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这十四个有关对外汉语的观点你认可吗_国际对外汉语教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2:53: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这十四个有关对外汉语的观点你认可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际对外汉语教师”。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这十四个有关对外汉语的观点你认可吗?

-【语言是一个政治问题】

十年前开始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十条规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表面温和的法规背后是一句“语言文字是国家主权的标志”,至今仍有不少中学和高校的教室外悬挂着这句横额。对外汉语教学更是将这一法令条文发挥到了极致,浓墨重彩地宣扬国家意识形态,并且在不经意之间把语言的纯粹性和民族性的纯粹与否画上等号。2010年的3月底一场”汉语保卫战“在北京打响,支持者危言”如若不清楚英语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汉语的万里长堤将在300年内被英语之蚁吞噬“,广电总局作为国家机器,深受鼓舞,同年4月初便立法铲除汉语广播和书写时常要借用的英语缩略语,比如NBA、FBI、MP3等,取而代之以汉语全称,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动态影像压缩标准音频层面三(MP3)。诚然,每一种语言政策都有两面性:政治性和教育性。但是并不是说每一个环节都要贯彻或者弘扬这个意识形态的问题。

上周沈家煊先生来港做讲座,席间谈及汉语保卫战一事。当时,他非常反对广电总局为禁止使用英文缩略词而立法,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语言习惯,被社会广泛接受,同时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两会期间大量广泛地使用这些缩略词的语言事实又进一步支持了这种语言现象的存在。万一立了法,我们一开会,领导人一会儿GDP,一会儿CPI的,岂不要把牢底坐穿?

【文化输出与孔子学院】

现在的汉语国际“推广”已经改口为“传播”但是实质并没有变,仍然是在大手笔的输出文化,甚至一度在美国引起了学生和学校的抗议,要求审查并停课。既然作为一个以语言学习为主要目标的课堂,何不放下汉文化使者、大中华思想、龙的传人这些不切实际的身段,以促进学生语言进步为首要目标,至于他们学成汉语之后要不要爱中国,完全是学生自己的心愿,一味地给学生填鸭教化他们爱中国,或许反而引起反感。不要把自己爱国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人,这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际社会,要首先懂得互相尊重。但是现在的很多汉语老师,过于热情,或者说激进,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而是被一种民族主义的激情所左右,动辄古代先贤,民族英雄,好像突然暴富的农民企业家喋喋不休地讲说自己的血泪发家史。

各位可能有所耳闻,我们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已经遍地开花。据统计,自04年第一家在韩国落地开始至2010,是以每天4家的速度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我们以此为荣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国外早已经对此提高了警惕心理。虽然我们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都是中国政府自己掏腰包,但是仍然很多国外的大学对此不甚感冒,于是我们只能在那里“挂牌”而不“营业”。相比而言,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从未如此快速高调的展开过对语言和文化的宣传攻势。有时候,我们的媒体在报道什么地方又开了孔子学院的时候,常常给人一种玩大富翁时又买到一块地的感觉。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语码转换乃洋鬼子之所为】

“净化汉语”赢取了大多数国人的支持,但是这种以夸大的民族性来抗拒外来语的影响并不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里,教师普遍认为语码转换乃洋鬼子不爱国的行为,是会惹人耻笑的,称职的汉语教师一句英语也不用借助就能把复杂汉语语法给解释明白了,他们非常自豪向笔者介绍上世界60年代在英语教学界兴起的“全身反应法(total phsical response)”,并且演示了如何通过画画向学生解释一个抽象的汉语词汇。学生问”老师,‘无限’是什么意思“,老师拿了一支较长的粉笔,随即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曲线,然后一直画一直画,1分多钟过去了,这个老师停下来转过头问学生“现在你们懂了吧?”,全班一片死寂。教师可以手舞足蹈、可以画画唱歌,只是不愿意用一句简单的英语来解释,infinit也好,too many也罢,endle都行,再不行就no limit。虽然北京和上海这些大城市有越来越多外国人,或者其他种族的人前来定居,但是整个社会仍然是同质性(homogenity)非常高的,对夹杂英语等外语的语言行为容忍度极低。

【一律平等的背后是一概剥夺】

为什么不能说这句英语来解释呢?

一、根本不懂英语。不少在职汉语教师是老一辈俄语或日语学习者,英语是自学的,皮毛而已所以想用的时候用不上。

二、英语水平不高。一些中年汉语教师在大学时期专攻汉语,沉溺于古典和语法,却忘记了汉语外还有其他几千种语言,比较没有接受过四六级刺激和考验,英语听说读写整体水平普遍偏低。

三、没有说英语的自信。年轻一些的汉语老师饱经四六级考试之风霜,英语单词量充足,语法过关,能看懂一些英文文献、听懂一些英文广播、写一两篇英文日记,但是到了灵机应变要做翻译、做口译,与学生用英语互动的时候就发现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了,唯有回头写在黑板上,能听懂但是不能说。以上三点都是教师外语水平的限制,但是更加引人深思的并不是这一点,而是教师的教学观点和身份认同。几乎每一位老师都质疑,把英语作为媒介语,对日韩学生不公平,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不如一律说汉语。这就是以课堂人人平等为幌子,集体剥夺了学生使用母语或英语等媒介语进行交际、询问、释放焦虑、语义协商等行为的权利,而这和教师讲解相比,更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

【别以为来中国留学的都是精英】

不论是大学还是高中学位课程的学生里,都是韩国学生占绝大多数。曾经听几个韩国的前辈吐露心扉,他们说,虽然现在韩国和中国的贸易额已经超过韩国和美国的,但是在留学一事的态度上,仍然没有变。有钱、有充足准备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都是选择去美国留学;家庭条件一般,又想在韩国社会搏出位的,才去中国。因为在中国,只要说自己是三星集团的员工,就会受到贵宾般的待遇,虽然自己在国内像奴隶一样打工。我并不是说,只有二流的韩国人才会到中国来留学,但是平心而论,如果你是一流的人才,你会首选去哪留学?

【多少人是被忽悠进来的】

见过大把北大、清华、人大的对外汉语硕士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还为了不能给国家推广汉语而感到懊恼。真是太可怜了,这些天真的孩子。你们能考得进中国的top3,实乃精英中的精英了,何必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光环而摧毁自己的大好前途呢。当然可想而知,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但凡能传播信息的媒体都铺天盖地地说汉语热,学习汉语的人3千万了,1个亿了„„汉语教师缺口巨大,师生比例已经达到1:1000。多少人听到看到这些没有突然间心潮澎湃一下?教汉语又有前途,又荣誉,真是一个完美的工作机会!结果,千军万马地开始考研,考几大高校的语言学专业,考中文系,考国际汉语教学硕士,一年没合格,再来一年,年复一年,考了进来,学了一阵子,实习了一下子,毕业了,也失业了。当初学的最多的就是语言学理论,什么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洪堡特、索绪尔、法国德国语言学流派讲,耗时耗力,结果根本和教学无关,从事语言学研究又远远不够,第二多就是汉语语法,朱德熙、邢福义、王力、吕叔湘„„一众大家大师,人人举例讲解,要记要背的理论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和实力相当多,但是给学生讲的时候,却无法简化,一个被字句讲了半个钟头也没说清楚,学生都要晕倒了。这种照抄中文系的培养方式,害惨了多少人?从学校一出来,多少人在失业?多少人在等待申请志愿者,多少人见入大学无望,又去申请读博?多少人的青春和智慧就这样被忽悠和玩弄了。

【谁荒废英语谁白痴】

上周英孚EF上海分部率先发布了2011年全球44个国家英语熟练程度报告,马来西亚第 9,香港12,韩国13,日本14,中国排到了第29。很多老师在教马拉西亚人的时候,都天真地认为他们只会说马来语,教韩国人时认为他们只会说韩国语,教日本人时认为他们只会说日语。绝大多说的汉语老师从来没有了解过学生的语言背景,也不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英语作为共通语的传播速度和影响的深度,一味地以抵制和铲除英语的影响为己任,带着仇视或者说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去面对作为通用媒介语的英语。典型的例子就是王汉卫在2007年《世界汉语教学》上的文章,他用几组只有descriptive,而且只是percentage,连mean都没有比较过,就得到结论说,日韩学生反对英语作为媒介语,而且现在学汉语的多为日韩学生,所以英语不应该成为汉语教学的媒介语。微观上说,可是各位扪心自问,谁教课一句英语没说过?零起点是必须的,初中级是时不常的,高级是偶尔的。宏观上讲,我们想把汉语推向世界,难道世界就是指日韩?欧洲,南美,非洲,还有大洋洲那么多国家,难道不应计算在内吗?Kachru的英语世界传播三个同心圆理论早已经被英语的快速传播和迅速的本土化所改变,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英语早已不是外语,而是除了官方语言之外,首先必须掌握的交际工具,就想会用电脑、会开车一样普及。但是我们却在这里无视这个现实,还妄图否认英语作为国际共通语的地位。

【其实汉语教师并没有被看得起】

早前在豆瓣上看到一个朋友写的“教汉语的汉子你们伤不起”里面句句都是实话。一个小时30块的标准工资,免费不要钱陪练都要争崩头去教汉语的大有人在。在国内高校,汉语老师在教学机构里,忙得不亦乐乎,教学、科研、活动,样样要搞,教学要多姿多彩风生水起,科研要搞得有学术深度出论文出教材出书,学生活动要搞得惊天动地十八般武艺„„可惜大多数老师仅仅在进入第一个关卡就再也难以迈出第二步了,教学任务已经把他们的腰都压断了。不过想要受这份罪,还要先得拿了博士学位,最好留过洋、名校毕业、跟过名师、在海外实过习、上面有人、琴棋书画、内外兼修„„到了企业机构,天天要听公司一个小头头的头脑风暴不说,还要buy他们的理论和心得体会,要跟着公司的路子走,跟着项目的风格走,老师被培训的连人都不是了,只能重复机械的语言练习,一天上课8小时,一周不得低于40个小时,要知道这不是白领坐在写字楼敲敲电脑那么轻松,语言辅导,老师要说多少话,费多少口舌,上HSK班,多少老师都根本是在吼!一天下来,嗓子哑了不说,整个人都元气大伤。

【最难找工作的硕士就是对外汉语】

我一个师妹,人大本科,北大对外汉语硕士,曾外派半年。听起来人生已经相当完美了吧?可是她毕业到现在,还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进高校的全都是博士了,自己争不过,去语言补习中心的都是本科的,自己不懈去争。改行吧,能干什么呢?中小学老师,要考教师证,教中文吧,首师大北师的毕业生一大把,教英文吧,自己的英语早就荒废了,虽然过了四六级,考了雅思托福,但是还是不能认同自己要做英文老师的身份。去公司吧,可以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做文秘,但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总觉得自己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热血青年。有的一咬牙就去考博了,有的就一送脚,放弃这一行的。虽然博士毕业了能不能找到工作又另说着,但是至少可以在心理上成就自己。放弃的那些清醒过来,才发现原来上当了。现在全国热开的“国际汉语教育硕士”,还有汉办即将重新推出“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吸引了无数迷途青年浪费青春。何解?大家天天听的汉语教师缺口,那不是指国内,来中国本土学汉语的不过20多万(2009年突破23万人),而那所谓的一亿想学汉语的人都只等着我们派老师去教呢。可是汉办每年送多少人出去呢?2009年大概送了5千人去世界各地,几十万人来报名,甄选过程如同选妃子一样严苛。再算算我们每年有多少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从校门出来嗷嗷待哺?不言而喻吧,学这个专业最后就是要走一条忧郁的职业道路,心怀高远,出路无门。

【大学的语言教学】

大家把目光都放在语言教学上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这不是开sunday school,我们在搞的是大学教育。我们的外语教学,其实仍在原地踏步,我们的汉语教学就更是落后,虽然近年来学界取得了不少突破,引入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方法,但是我们的整个教学思路没有改变。教育部统计,每年80%以上的留学生是来中国接受大学或以上教育,但是我们除了教他们汉语知识和一些中国文化以外,我们在大学教育上的贡献是白纸一张。美国的大学教育教什么?为什么这么多社会精英非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大学教育?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除了享受到独自淋浴和洗澡自由的特权,游山玩水的优待之外,我们的大学语言课程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有营养的课程?他们了解语音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吗?他们知道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吗?如果他们需要从事心理学的研究,他们有选择旁听一些双语课程的自由和能力吗?我想我们硕士毕业的研究生都未必回答得了这些问题。各个大学都有和美国英国最著名的大学对口的暑期项目,好在也就只是个暑期项目,不然我们的大学语言教育都愧对这些全世界最聪明的人。

【汉语教材落后日语教材50年,落后英语教材100年】

以前在北京买过两次《标准日本语》的教材,因为国内最兴这个,但是我出来一看,香港随便一家书店里的日语学习资料都可以摆满一整个书架,发音练习卡片,全彩图的日本礼仪小贴士,漫画讲解日语语法,全都是图文并茂,打开一看,就觉得学日语一定是一件很快乐很轻松的事,即使学不好也不要紧,看看这些讲述日本自由行的小故事也很享受。可是在大陆,多数语言教材都是铺天盖地的语法讲解,词汇训练,句型搭配,纸张非常薄,几乎背面的字都透过来了,黑白居多,卡通一律国产动画片的款式,照片又都是业余编辑仓促而成,通常都是A4厚厚一大本。英语教材我就不想举例了,铜版纸,精心测试过,一套教材背后是一套教育学理论,通常都是100页内,留空余给学生,留下further reading指引,是几十年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积累的经验。反观汉语教材,就非常令人泄气。虽然我们正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但是前人和外人已经给了我们这么多经验,弄一两套精品出来都不行吗?北语教材适用最广,但是已经接近沉闷;北大教材明显是小学中文课的feel;人大的发展汉语,就是一个大板砖拍死一群学生„„关于书内的英语翻译,完全是鸡肋状态,老师不屑看,学生想看看不懂,看懂了的都是给英语句子来了个大paraphrase然后自己悟到的,例句不充足,不给翻译,也不给拼音,完全是结构式地那么一摆,学生你用得上就用,用不上我也不亏待你。整个教材的出版市场就是浮躁,以量取胜,无精品,无海外市场,无理论支持,无技术含量,无美感,无吸引力。

【中国的快速发展是汉语热的经济基础】

虽然我热衷中国文化和历史,但是恕我直言,如今的吸引国外汉语学习者的,引起最近十年来汉语学习热潮的,并不是中国文化这个上层建筑突然发光发热,而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基础长期稳定增长。中国GDP在05年产超过英国,07年超过德国,10年又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10年外汇储备2.4万亿,渣打银行估计,如果中国继续保持这个GDP年率10%的增长速度,2020年,中国就可以超过美国(年率1.8%)。因为中国有钱了,中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国人有钱了,中国文化也就有价值了。我们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在经济振兴之时才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呢,还是更多地为了经济,如果想同中国人打交道挣他们的钱,就要了解他们的思维和习惯,就要懂得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这才是汉语热的根本原因,不要凭空高估一种文化的价值而闭口不提那只看不见的手。如果,我是说如果,中国经济遭受突然的打击,比如,我说比如,好像发生了日本福岛核电站爆发全国核危机,股市崩盘,楼市泡沫,13亿人打砸抢社会乱成一团糟,这个时候,谁还会来中国学汉语,谁还有兴趣学这样一门既复杂又没有利益附加值的语言?中国的快速发展是汉语热的经济基础。不要一味地说什么五千年文化,历史悠久,要是上层建筑说了算的话,为什么学汉语的热潮要等到1999年后才开始兴起?

【山寨才是当代中国文化?】

好多汉语老师,避讳社会话题,对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社会冲突,高官腐败等社会问题三缄其口,要么就是对中国人不文明的习性闭口不谈,其实很多外国学生早已看在眼里,老师却还死不承认,更有地认为有痰就吐有益健康,不冲厕所是为了节约用水,让很多学生大开眼界。汉语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真正意义的文化交流,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没有受到鼓励和支持,老师一见到学生讲母语,就大力喝止,像医生开药方一样告诫学生,说汉语!结果沟通成了奢望,不同语言的学生之间很少能成为亲密的朋友。常常令外国朋友津津乐道的是,在中国买到什么假货,以前的秀水,现在的越秀,雅宝路,五道口,最令他们流连忘返。为什么不是书店,为什么不是博物馆或者电影院,为什么不是中式咖啡馆,为什么不是一片山清水秀可供晒太阳的大草地?好多外国朋友跟我说,在中国不用花什么钱,能弄来好多跟真货一样的东西,山寨iphone还能拔出一条天线来随时看电视,网上什么都能破解,itunes里要花挺多钱买的apps也有黑市版的,他们在中国玩的很过瘾,生意很兴隆,投机很成功,每天被中国人像伺候皇帝和女皇一样捧着,非常有满足感。可是,当代的中国就仅仅只有这些可以激起外国人积极参与的热情吗?

【爱教外国人是因为我们严重缺乏社会流动性】

网络上一些拍外国人看中国的记录片里,不少外国人都坦言,他们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款待,无论白人、香蕉人、还是黑人,统统受到贵宾级的礼遇,他们被看做是财富、知识、智慧、的象征。但是深究起来,我们到底看中外国人的什么东东?上周雅虎新闻报道,新西兰一个十几岁的男同要靠吃蟑螂果腹,相信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早已脱离了赤贫的状态,我们吃得饱穿得暖,有房子住,有车开,但是我们太缺乏社会流动性,整个毛泽东时代的30年里,只有3万外国人来过中国学习汉语。1987年的西安,几万人上街围观一个来这里做田野调查的美国人,甚至造成了交通阻塞。时至今日,一个外国人在街上走过,大家都会抑制不住地多看他们两眼。如果能和外国人一起聊天,一起讨论问题,那就更加是进入上流社会的征兆,即使是和比我们还要贫穷的外国人走在一起,也感觉无比的与众不同,而别人也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太缺乏流动性,国人太难出过门,外人又太难进来。中国护照只有在东南亚和非洲有免签或者落地签的十几个协议国,想说五一没事,自己自由行去趟温哥华或者墨尔本,就得跟大使馆和旅行社拉锯,要么就是有钱人拍出一打子人民币做保证金,使馆才会给一个小小的方便。不少从国外回来的人,都不愿意再继续从事汉语教学行业,而但凡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热爱语言文字的人,他们已经不再把外国人当新鲜玩意了。现在很多热情澎湃、立志做汉语志愿者的童鞋们,问问你们的心,有多少是因为要接触外国人和到外国去开眼界才选择干这一行的?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10周年纪事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10周年纪事 -1952年,东欧交换生外国语文专修班合影。在老师的带领下留学生做客农家夏天的燕园鸟语花香,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报考标准[材料]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国际汉语教师-报考标准 作者:hy正文大小: 正常 大 特大1、欲报考能力资格证考试者;2、欲出国留学、移民者;3、准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有识之士;4、教......

泰国流行“汉语热”(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泰国流行“汉语热”“我回来了。”作为天津市首批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23岁的王红莲结束了为期一年的赴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支教生活,于4月6日回到了......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亲历智利地震 天津对外汉语教师痴心不改

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亲历智利地震 天津对外汉语教师痴心不改(一) - 赵锦,生于1978年,天津市红桥区人,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大学毕业后,工作顺利,“但总感觉这不是自己理想......

浅谈对外汉语教师发展——ICLTA乔邦汉语

浅谈对外汉语教师发展——ICLTA乔邦汉语据国际汉语教师协会(ICLTA)驻英推广机构报道,英国是世界第一国际语言英语的母国,虽然英语在国际上大行其道,在英国本土,汉语却火的不行。据......

下载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这十四个有关对外汉语的观点你认可吗word格式文档
下载ICL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这十四个有关对外汉语的观点你认可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