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全景_进城务工人员现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2:41: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全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进城务工人员现状”。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实践总结报告

一、调查目的2011年寒假期间,我们小组三人参加了此次关于“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的调查活动。为了更深入地调查进城务工青年的生存现状,实地了解进城务工青年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实践。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进城务工青年”。

一般情况: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进城务工人员,现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

2011年1月17日至2011年2月16日。

五、调查内容

(一)进城务工青年的基本情况

进城务工青年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21~25岁之间,被调查人员中有2/3的第一次外出务工年龄在16~20岁之间。现在进城务工青年的男女比例相对十年前有了较大变动,女性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我们小组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女青年的独立意识增强了,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城市闯一方天地。

几乎所有进城务工青年选择的就业的城市都是一线城市,调查对象中有95%左右选择了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找工作,其中省外青年占将近一半的比例。

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进城务工青年的文化程度分布大致如图:

其中有18%的人员文化程度相对于刚出来务工时有了提高,主要是有高中或中专或职业技校提升为大专或大专以上。被调查对象中有66%是共青团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党的教育已深入人心。

进城务工青年有94%以上是单身,关于未婚的理由,有51%的人回答说没有碰到合适的对象;27%则是因为城市工作压力大,暂时没有谈婚论嫁的想法;10%觉得经济条件不允许,难以承受支付恋爱成本;剩下的大多认为年龄尚小,婚姻以后再说。在他们之前的那一代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且均以成家立业,可以说他们来到城市是为了家庭背井离乡。新一代的在家庭方面的负担则少了许多,并不急于成家立业。

由上图可知,进城务工青年就业比例相对于老一代的也有了较大改变,建筑施工业的人数大大减少了,而服务业的人数则增加了不少,就业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由月平均收入柱形图可看出,月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1001~2000元。工资在1600以上的人员几乎都是在一线城市务工。广大青年之所以选择进城务工,一大主要因素是工资待遇问题,工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就业取向。

新一代务工人员虽然也是大多来自农村,但有近三分之一表示没有或很少干农活。他们都表示有能力的话,想在城市长久居住,实在不行再回家乡另谋出路。

据调查,有将近60%的人换过三份工作,而他们较频繁转换工作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原因有工资待遇低,工作久了没激情和雇主或管理人员态度恶劣等。

(二)工作情况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的第二大题“工作情况”这一部分的第一个问题中有93%的进城务工青年现在的工作地区是在珠三角地区,其余的主要是在京津唐环渤海地区,所以此次的调查对象主要反应的问题的是进城务工青年在珠三角的工作情况,从他们选择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中可以看出,63%看重的是城市收入比农村高,20%的务工者考虑到的是想到城市学技术和管理,从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务工者目前的原因是工资问题只有少数人关注学习技术和管理以及其他的原因,此外在求职过程中67%的务工者看重的是工资待遇,在此又可以看出进城务工青年对工资问题的看重,17%的务工者看重的是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还有12%看中的是个人的发展,从此可以看出,务工者在转型时期进城务工对自身的发展不是很看重,对社会福利了解也不是很深,想法不是很成熟,在调查的务工者中80%的人对现在的工作基本满意,60%的人感觉工作最不满意的是雇主或管理人员态度恶劣,只有15%的认为是工资待遇低,由此得出在务工者开始工作之后,部分人会由最初的对工资的不满意逐渐转移到对对雇主或管理人员态度恶劣,78%的进城务工青年不是很了解但是听说过当地政府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的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在调查的所有人中占85%的人认为实用技术和技能是最需要的技能或

知识,在“安全生产”方面80%的务工者没有进行任何的培训,在此可以看出务工者在工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务工者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10小时基本符合国家的基本规定。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秦城务工青年在珠三角工作的初衷是工资,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雇主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们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基本上满意但是工作之前的培训务工者只是听说过,“安全生产”中的急救知识培训工厂也很少对其进行培训所以此方面有待加强。

(三)生活、情感和心理状况

在生活、情感和心理状况这一题中通过调查大多数的务工者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600~800元,最大的消费是休闲娱乐,和手机费,业余时间喜欢找朋友聚会或看电视,从这些可以看出进城务工青年的日常生活开销比较大,比较积极的兴趣不多,但是80%的务工者的交往范围比较广,除了亲戚和老乡外,还认识几个朋友,因此他们在社会上的生活和适应能力计较强。在日常生活中,有52%的人认为竞争太激烈,岗位有限,每天工作都要绷紧神经,有少于一半的人认为压力不是很大,居住情况75%是集体宿舍,18%的务工人员是单租,在饮食方面最关注的是价格和健康,在衣着方面主要是价格和款式,33%的人认为他们进城务工是农民,40%的人说不清,20%的人认为是他们是半个城里人7%的认为是城里人,所在城市的市民对这些进城务工的青年持一般的态度,少数人持戒备心理,70%的人认为要想在城市安身立足最需要人脉关系,少数人认为是当地户口。

(四)社会地位、政治权益、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务工青年参加的保险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务工青年的社会地位、政治权益、法律思维和维权意识这几个方面相对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需不断改善。其中,据调查显示,大约60%的务工青年参加了工伤保险,50%参加了医疗保险,而失业保险只占10%左右。劳动合同的签订方面,约66.7%签的是用人单位单方制定的合同条文,而当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约83.3%选择私了,这是令人失望的。在国家出台的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方面,52%的受访者认

为有一些好的政策,但没有落实。而对于农村基层“两委”(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选举,分别有43%和45%表示从未参与和不了解。

(五)未来发展前景

务工青年未来打算

1对于未来的打算,约67%的务工青年是希望继续在城务工的,而其主要原因大多数是收入高,工作体面以及子女受教育条件好。而在阻碍务工青年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方面,约59%选择了缺乏技能或管理,这恰恰就就能反映出社会对务工青年在职业技能培训上的不足。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也感受到,渴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惠及是务工青年的迫切需要。务工青年的社会保障现状只能用“薄弱”来形容,不用说其他险种,就连目前最重要的外来人口综合保险的投保率也还比较低。同时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也一直将他们排除在外,他们只能得到政府零星的关照和非政府组织的志愿服务和社会援助。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务工青年在职业、居住条件等方面,相比于底层初级的农民工而言,大多数处于明显的优势位置,但同广州本地人相比,又显然处于劣势位置,这样,务工青年就处在尴尬的中间位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们渴望得到城市的认同,渴望“市民”身份认同及社会融合,渴望得到市民待遇,得到尊重、认可和接纳。从总体上看,外来务工青年在珠江三角洲的生存发展状况目前还停留在“合格建设者”阶段,要实现和谐融入珠江,共同享有珠江的发展成果,还任重道远。

六、解决进城务工青年问题的几点建议

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条件。近几年,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进城务工青年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青年并不能获得完全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在进入市场和立足城市两个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必要支持。例如,在进入市场问题上,政府要在进城务工青年技能培训、用工信息的发布、规范职业中介组织和就业市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进城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上多做文章;在融入城市问题上,要从提高进城务工青年收入水平、提供廉租房、建立和健全进城务工青年社会保障制度、丰富进城务工青年文化生活等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政府要尽可能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虽然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多数务工青年有一定维权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有近一半人选择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但是有一半以上务工青年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大多数务工青年的工作时间高于正常工作时间,而且拿不到加班费。因此,务工青年法律知识不够丰富,维权意识仍不明确。所以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帮助外来务工人员。

共青团组织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外来务工青年来城市打工,既是一个提高就业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资本的过程,更是一个更新观念的过程。因此各地共青团组织应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外来务工青年成长成才铺路搭桥。由于青年人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自主创业能力较弱,容易被置于社会安全网之外,各地团组织应该发挥协调作用,联合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通过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就业咨询部、培训网点、维权监督岗、图书室、文化中心等,为外来务工青年在入出两地之间牵线搭桥,直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定向服务。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研究报告化学与化工学院陈泽邦 黄汉荣 杨召令 宋扬 邓以双[摘要]:进城务工青年是指生于改革开放后的进城务工人员,现已成为城市建......

华南理工大学“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研(进城务工青年卷)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寒假“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问卷(进城务工青年卷)调查地点: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区)县(区)乡(镇)村(社区)调查时间:2011年月日至月日调查人员:(......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

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问卷发放数量:150份,回收数:138,回收率:92%“进城务工青年”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之......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研究报告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城镇化业已启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前往城市寻求人生财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

进城务工青年婚恋问题

进城务工青年婚恋问题【摘要】进城务工青少年婚恋问题一直引起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本文就河南进城务工的婚恋问题进行研究,来探讨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关......

下载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全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全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