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象棋教学”。
农村小学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中国象棋是 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农村小学进行中国象棋普及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更是一项“寓教于乐”的特殊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下棋,是中国象棋普及教育的源泉。学校和老师要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让中国象棋在校园里结出累累硕果。
关键词:中国象棋、普及教育、素质教育、校园特色、兴趣。
一、中国象棋的普及————我们的认识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它的雏形,到了秦末楚汉相争时期,中国象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 朝,中国象棋便定型了,那时称为“象戏”。唐宋八大家人人善弈,其中白居易颇为自负,曾有“棋罢嫌无敌,诗成愧在前”之感叹!名臣狄仁杰,以棋局释政局,首开棋为政治服务之先河。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更是一位中国象棋迷。他下棋输华山的故事家喻户晓,而且重信诺,不仅赐华山给陈抟,同时‘免华山附近黎庶之征 徭近三百年’。因下棋而使广大百姓长期免税,此举古今罕见。文学家洪迈撰写《棋经论》,成为早期的中国象棋理论家。曾编篡《资治通鉴》的史学家司马光对中 国象棋大胆革新,发明‘广象棋’,在中国象棋史上有一定影响。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人们只知道他留下的《正气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铿锵名句,却很少知道他还是一位棋艺水平相当精湛的中国象棋专家。他‘行弈决胜负,愈负愈乐,忘日早暮’。可见兴趣之浓。他在诗中多次流露出对中国象棋的浓厚感情,‘客来不必笼中羽,我爱无如桔里枰’。他还善弈盲棋,应该说,在中国象棋史上,盲棋第一人非他莫属。谁能想到,文天祥还是排局能手。被俘后仍未忘情中国象棋,曾精心制作过40多个中国象棋排局,可惜仅有‘单骑见虏“一局留传下来。从此局的着法中不难看出其构思之奇妙不仅凝聚着聪明才智,同时也闪烁着作者勇敢顽强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明成祖朱棣在组织编篡《永乐大典》时,还特命他们编入一卷《象棋》。中国象棋还可以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刘少奇当年化名胡服在敌占区开展工作时,曾以棋为桥,消除对方戒心,进而达到了解敌情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彭德怀、邓小平„„都喜欢并支持中国象棋活动。而有谁曾想到,年青时的蒋介石居然写过这样一首诗:“茫茫龙汉到今时,百折难逃一局棋。杀马回车从此始,万方同慨更何之。”如果不谙棋道,写得出来吗?
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围棋是世界上现在最流行的三大棋种。列宁说;“象棋是智慧的体操”。把融竞技、技术、科学为一体的中国象棋引进课堂,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美德,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毅力、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有突出重要作用;更是了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一项“寓教于乐”的特殊教育手段。学校开展中国象棋教育活动,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谓素质教育,即以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有计划的教育与环境影响,以达到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而中国象棋活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综合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学科,通过中国象棋的普及教学让学生得到收获,让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形成学校特色。
二、中国象棋的普及——我们的行动
1、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下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中国象棋有了兴趣之后,才会跟着你一块学,也才能学好中国象棋,教学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教一年级新生时,应在趣字上下功夫。教学中,教学生走法时,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教小兵的走法时,我说兵、卒是勇敢的士兵,士兵最英勇,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小朋友们也象士兵 一样勇敢,遇到困难不退缩,小朋友们很容易就记住了小兵的走法。马和象的走法是初学中国象棋的孩子最难掌握的,为此,我让小朋友们蒙上眼睛走路,小朋友们都挺带劲的,玩过之后,让学生说说感受,当小朋友们说不好走时,相机引导学生学习象的走法,象的走法与小朋友们蒙上眼睛后不好走是一样,但大象的象眼可多 啦,在中国象棋中共有八处,学生了解了象走田的规律后,我告诉他们,田字中间的位置就是象眼,一旦象眼塞住后,象就不好走田字了,再让学生找出象走田字的几个中心点,数一数,最后让学生练习走田字,将棋盘上的其他的棋子全拿走,让学生练习。学生掌握后再设置好棋局,有的象眼塞住,有的象眼没塞,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总之,在教学学生各兵种的走法时,应始终贯穿一个“趣”字,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中去领会、掌握各兵种的走法。另外,一堂课走法不易多讲,可将 兵、车、炮走法用一课时,将、士、一课时,马的走法用一课时,象的走法用一课时,复习一课时。这样,虽然学生还会遗忘,但在今后的练习中,学生碰到问题时 再予以指导,这样学生就会较快地掌握各兵种的走法,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创设参与环境,让学生有棋可下。
所有学校开展的项目,都需要有大环境的支持。我们上溪虽处偏僻的浙西北山区,但是在我们上溪爱好中国象棋的人士却不少,再一些商场门口、大树底下,三五成 群,聚在一起,杀上一盘,切磋棋艺。下棋者镇定自若、沉着对弈;观棋者们身临其境,跃跃欲试。父子对弈、兄弟厮杀、老少对攻。棋盘上不分老少、不分男女、不分尊卑,你来我往,小小的棋盘竟有如此大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上溪的人民。
我们上溪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场地条件差,经济实力弱。虽然有一定的中国象棋教学基础(指以前的雨天,体育室内课的零星棋类教学)。但是要将中国象棋作为普及教学来实践,却是个难题。本着“一切从零开始、边实践,边积累,边提高”精神和想法。学校领导与几个老师讨论,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开始了尝试。
首先、配备了一系列有关中国象棋的资料和设施。⑴、购买磁性大棋盘一副,便于课堂示范教学和讲课。⑵、配备了二十五副小中国象棋,便于学生课堂学习与模拟演练。⑶、特辟棋室一间,以便学校中国象棋队的训练和比赛。⑷、征订和购买棋类报刊和书籍,以便于老师和学生的学习、研究和提高。⑸、购置中国象棋训练方面的软件,进行电脑与中国象棋相结合的教学,以利于特长学生的拔尖训练。
其次、提供了实施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时间。⑴、每周每个班安排了一节中国象棋的教学课,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指导。⑵、每天中午的时间就是孩子们自由练习时间,学生可以和自己的同学下,也可以找老师来切磋棋艺。⑶、每周的二、四放学就是学校中国象棋队的训练时间了,学校的各段中国象棋队就可以在棋室里下中国象棋了。
最后、提供了中国象棋的技术指导,⑴、配备了一名中国象棋的负责教师,在中国象棋课上指导学生下棋。⑵、发动全校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发挥学校所有老师的积极性。⑶、聘请了一些社会上的中国象棋爱好者为教练和陪练,提高学生的对局水平。
3、抓好校内的中国象棋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校把中国象棋教学与竞赛活动结合起来,每年定期举行全校性的中国象棋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提高学生的棋艺与实战能力。每到“六一”期间,学校举行由全校学生全员参与的“百人中国象棋”赛。这一期间,校园里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关于中国象棋的欢声笑语,到处都是中国象棋棋子碰撞的声音。学生们一一捉对撕杀,从班级一直杀到年级,杀到校级,从中产生新一届的“十佳中国象棋小能手”。每到九十月份,学校又要进行“中国象棋攻擂”赛。学校中国象棋队队员在校中国象棋组的组织下,摆下擂台,接受全校师生的挑战。学生们经过半年多的训练,跃跃欲试。挑战的、观战的,场面极为壮观。这两项大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棋艺的提高。
学校每年组队参加临安市的中小学生中国象棋比赛。连续三年在临安市的中小学中国象棋比赛中获得团体前三名,更是保证和提高了学校中国象棋的参与氛围。
4、抓实中国象棋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中国象棋水平。
学校中国象棋队是学校中国象棋金字塔的顶端,代表学校中国象棋的最高水平,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为学校争光,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基本练习:学校开设有中国象棋校本课程,每一位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必须参加中国象棋活动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一些中国象棋的杀法、残局、以及一些简单的定式等。
(2)、网络对弈:学校中国象棋队是学校中国象棋的最高水平的代表,在校内与同学下棋过多反而不利于他们水平的成长,这一点从梅其昌同学的身上最为明显,由于他和上届中国象棋队参加临安市的比赛,可是现在检测他的水平不进反退,可以说这个学期他的水平停留了一个学期,损失非常严重。
(3)、师生互弈:老师往往是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我校的老师都十分喜欢下中国象棋,乐于参加到中国象棋活动中来,我校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师生之间的中国象棋比赛,学生们往往嬴老师一盘,就会高兴好几天。而学校中国象棋队队员与老师之间的对弈则几乎天天都有,老师们总是边下棋边指导队员们,队员们在这种交流中获益非浅。
三、中国象棋的普及——我们的发现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而又高雅的文化。下中国象棋是一项育德、益智、强志、养性的活动。中国象棋是力量的角逐,两军对垒,谁能逐鹿问鼎,让人惊心动魄;中国象棋是智慧的较量,用兵布阵,谁有锦囊妙计,使人捉摸不定;中国象棋是美丽的展示,刚柔兼具,谁更技高一筹,给人赏心悦目。中国象棋具有通俗性、广泛性和群众性,便于学习、普及、推广,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中国象棋运动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同时对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象棋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竞争及团结友爱的精神等,无不是美好人性的体现。中国象棋的学习与训练,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明显作用。首先,开展中国象棋活动能促进棋手思想道德素质的 发展。下中国象棋要懂礼貌,讲礼节,棋风要正。第二,开展中国象棋活动能促进棋手智能的发展。革命导师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棋类是智慧的体操。”前苏 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会下棋的人就不能充分增加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这些都说明了下棋能促进人的 智能发展。尤其有利于培养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开展中国象棋活动能促进棋手心理素质的发展。比如:情感的自控;性格的陶冶;耐挫力的培养等等。
追求卓越,挑战自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竞技体育精神的体现更是人文精神的升华。
四、中国象棋的普及-----我们的收获
1、认真组织中国象棋活动,努力建设校园中国象棋氛围。
自从学校把中国象棋作为学校特色来抓以来,学校始终把中国象棋的教学和研究放在了重要位置。认真上好中国中国象棋课,全力训练中国象棋队,努力在普及与提高上下功夫,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中国象棋比赛。几年来,学校中国象棋队队员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自学校2006年参加临安市中小学中国象棋比赛以来,年年获得团体前三名,个人名次也获得了一个第一、三个第二、前八有七人次。
2、认真开展中国象棋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
列宁说“棋类是智慧的体操。”下棋对人的素质发展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校的邵旭东同学自从参加学校中国象棋队以后,不仅获得了临安市小学生中国象棋比赛的冠军,学习成绩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在实验班学习,成绩稳居前列。中国象棋队的训练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且能明白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发言观点鲜明,思想清晰,给人以启发,对一些难题,他常表现得异常冷静,静下心来坐在哪儿,默默地思考,全力以赴,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到最后,总是一语中的,令人叹服。
四、中国象棋的普及----我们的思考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对学校的中国象棋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有力的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和素质教育成果。但我们也看到了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和困难:
1、经费投入有困难。我校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小学,办学经费本来就紧张。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费用较高,存在困难。(各级各类中国象棋比赛往往在于潜和锦城镇上,我们去参加比赛需花费住宿费、车旅费、餐饮费等。)
2、教师精力有限。学生要成材出成绩,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但是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师资非常紧缺,他们一般都担任语文或数学的教学任务,因此在训练上精力有限。
3、家长意识缺乏,目前,家长更关心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学生学下中国象棋兴趣不高,有些家长不仅不支持还不让学生来参加。因此较难形成一种“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一的良好环境。
总之,开展中国象棋普及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意义重大。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我们开展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继承、发扬、光大中国象棋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将牢牢地抓住这一机遇,不懈地努力,为让中国象棋这一中华民族的国粹放出更大的光芒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象棋快速入门
2、中国象棋
3、体育和健康标准
4、象棋概述
5、中国的素质教育
《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题方案 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08-09-05 10:3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41 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江苏省......
让青年教师尽显年轻的魅力——农村小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点击数:810 更新时间:2007-5-2论文提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
农村小学薄弱学科教学管理探索与实践摘要:农村小学由于受到教学条件限制、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小学音体美发展存在薄弱环节。针对农村小学薄弱学科,农村教师......
实践与探索(2)教学设计说明海口市第一中学 陈佳琪“实践与探索(2)——探索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它是华东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教科书下册第十八......
“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标》强调:教育的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