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行,感受共享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本行有感”。
日本之行,感受共享!
2月19日到23日,许总、孙总监、胡总监一行去日本出差考察,回来后立即召集了各部门干部开会,将一路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听完三位的汇报,所有干部感触颇深,不少干部回去都利用会议进行了宣导和传达,为了让更多人员能够感受到这些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的经历,去思考一下这个经济强大的小国到底强从何来?让我们从中能得到一些启发。
孙洪钧(供应中心总监)
先是概述了一下日本的国家概况:
日本是个狭长的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的纬度比较大,日本的国土面积本身不是很大,但是他的海洋面积比较大,内海较多,超过3万公里的海洋线。
在几天的行程中,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对日本人的工作态度的观点:
1、敬业
2、专注
3、细致
4、团队(1)敬业:
日本三菱公司在接待客人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而且非常的充分,到了什么程度呢?18号下午,他们进行了第三次演练,19号接待我们的程序。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进会议室就能感受到他们充分的准备,桌上放着厚厚的一沓资料,所有的资料上面都是中文,资料上面还放着一个软盘,所有的资料都区分的清清楚楚的,一看就知道他们准备的非常充分。他们中有一个之前是在北京办事处做培训,两个是5天前从另外一个公司抽调的,这个人在这5天中每天都工作到12点,然后一遍一遍的核对检查要给我们演示的资料、推荐的各种指数。他以前不是管这个项目的,也没有接触我们要谈的这些专业的内容,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消化所有的技术资料,然后还要把资料中要反映的一些问题汉化给我们看。可见这是一种非常敬业的文化精神。第二个是 他们的主管4天时间安排好我们整个的行程,自己从上海飞到大阪,再从大阪请了个翻译回到他们北部的工厂,然后他带着这个翻译在工厂连续工作了2个晚上,准备整套给我们的资料,汉化后的简介整理好。从他们的准备工作到接待我们,其中的敬业精神是我们无法抄袭的。在他们提取资料、人员安排、车辆安排、参观事项中都能看出他们非常注意细节。
(2)、专注。
在90年代就提过无铅要求,但后来政府取消了,现在,当我们去第一家公司问的时候,他说他们研发了12年。从开始提出无铅要求到现在研发了12年,第二家研发了8年,虽然无铅产品市场还没有,但是他们在感受到这个潮流之后会得到重视,并投入了非常专注的研究。
(3)、细致。
他们的工作非常细致,我们在他们准备的资料当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细致。在整个的行程中的安排细致。举个例子:订车票。衔接的时间非常紧,许总抽烟,我和胡总监不抽烟,第二天我们坐火车看到日本的火车车厢里面2节车厢可以抽烟,其他的都不能抽烟。他给我们定了4张票,2号允许抽烟的车厢,他们的细心让我们非常感动。2张抽烟车厢和2张无烟的车厢,我们去第二个车厢。第三家公司有一个人跟我们同行,他知道我们买的票是2张有烟2张无烟的车票,他就叫他们当中的一个人来陪同我们。仅从坐火车上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细致。
(4)、团队。
他们工作上的团队意识非常强。我们在日本拜访了三家公司,他们每家公司在我们出来的时候的表现,第一家公司是出来了将近20个人,第二家公司将近10个人,第三家公司也有10余人,他们的团队意识非常强。我们在座谈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在讲话,但其他的人都坐在旁边陪同,一直听我们讲着。大概有四分之三的人是没有讲话,他们团队的意识非常强,他们的服从观念非常强。
二:在生活方面的感触:
守时:我们从大阪到上富中间倒了4次车,4张车票中间的时间差最长的是8分钟,最短的是4分钟,中国人可能会觉得时间不够,日本人非常惜时,换车的时候还要换站台,日本的火车里都挂着表,这是他们的最高指示,不能晚点。日本人的守时概念非常强。(如果晚点,你可以拿着票去前台举报),在旅途中,我们中间要倒4次车,我们以为要等很长时间,基本上我们刚跨出这列车,换下列火车就得开始跑,跑到下列火车上,时间非常紧张。可见日本人的惜时和守时观念非常强。而且这是长途车的换车,而不是短途的。做一辆车最少要一两个小时,并不是做十几分钟就换,我们整个换车坐车的时间是从7:40到1点,4个小时20分钟,中间换车的时间只给我们4—8分钟。从日本的火车上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守时观念,其他地方也一样。
2、空间规划。大家都知道日本国土面积较小,我在酒店里面往下看,整个街道都没有人,然后到大堂也没有看到,都到地下商店,然后我们去一个工厂,整个铜件生产线将近800米,日本同样的铜件车间,生产线不到100米,他们的产品都放在空中,最高能放25米。我们去的另一家公司,他的仓库20几层高,我们从下面看上去,他们已经挂了17层上去。很多工厂都采取很多的方式节省空间,铜棒是放17层,他们的通道非常窄,但是产品放的非常有次序。吴董的儿子告诉我,他又很多日本的朋友,他们都说日本的房租太贵,租不起,所以很多房子是三角形4平方米的。4平方米的房子能做什么?基本上有厨房,有卫生间,还可以睡觉,洗澡都要弯着腰。他说所有的空间都是安排的非常好。他们的工厂规划,空间利用率非常高。
3、环保和节俭意识。在日本我们很少看到好车和大量的车,我们过去的时候人比较多,日本人来接我们的时候选择都是非常好的车,都是小排量环保型的,还有一个有很深印象的是纸片,我们在火车上吃完的便当,想找张纸,可是找半天都没有找到,最后找到个很小的方片,拿起来撕了两下,4份我们拿来擦手,他们的节俭意识是非常强的。我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一个用日、中文写的“乱扔垃圾违法”,日本很少提到法,他们的律师很少,日本和美国同样发达,日本的律师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很少涉及法律,但在日本乱扔垃圾是违法的。他们的街道非常的干净。在地铁上面,很少有人讲话,不是闭目养神就是在看报纸,不像我们翻开那么大,他们是把它折小放入口袋中。他们有个很好的文化,不去麻烦别人打扰别人。都是非常的安静。
胡振清(技术中心总监)的感受 先谈谈一路上所见所闻:
1、我在机场看到他们的装行李的车,推板下面有个滑轮,不用弯腰,只要把滑轮上的推板推进去就可以。
2、他们那边的自动售货机买的可乐,我们公司也有,我们在投币之后可乐掉出来我们去取得时候,往往那个手一般来说都不太好拿。但是他们的呢,取货的挡板是弹性的,你伸手去拿的时候他正好可以往外张,很方便可以把它取出来。
3、我们接触的一家企业,其中一家企业的人员数量只有750人,但是它们的产值是人民币40亿。
4、在我们参观完一家工厂后,它生产线的非常的紧凑,占的空间也非常少,从人员数量来说,自动化的程度是比较高的。锻造车间的过道,2个人并行走是走不过去。
5、他们车间都没有分区,不像我们有这么多分区,浪费了大量的空间,他们现场堆放的都是能创造价值的物料。
6、设备的实用性比较好:日本公司他们的设备并不都是欧洲的,也并不都是日本的,有些设备他们也是买台湾的,他们的工厂设计,设备评估这一块追求的是一种实用性。
7、这三家公司有关于无铅铜的开发,十年前就开始了,去年我跟欧洲一些公司交流时,很多公司竟然不知道,这说明了他们企业的创新意识,人家能预计到十年之后的流行产品,很令人崇拜。与很多专家的交流机会很难得,也让我得到了很多启发。
8、团队参与的意识:刚才孙总监也说过,我们去一家企业参加会议,一个问题有20多人的团队参与讨论旁听。他们的企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窗口,他不会使信息链中断,都可以传达到,对市场,所有的供链源都能到位,而且每个人对这个项目都非常的熟悉,跟每个人都能交流都能说出很多信息。可见他们的管理、运作是闭合的,是没有缝隙的。
9、我心中的亮点:他们的低压铸造信息的公布,标准化的,比方说低压铸造的一出二的长颈,铸出来之后有帽口有交道,帽口基本上成规矩,而浇道口都会专门设计一些专用的工装,然后两个锯片同时去切,他设计的一出二的产品两个之间的距离,以后再去切的话他还是一个标准的距离,这点能看出他们的精益求精的程度。在跟他们接触当中,不管是翻译还是员工、技术员,我深深的感受到他们的危机意识比较强。比如说这次的金融海啸,他们每个人都在思考,那我们在这块思考了多少呢?
10、他的食品:日本的食品的理念是从源流管理,所谓的源流管理是追溯到原材料阶段,要管理整个的一个过程。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食品,很多原材料比如肉、鱼可能是有味的,已经变质了,但是我们会加入大量的调料,最后也色香味俱全了,但在日本他们会追求原材料的高品质,必须是新鲜的,什么部位的等等,最后做出来的是品质好的东西。这个给我的启发非常大,目前我们面临无铅铜的转换,非常艰巨的任务,同安熔炼在原材料上对我们的成败非常关键。我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低压铸造和同安熔炼开会,怎样做好原材料的管理,日本的公司采用的就是源流管理。
11、企业文化:其中有个公司的社区网站上有副对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的理念第一点是企业对社会的感恩,第二点他们所有的企业强调上下同心协力,体现他们团队的意识,第三点感触最深的还是他们的精益求精。
再谈谈日本之行的最大感受:总结有四点:
1、团队
2、创新
3、管理
4、谦虚 由此产生了对日本企业日本人的工作感想:
1、谦虚,日本人给我们中国人的印象不太好,实际接触中发现他们其实很谦虚,但是相对比他强的人,他们才会很虚心的向你请教。我们的许总很强,随团的一些人跟着许总,他们也觉得许总非常强,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尊重。并不是随便的人人家都会尊重你,是因为你比他强,他需要向你学习很多东西,或者你告诉了他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这样他才能崇拜你,尊敬你。
2、管理。我们在管理上面却的还是源流管理和精益化生产。精益化生产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提升。
3、态度。日本人做事的态度,他们没有把事情做好,或者是失败,他们不像我们中国人一样,日本人是给大家谢罪,确实是自己努力不够或者有其他的原因,我们呢就是理由,找理由找借口解释,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对于技术中心的工作,技术创新,重点跨越,对于人本企业他并不是什么都想去做,他们有重点要去做的,他们只想做某个领域的NO.1,而不是EVERY ONE。
最后许总又进行了补充,并把个人的一些感想说了出来。
许总:在这几天的行程中,每天他们2个没有谁是在12点前睡觉的,至少有2天时间是在2点之后睡觉的,因为什么?睡不着,我是没有一天早于2点睡觉,百闻不如一见,以前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到很乐观,但在我看到日本企业之后却睡不着,两个原因:
1、恐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用它一生的精力在做事情,所以日本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在未来的5年10年之内,发生战争,只要不是长时间的战争,只要不是核子能的战争,中国必败无疑。平时我对中国的军事比较热衷,所以对这些军事装备也比较了解,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10年之内中日之间爆发常规的战争,中国必败无疑,因为日本太强。
2、羡慕,如果我们中国人学到日本的这些优点,结合中国的优点,中国绝对是全世界第一大国。如果我们公司学到日本企业的这些东西,我们在5年内10年内学到日本的东西,我们能成为全世界卫浴行业中的第一是毫不夸张的。连高仪都不会是我们的对手,摩恩又算什么呢?20年,一个国家的未来我没办法去预测,但是一个公司的未来我们可以去预测。
在日本感触很深的:
1、日本的工资。日本国家规定的的最低收入,一小时是900日元,一年大概是184万日元。13万人民币。最低工资是什么呢?当你失业政府给你救济的时候是以这个最低工资的标准给予贴补。一个月一万多,这个国家太厉害了。日本有人因为失业卧轨自杀,我们会觉得很可怜,但也很奇怪,他们的补助是一个月一万多人民币,但是有人告诉我们,他可能以前是4、5万,一下子降到1万多他觉得很失败,他觉得接受社会救济是给社会添麻烦,如果几个月或半年找不到工作,干脆自杀。在日本我们没有看到一个要饭的,因为日本人学习的中国文化忠孝仁义,日本的工人税后只有工资的80%,日本的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是320万日元也就是23万人民币,而且他们不分级别,只要是公司的员工,工资都一样。看到这个我有2个感想:
1、这么高的成本东西要怎么卖出去?可想而知,如果我们的工人大家都是23万人民币一年,我们公司可能都不用做了,都白送了。
2、日本人为什么都这么忠诚?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比中国人高?所以我很关心他们的物价。在那边吃一个便当1000日元,加上它的包装是1020,相当于80元人民币。一碗面也是1000日元,一碗炒饭也是1000日元。日本的物价是我们物价的5倍。坐车,坐几站就是250日元,20元人民币。日本,除了董事长的车,其他经理的车都是本田、夏利,我们在日本看到的95%都是这样子的车。日本的停车位非常贵,停车位是按半小时20、30元算。日本的房租也非常高。就像那个4平方米的房子。
日本公司上下差异很大,他的工人是十几万一年,这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总收入,因为日本的女孩子结婚后可以不用去上班。因为上班挤车很麻烦,日本有女性专用车厢。日本上班坐车是高峰期,他们的列车员是帮忙把人塞进车厢的。而且女性专用车厢也就只有1、2节,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日本人上班都是坐电车,地铁,没人开车去上班,除非是老板级别的。因为他们公用场所的停车位是不卖的。然后我想起我们公司上班的班车,站一站还是好的,如果像他们这样挤呢?怎么样?一个人的收入可能就是这个家庭的收入,所以日本人非常的节俭。
日本工薪阶层很多人都没办法买房子,都是租房子,就是因为便宜,日本也有讲明他为什么这么节省资本,就是这个原因。日本的工资高,但他们的生活要求高吗?这都是相互的。我们的员工的工资是低点,但也不是很低,我们的经理级干部的工资水平与消费水平对比,不会比日本的部长级的干部会少多少。而在日本能做上部长级别的要从基层做上好几十年的。
(3)重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唱歌跳舞那些东西,而是怎么做事做人。怎么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到日本更验证这一点。首先日本人敬业:日本人的观念就“是一生一司一国”。日本人是用一生来衡量看待工作。而不是三五年时间来衡量。用一生来做一个事情。日本创业人很少;日本人很少人换公司。在日本,如果主动出去找工作,人家会说有毛病,像自己跳出去的几乎没有。很多人都一开始做到老。除非人家来找你,你可以换。用闽南话来讲,就是公司就是你的家,公司好,你就好,公司不好,你就不好。为什么这么敬业?就是一司一国的心态。(例子:机场一个挂实习生的中年男子(托运行礼),穿戴整齐,但年龄明显有四五十岁了,做事的敬业态度让我们尊重。在日本看到国外的车,非常少,不超过五十部,手机全部是日本的手机。你看不到NOKIA。商场 卖的水龙头,看了那么多,那么多店就看到一个摩恩的。说明日本很强的爱国精神。汽车都是日本国货,接待我们的日本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开日本车---尼桑。日本人连啤酒都很少进口。
许总又提到了路上见闻的一些小例子:
比如工作态度:飞机晚点,有一个负责接待我们的(职员)小伙子在机场举个排子举了2个小时,陪我们去建材市场,直到晚上七点钟,我们去吃饭,他都没资格进去。只有回家去吃饭,(日本的等级非常严厉);这位职员从头到尾,非常礼貌,非常到位。他们觉得没带你到非常好的建材市场,会感到非常惭愧。
为了接待我们,连续演练了五天的时间。对无铅铜的看法、日本国家法律、关于水资料研究、辅助资料全部搬出来给我们,所有资料准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还COPY给我们,所以我说日本工作态度我们要学习。
店员:商店店员,还没上班,提前在擦橱窗,而且非常细心,非常认真,我的皮鞋在那边一个礼拜还干干净净的,去店里我去这次买2个8G的USB,他店里找了只剩下一个,没有找到,觉得不能满足要求,店员都感到非常惭愧。还不停道歉说让你久等了
吃饭:(吃铁板烧)看铁板烧的师傅工作时的那个眼神,很敬业的,像在做艺术品一样。看得出他非常热爱这种工作,看你吃完以后,他非常的高兴,非常满足,又非常礼貌地请你去旁边喝咖啡,还点头哈腰说感谢你来捧场,敬业的态度由此可见。
搬运工与服务员:大巴车一到,那些搬运工,不管男女,见到客人,都马上90度鞠躬欢迎,立即将行李箱打开,把行李拿给我们,然后鞠躬。最后车子走后再鞠躬。吃饭以后,服务员都送到门口,然后90度鞠躬,感谢我们。
纪律:工厂走通道就必须要走通道,不像我们公司到处都可以走人的。
垃圾:报纸、书刊放一个箱子,塑料瓶放一箱子,铝合金罐放一箱子,其余的再另外放,分得清楚。看的时候真是如此。
日本铁路:拿我们的海沧线和同安线来说,要改变观念,是规定几点钟发货,而不是要求它几点发货,日本人是因为信任。从不误点。
公共场所:没有人打手机;抽烟必须在规定的划线区,机场出来,都是小玻璃门隔起来抽烟,如果违反规定,没人说你,但别人用鄙视的眼光看着你,心里会看不起你没修养的。
不同企业有不同文化:日本人工作非常正统,非常有效率。整个国家形成一个很强的凝聚力,日本良好的的社会文化导致日本人有很好的执行力,其实谈到所谓的文化也就是教育,文化不是企划部门的的事情,企划不过是把这些文化进行整理再去宣传去推动。真正文化的执行正是我们干部应该承担的职责,如果我们每个课级干部能够带动十个员工,那就有三、四千人受到了教育了,也就是全民都是文化的推广者。
最后许总很风趣地说到:“中国人有脑子,但没身子。日本人有身子,但没脑子,中国人很聪明,什么好点子都能想到,但就是不去行动,不会好好做。日本人想不到好点子,但他们一旦做起来事情能付出行动,就能踏踏实实地去把事情做好。”
以上三位领导与我们所谈的,看似只是聊他们一路的点滴琐事。如细细口味好好揣摩,亦能听出领导的弦之音和殷切期望,日本人的这些优良品质,这些正是我们企业缺少的或不够的,也正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效仿的。
日本之行OMC世界发型大赛观赛及好莱坞大学培训总结2012年3月,我有幸跟随中国美容美发协会组织的中国代表队前往日本观摩OMC世界发型大赛以及同全国各省市中等职业院校的老师......
日本之行一、抵达日本当俯视机窗外的白云时,发现它们渐渐向我们靠近,便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总觉得有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将要发生了——也正如石猴出世,以至于震天动地一般......
日本之行有感六六 ---2013年07月15日---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街头不似其他国家,你很难找到垃圾箱,而地面又干净如洗,让你不好意思随处乱扔,究其原因是垃圾分拣制度非常......
日本之行的感想刚到日本,天很黑,还下着小雨,坐在从关西机场到京都的巴士上,看到窗外不同的景色,才意识到已经身在异国他乡,海那边的祖国已在睡梦中了吧。 首先,我们去了西阵织会馆......
爱因斯坦的日本之行—读金子务的《爱因斯坦冲击》梁波(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沈阳110004)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物理年”,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纪念和研究爱因斯坦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