,与别人交往时觉得没有别人有风度,等等。因此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发展到害怕与别人交往。这位同学的问题就在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自己的优势。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与来自农村的同学相比,有一些他们的优势,如知识面、语言、外语、文体等,但来自农村的同学也有自己的长处,如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强等。这位同学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缩小的,而不是采用回避的做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提高自信心。

3、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的基础上

“理想我”,是指个体理想中的个人自我,它包括自己所希望达 到的理想标准,以及希望他人对自己所能产生的看法。“现实我”,即个体实际表现的自我,个体现实存在的水平。如果“理想我”与“现实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 想我要求太高,反而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 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过 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心理 系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越大,其抑郁方面的得分越高。大学新生应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 的基础上,建立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理想我”,即不要将“理想我” 的标准定得太高;否则,“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存在太大差距,别人的评价亦达不到自我的期望,易产生失望、抑郁等消极情绪,带来适应问题。

4、结合自身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大学新生还需要在对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形成前进的动力;才不至于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产生空虚无聊等体验。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由近到远、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一个逐步实现。每个目标还应适当、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取决于他们行动的全部结果的期望值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因此,确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对于实现理想、发挥潜力,适应大学生活都是有益的附:

校心理咨询中心:A210(020-36076168)

院心理部Q群:185314822

院心理部微博:计算机心理部

院心理部公共邮箱: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部

2011/11/23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关键词: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 自卑 过度自信 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健康对现在的人而言已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了,健康的现在内容包括身......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发展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发展》课程论文学院: 经管土管学院年级: 2008级学号: 2008306202065姓名: 徐支富2010-5-12论文题目:倾听青春的声音—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误区倾听青春的声音——......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报告(精选7篇)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qiuxufa”为你整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报告(精选7篇)”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认知实习报告......

浅析自我认知与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浅析自我认知与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班级:姓名:***学号:摘要:结合课文,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分析与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实际关键字: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正文:鲍勃说“不成功者的自......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发展论文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发展》课程论文学院:班级:学号:姓名:2011-11-23论文题目: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什么是“自我认知”,以及自我认知......

下载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