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优秀青志愿者申报材料”。
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
——高校青年志愿者事业现状的研究
()摘要:
青年志愿者这个新名词是在改革开放后引进中国的,青年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在这一精神的大力引导下,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蓬勃开展。在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这些年中,青年志愿者尤其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已经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而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在发展中成为了一项事业性的活动。每一个新事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质变过程才能实现量变,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也不例外。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该如何发展、如何进步,也是我们在展望该项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
前言:
青年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向并轨的跨世纪事业,他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于社会关注、党政关心、青年能为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式下共青团工作服务社会的新探索。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全方面人才的摇篮,应该始终把推动学生工作发展进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在青年志愿者工作当中,志愿者的活动体现在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社会信任、社会义务等方面,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社会信任和社会义务是社会的重要资本,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学习雷锋活动”是一脉相承的,而且高校青年志愿活动对于志愿者活动本身能有更好的帮助,高校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特长以结合专业知识在通过社会服务体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能更好的服务社会。这样看来,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极具发展成为一项长期持久事业的潜力,可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品牌形象加以推广,对于树立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高校青年志愿者发展的现状
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起源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源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学雷锋活动,“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主席当年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学雷锋就是学习他那种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共产主义情操,发扬他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钉子精神,从而更加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青年志愿者行动就是近年来在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将学雷锋活动从“自上而下”、有组织的活动向自觉的、但有组织的活动转变而做的有益探索,是对学雷锋活动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较之于学雷锋活动又有如下一些新的特点:(一)青年志愿者行动本身是有组织的,并且采取招募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活动的经常化和长期性。(二)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领域更为广泛,它着眼于社区服务、扶贫开发、抢险救灾、支持大型社会活动等多方面。(三)它更强调自主、自觉、自愿,充分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使青年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克服了学雷锋活动的某些行政色彩,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充分调动了青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总结各地所开展的学雷锋、献爱心活动的基础上,1993年12月,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青年志愿者”这个响亮的名字应运而生,并且作为共青团中央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郑重地写进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与摸索,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胡锦涛向大会致信祝贺,荣毅仁亲自到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从此,我国的青年志愿者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走上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化道路。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现状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自实施以来,就受到了全国上下的普遍重视,广大青年积极响应,热情地投入到这一轰轰烈烈的事业中。从铁路系统的职工,到校园内的大中学生,从工厂的干部,到农村的普通青年,不计其数的人们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仅1994年的暑假,在全国的山乡村寨就有几万支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工作。青年志愿者行动何以在短短的时间里达到这样大的参与面,产生如此浓厚的群众基础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2高校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志愿者制度有待完善
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方面分析。以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为例,每年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的人都以班为单位建立了青支队,各个青支队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学生委员会青志实践部的管理下开展青志活动。虽然看起来有章可循,但是青志活动的开展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仅仅参照《志愿者管理细则》制定出了一些单行条例,这样一来,在青志活动当中难免出现有突发情况或者其他问题无章可循的漏洞。
2.2志愿者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
青年志愿者登记注册以后,一般只通过相关的部门组织简单的学习后,就马上开始服务工作,而对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精神、服务的艺术缺乏系统的指导和专门的培训。因此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干什么或怎样去做。
2.3志愿者开展活动有待增加经济支持
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是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为例,志愿者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班费的支持,而且学校的支持只是众多支出中的有限部分。虽然团委对青年志愿者十分重视,但是针对青支队数量众多还是爱莫能助。
2.4志愿者活动有待建设品牌形象和特色活动
随着志愿者事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目前开展志愿服务的志愿活动项目繁多,但是很多活动都存在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这样一来很难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让他们认为志愿者活动无非就是走走形式,逐渐形成对青志活动的消极怠慢情绪,十分影响志愿者活动的质量。所以,开展特色志愿者活动、加强志愿者品牌建设迫在眉睫。
2.5志愿者活动有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志愿者的认可。
志愿服务开展很多年了,在社会的影响力日渐提高,然而,在人们心目中,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却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目前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深刻,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与认知的正确性相当有限,这势必导致志愿服务工作缺乏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3对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的建议
3.1加大对志愿者精神、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力度。
青年志愿者队伍应把志愿精神作为一种宣传,做好长期的规划和安排,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系统地、持久地宣传。志愿者队伍要从学校发展考虑,制作一些公益广告,公告志愿者组织信息,把影响力拓展到校园并走向社会。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大力挖掘和树立志愿者先进、优秀的模范典型,宣传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做法。要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的日常化、生活化理念,引导广大学生将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时尚、新的生活方式。
3.2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
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活动流程制度、奖励制度等,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主观能动性,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把提高志愿者素质做为一项长期培训工作进行下去。
3.3建立志愿者服务的激励机制。
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体给与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其他人积极参与。并定期对各成员进行综合考察,发现并整改问题,充分调动大家热情。同时应该加大对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是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院校在支持志愿者活动的同时,应该对一些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活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减少志愿者不必要的负担,让其全身心投入到这些活动当中。
3.4建立固定服务点,以坚持带动发展。
发展服务基地式的长期化志愿服务,创建固定服务点,进行长期、固定的服务。并建立相关的管理和监督体制,进行专业的管理,来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做好原先优秀项目的保留转化工作,使之向长期化、阵地化发展。巩固好志愿者服务领域,创建新的示范性项目,为社会各界参与搭建平台,进一步提高志愿者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服务需求和服务意向同时得到满足。青年志愿者的工作是长久性的,树立院校形象也是需要长久努力的。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志愿者、每一个青支队细心总结,要吸取每一次活动的经验,立足长远,让青年志愿者的事业在每一点一滴的成绩之上取得光辉的成绩。
4对高校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展望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共青团中央实施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自1993年12月实施以来,已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全国成百、上千万的青年,包括一些其他年龄层的人群都热情地投身于这一行动。实践证明,青年志愿者行动从实施至今,为改善社会风气、融洽人际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起步较晚,经验尚在积累,在体制建设、运行方式以及经费补给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因此,深入研究志愿者活动的起源与现状,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路子,无疑对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青年志愿者精神的进一步弘扬,随着青年志愿者事业的进一步推进。我相信,在高校鼓励学生“投身时间,回馈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投入到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建设当中。而在青年志愿者组织日益成熟,人员素质日益提高的情况下,青年志愿者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会以更加全名负责的态度,会以更加全面的素质投入到蓬勃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当中;会成为一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有生力量,更会成为一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力量。
NUTCMYVA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社会服务事业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以自愿为原则组成的全......
青年志愿者发展历史1.1985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40/212号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5日作为国际志愿者日。 2.1987年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电话热线——手拉手热线电话服务诞生于广......
用爱心献身青年志愿者事业王强我叫王强,是景德镇发电厂一名汽机运行值班员。什么是志愿者?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是在2001年3月5日的“学雷锋”活动日。那天,单位团委组织志......
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展想法青年志愿者协会,我个人认为呢,应该是与一些公益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刚入学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就加入了这个协会,我们也都是听了这个名字才加入的。刚加了青协......
沈丹哲学系2009级哲学专业2009810140301#432*** 宝鸡市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策略调查研究摘要:志愿者是一些甘于奉献、不求回报地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及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