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金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汕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2:43: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汕头金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汕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

汕头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折耗/折中 舍弃/退避三舍 差强人意/差之毫厘 ......B.供应/供词 当场/安步当车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C.颤音/颤栗 载体/载歌载舞 大处落墨/大大落落 ......D.散漫/散步 倔强/强弩之末 靡靡之音/望风披靡 ......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缀,从长计议,制定了新....的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战略。B.陈洪瑶热情周到地接受艾滋病患者的咨询,不厌其烦地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国家....政策,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C.近年来,黄山市旅游业已从单一接待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经营型转变,乡村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成为该市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D.近来,欧洲债务危机的消息充斥着各类媒体,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很多,呼吁中国出资救欧洲于“水火”的声音不绝于耳。....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晚,我市新落成的艺术中心上演了第一场高雅音乐会,基本爆满的上座情况为我市领导和市民挣足了面子。

B.班主任要张烨负责出一期庆祝国庆的黑板报。这个任务,对于重理轻文的张烨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

C.李辉解这道数学题的方法很有新意,可是他很不自信,一次又一次找老师确认,老师不胜其烦。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所以又称之为“中和”。,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③⑤①②④ D.④⑤③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

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①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注释:①涵煦:滋润化育。②本:描绘。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按照 .B.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数:计算,列举 .C.道其风俗之美 道:陈述,称道 .D.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命名 .6.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A.耸然而特立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B.辟地以为亭 不然,籍何以至此 ..C.盖天下之平久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7.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现象一致的一项()(3分)例句: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 .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颍考叔,纯孝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虽有商贾往来,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滃然”,就点出了景物的特点。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们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以珍惜的命意。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也”“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不思危的隐忧,要人

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3分)②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请简要赏析三、四句的艺术手法。(4分)

(2)全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司马迁《报任安书》)(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李

密《陈情表》)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师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风雅之美

无论是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还是灵异,应该说中国的所有戏曲形式都对这些有所涉及,但是“风雅”二字大概是只属于昆曲的特质。

大家看昆曲会发现,几千年的浩荡沧桑、一个人的命运起落,有可能都凝聚于一时一地,展现在一个空空的舞台之上。昆曲之美是一种虚拟之美,写意之美,是人的幻化之美在想象中共同完成的延伸。审美是一种眼光,一种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同样的审美高度。一个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发现美的人,当他去看昆曲的时候,所把握住的美一定会比别人要多一些。

昆曲的风雅就在于它没有边界,你会在一种既定的审美引导下去配合它完成一种默契的想象。昆曲表演中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做:“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媒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扇胸是非常风雅的,巾生一般都穿着长褶子,长衫颜色浅浅淡淡,扇子在胸前飘飘逸逸,儒雅风流,这是非常符合他的身份气质的。无法想象,一个巾生把扇子拿在肚子上会是多么的可笑。武者身形高大,气魄较强,如果他的扇子缓缓在胸部扇动,那反倒显得拘泥了,所以武行扇扇子一定扇在腰上,令人感觉整个人气势是阔大的。丑诙谐幽默,扇子扇到肚子上,这本身就具有喜剧感。媒婆扇子扇到肩上,展现的是她们阿谀逢迎、八面玲珑的个性,将扇子拿得高高的,自然而然就表现出一种有点轻浮的、油滑的市井中说媒拉纤的形

象。“僧扇手心,道扇袖”则反映的是出家人与凡俗的不同。一把扇子竟然有如此多的学问,看似一个简单的程式,但是埋藏着一系列的密码。

中国戏曲的写意之大,可以大到三步五步走过千里万里。昆曲舞台上的《千里送京娘》,说的是大英雄赵匡胤在路上搭救了赵京娘,又送她回家的故事。两个人在台上走走唱唱,三转两转,千里之路已经走完了。林冲夜奔,不过是听到舞台上几声更鼓,已经一夜天明。

这就是戏曲舞台上的写意。跑圆场也好,听更声也罢,所有的一切都溶入在人的生命故事里,一个人的生命背景、教养出身,会决定他面对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风范,这些风范又会在一些归类的人身上凝聚成一些大体相同的程式。

其实,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总在发展之中。任何一个个体学习一出代代相传的戏码时,他都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进行自己的个性处理,可能是一个动作,可能是一处声腔,还可能是行头打扮甚至是舞台布景。比如现在大家很熟悉的舞台上的白素贞的形象,一身素白,头上一个红绒球,这是梅兰芳先生确定下来的装扮。一身缟素是她冰清玉洁的象征,鲜红的绒球犹如画龙点睛,她不同凡人的身份一下子就呼之欲出了。从个性化的处理到最终成为一种程式,正是一代代艺人在表演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这种程式化一定是变化的、流动的,在规矩与创新之间。

在中国戏曲中也有所谓的“戴着镣铐跳舞”。这一说法是闻一多先生在谈格律诗时谈到的,意思是说格律诗的创作受到限制在于它有格律,但是如果你能灵活运用这些规矩,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样,反而更有铿锵的节奏,更有力度和韵致。戏曲也是一样,如果完全受到程式、装扮和传统的约束,那么它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大艺术家,都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戴着镣铐起舞,舞出一种极致的无可替代的美。

(节选自《于丹·游园惊梦》,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得5分,选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2.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这是中国所有戏曲形式所共有的特点。B.观赏昆曲需要审美能力,能够在生活中敏锐发现美的人,才是具有高度审美眼光、能够领略昆曲风雅美的人。

C.历史的沧桑变化、人物的命运起落,都有可能在虚拟的有限时空场景中展现出来。D.诺大的舞台,三两个人物,简单的动作,几声更鼓,这就是所谓戏曲的写意,它注重人物的态度风范,注重故事。

E.戏曲表演的程式是艺人个性化创作与无数艺人不断努力探索、完善的结果,但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13.下列对有关“戴着镣铐跳舞”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但凡创作,都有形式问题,古诗尤甚,所以“镣铐”说法最为恰当。B.中国的戏曲离不开程式、装扮和传统的约束,这就是它的“镣铐”。C.规矩未必就是戏曲表演负重的“镣铐”,关键还在于能否灵活运用。D.做到“从心所欲不逾距”,也就达到了“戴着镣铐跳舞”的理想境界。14.“看似一个简单的程式,却埋藏着一系列的密码”,请以扇子的表演为例,说说昆曲程式中主要的“密码”是什么。(4分)

15.从文意上看,昆曲的“风雅之美”具体指什么?(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与历史亲近的时刻

高 鹏

一个梦,一个不曾长大的梦,如一片枫叶含在稚童的书页唇间,如一个笑靥旋在少年的睡中,如老人们述说娓娓的童话,印在夏夜纳凉蒙童神往的双眸中。

然而,在6月渐渐炽热的暑气挟带着风沙侵袭京城时,我却让这个成长了几十年的梦,瓜熟蒂落为一个圆满的现实。

北京,这个旧时多少帝王希冀天下平安、四海平安、万世平安的首都,沉淀和爬伏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历史的苍苔;**这个耳熟能详、几近圣明的名词,已不再是仓颉所造方块字的抽象,我终于走近了您,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

气屏住了,脚牵住了,目光凝住了,血凝住了,这就是千百回在画中、课本中、报纸中、广播中、影视中连连轰炸过大脑屏幕的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般的**么?梦境与现实仅几步之遥,其后却逶迤了30余个台阶,而每一个台阶就是整整365天,就是整整一轮春夏秋冬!我身临其境,心境正如同美食家面对美味佳肴,总先停箸止叉,细细品尝食物的美色和诱人的醇香以及它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温馨;旅游家不急于接近山水的极致,只是远远地陶醉那迷离青黛色的山影在天边划下的连绵千里的际线和悬在其上的晚霞的壮美,细细体味由此所带来的心灵的震颤和灵魂的洗礼一样;面对**,我如仓猝上阵的士卒,急急调整装备着心境,真正舍不得那样快地接近这个曾经为之梦萦魂绕的圣殿,只是眼含热泪远远地伫立,目光所及,将**城楼的每一堵红墙,每一握栏杆、每一块琉璃、每一个雕梁摩挲,并陶醉于由它所带来的一波波激动、眩晕和不可捉摸的虚幻感。而当我真正走进**时,我竟举止失措、如痴如呆地用我的十指一寸一寸地盲人摸象般地抚遍了弧弧曲桥、峙峙华表、朱红厚墙、锃亮门叩。唯有肌肤之亲,一切的虚幻才不再虚幻了。

我知道,我正在亲近**,正在亲近一部浩浩渺渺的中国历史。刮过几个世纪的朔风,羌鼓依然隐隐可闻:幡旗猎猎,狼烟四起,马蹄沓沓,滚过了秦关汉堞,驮来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雕,射向大漠渺渺,雕落之处,便隆起了一座巍峨大都,便腾飞了大漠龙蛇。又过了几世纪,凤阳布衣,揭竿再起,披甲穿铠,轰隆隆哗啦啦烧坍了百里流金的故都,凤凰火中涅槃再生,重又垒造了个威凛凛加四海、剽悍悍震天下的北平之都。历史真是太沉甸,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却千年。

墙,朱红的;烽火,朱红的;鲜血,朱红的;和平,朱红的;灵魂,朱红的:整个中国的历史就是朱红的。荒蛮远古,天地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力竭而倒,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邓林为芳菲;精卫填海,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昼夜不息,矢志不改„„所有这依附于瑰丽的上古神话的民族魂、民族气概早已结结实实地夯进了**红色的城墙;秦风汉月、唐诗宋词元曲离骚赋,也分明在琉璃鳞瓦上流韵溢彩,**任人仰视为一条七彩的虹。历史悠悠,华夏煌煌。当历史的巨剪并不酣畅淋漓地剪去曳在清朝脑后的长辫之时,也剪开了近代历史的帷幕,长辫怦然掉地,中国也怦然掉地,这个雕琢了5000年的精致瓷器,一时四分五裂,五裂四分。直至1949年那个宜人的深秋,一个湖南伟人弯下他魁梧的身躯,收拾金瓯一片,用他的巨手重新聚合了这个古老的瓷器,并将它高高地举过了头,让世人重新炫目了它四射的芒刺。

登临**城楼的台阶,短短地只需几分钟,而历史地整整踯躅徘徊了成百年。铺着红地毡的台阶呵,曾目睹了多少帝王将相的沉浮荣辱,也谛听了共和国一代领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笑声。站在**城楼,我努力地去贴近去还原那个曾经发出过“从此站起来”的巨吼的地方,去体验一颗伟大心灵终铸伟业百感交集时的激动。我扫视了辽阔广场,历史有如片片浮云,聚拢而来,作铜钟大吕之声。此刻我进一步领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钧重压。我知道,我就站在历史的中心,就站在历史的巅顶,俯瞰四海五洲。16.文章开头所写的“梦”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从“梦”写起?(4分)

17.作者在“与历史亲近的时刻”,经受了哪些“心灵的震颤和灵魂的洗礼”?请结合全文分条表述。(5分)

18.“所有这依附于瑰丽的上古神话的民族魂、民族气概早已结结实实地夯进了**红色的城墙”一句中“民族魂、民族气概”指的是什么?选择其中一种内涵,结合现实谈谈要如何体现这种精神。(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通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8分)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20.温州高铁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王勇平在回答“车体为何掩埋”的提问时表示,埋车头盖土是为了便于抢险,“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这句话被作为“高铁体”在微博、论坛等大量传播,受到网友热议。这句话迅速蹿红的原因是什么,请进行点评。(4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身处海滨城市的你,对大海一定不陌生。它也许牵动过你的记忆,也许触动过你的情绪;它也许是你学习的榜样,也许是你前进的动力„„

请以“面对大海”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7.C(A使动用法,B为动用法,C意动用法,D形容词作名词)8.A(原文“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9.(1)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错两处扣1分)

(2)①向滁州人探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诸、近各1分,句意1分)

②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刺史)的事情。(以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10.(1)虚实结合和对比手法(2分)。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出征将士早已阵亡成为无定河边凄凉的白骨;闺中少妇(少女)却仍做着年轻英俊的丈夫(情人)归来团聚的美梦,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2分)。(2)诗人赞美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行为(1分),对深闺中妻子们的遭遇深表同情(1分),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灾难(1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仲尼厄而作《春秋》(必须有书名号)(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

(3)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12.【信息整合】(5分)C E(A 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等并非是中国所有戏曲形式共有的特点。B 原文的意思是审美能力高的人,则对昆曲美的把握会比别人多些。D 原文并没有说到戏曲的写意是注重态度风范,注重故事。)(错一个扣3分)13.【概念理解】(3分)A(“镣铐”的说法是针对格律诗而言,并非指所有古诗,“古诗尤甚”一说与文意不符)14.【句意理解】(4分)

借助特征性的动作表现人物(2分),人物身份、性格不同,动作也不同(2分)。15.【要点归纳】(4分)

写意式的舞台表演带给观众美妙的幻化想象(2分);看似简单的程式传递生活深厚内涵,令人怦然入心、过目不忘(2分)。16.特点:珍贵、甜美而又令人神往。

原因:①因为有梦,才有圆梦的企盼和入梦的行动;②为下文叙写走近北京、走进**的所见所思所感作铺垫。(特点2分,原因各1分)

17.①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却千年;②中国历史的分裂之痛和聚合之喜;③体验一颗伟大心灵终铸伟业百感交集时的激动;④领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钧重压。(一点1分,能分点罗列写满4点得5分)

18.①开拓精神;②牺牲(或追求)精神;③奋斗(或矢志不移)精神。

(第一问3分,一点1分;第二问3分,能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19.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②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③它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④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一句2分,共8分)

20.此句话迅速蹿红表面上看是人们对王勇平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的不满,(2分)从深层次看表达的是人们对漠视生命、推脱责任的不公现象的强烈不平和愤懑。(2分)译文: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折耗/折中 舍弃/退避三舍 差强人意/差之毫厘 ......B.供应/供词 当场/安步当车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命题:范绍旭第一部分选择题(60分)1.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

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政治)B3

汕头金山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注意事项: 1、2、3、4、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请将答案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汕头金山中学自主招生指南

汕头金山中学自主招生指南汕头市金山中学创建于1877年,历史悠久,是广东省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文明校园。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

汕头市金山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科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1.在谈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时,哲学家卡尔 · 波普曾说,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

下载汕头金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汕头金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