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三少三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多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三少三多”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真正的主角,教师的地位是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绝不能越俎代庖,越位行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如何做到这一点,本人以为应坚持“少讲多读”、“少讲多议”、“少讲多激”,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一、少讲多读,体验深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课标中对阅读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课堂教学中又怎样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读得“言从字顺”,即读通、读懂、读得流利。时下有的课堂学生学生读也读不懂,说也说不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泡沫直冒”,归纳段意,提炼主题,完事了,学生一无所知,最基本的字词读不准,句子读不通。“得意不忘形”,就是说得时下部分课堂不注重语言文字及其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只讲“意”,不清不楚,简直就转是空中楼阁,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高处不慎寒”,学生仍然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通句子,初步领会词句的书面意思,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再读加深理解,基本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句段的意思。如小学西师版九年义务教材五年级下册《珍珠鸟》一课中描写“我”的行为的句子,描写雏儿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人与鸟类等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境界,读懂作者爱鸟的思想感情。可以采取对比读、分角色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验。
最后,读出“语文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读味”中要体现的就是情,做到“情”与“语言文字”的一致性,即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读出语言文字所囊括的宽度和厚度,如“天高云淡”要读出在晴朗的蓝天上飘着一朵又一朵的白云,看见此情此境所产生的一种开阔、宁静的思想感情,将此情融入语言文字中,通过自己的口读出这种境界,这就是“熟读成诵”的境界,“朗诵”的境界,“诗人”的境界。
二、少讲多议,激发好奇心
小语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议”可以说是合作交流,可以说是探讨,从自身来看是自身思维争辩的一个过程,从班级的角度看也是课堂讨论,不管怎么说“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思,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鲜活的课堂。
“议”中明“义”。如“青翠欲滴”一词,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借助图片体现翠绿明亮的叶子上一滴水珠似滴非滴,透明的水珠中折射出浓淡的变换的色彩。引导学生看图、读词、想象,读出这衣服美丽景色的一个瞬间。
“议”中悟“道”。如《珍珠鸟》一课,珍珠鸟开始离“我”较远,然后一点点挨近,最后淘气地陪伴我。在珍珠鸟行为的变化中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独立思考,开展小组辩论赛,在辩论中拓宽思路,明白道理。有的学生说:鸟儿因为“我”的亲近,有了依靠,思想上懒了下来,像以后有吃的了,用不着在到处奔波劳累;有学生说:鸟儿与“我”和谐相处,是作者爱鸟的体现;有学生说:人爱鸟,鸟爱人,让世界充满爱。这是多么美妙的声音,这就是“议”的作用。
“议”中激“奇”。“出奇不穷、出奇划策、出奇取胜、出奇无穷、出奇制胜、出奇致胜、出奇不意、争奇斗妍”无不与“奇” 挂钩,无不与“思维独特”、另辟蹊径挂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争议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激发求异思维。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方法很多,除了教师可以帮学生归纳诸如加一加、谜语识字、象形识字等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谈谈识字方法,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出现,如结合名字、结合地理位置,自编顺口溜等。
三、少讲多激,启迪智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因此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及时点播。从听课的情况来看不少的老师满堂课的串讲、串问,教师占据了课堂这一主阵地,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对知识的学习索然无味。
激在关键处,引导思考。如一年级教材第七课《生日礼物》,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体会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的感受,可以问道:“假如你被父母关在家里,你会对我们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生肯定会说:孤独、不自由,心理难受等,心情肯定是沉重的、难受的,然后指导学生用读来体现这种心情,情与言融为一体,言为心声。每篇课文都有重点段、重点句,也可以在这些关键处,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激在兴奋点,激励参与。在课堂上,不少学生回答非常精彩,作为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应该及时肯定,指明方向,如“读得真有感情”、“你说的思路很清晰”、“你这个字的音读得非常准,能给大家再示范一次吗?”等,通过语言,肯定学生的优点,使学生产生兴奋点,从而全身心投入听课,参与到整堂课中来。
以图片为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图片,这些图片展示的是该篇课文重点部分,作为教师应仔细分析,思考如何将图片与文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西师版小语十二册教材19课《访兰》一文中的有三幅图片,一幅画的是父子两来到大山深处,有几十丈的山崖,山崖深不见底,山边有许多兰草,这幅画所要叙述的是第二自然段内容,长在这种地方的花草,体现的就是一种不俗,有助于加深对父亲所说话的理解。另外两幅画,画的是兰草和花,加深了学生对兰草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对兰草更加亲切、更加接近。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以读为中心,在读中体验、读中悟道、读中深化,教师应适时点拨,少讲多思,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工作之初的“三多三少”对待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从一个校园人到一个社会人的转变。在“三多三少”的涉世观念指导下的涉世行动,犹如......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一个教师的三少三多愿望,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三多”与“三少”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既做好工作,又能从大量繁琐的日常事务中真正解脱出来。班主任如果处理好以下的“多”......
新闻来稿中的“三多三少”现象及其克服办法作者刘照丁在报社编辑部编稿、组稿、值班,时间长了,读稿子多了,我发现来稿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开始,我以为这是本地方的现象,到省......
中国教育报2002-12-09管冠生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教师,我有一个“三少”、“三多”的愿望。“三少”即少检查、少评比、少考试;“三多”即事实多一点、民主多一点、科研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