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乡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共享同一片蓝天”。
让城乡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
——大同市浑源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大同市浑源县科技教育局局长李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浑源县城镇学校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建设上都发展较快,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迅速,相比之下,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发展较为缓慢。对此,从2010年起,我们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上狠下功夫,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一是在硬件建设上加强农村学校。借全省“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东风,2010年,全县共计投资1.3亿多元,新改扩建学校35所,总面积10.4万平方米,其中农村学校27所,占建设任务的77%,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校舍建设投入最高、建设规模最大、建设效果最好、涉及农村学校最多的一年,并被省政府表彰为“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工程先进县”。今年,在全力推进2010年项目学校后续配套工程的基础上,又大力实施了6所乡镇寄宿制学校新建工程,工程完工后,将基本上实现“每个乡镇一所高标准寄宿制学校”的目标。同时,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为农村学校投巨资配置了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器材,农村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两年来,全县相继撤并乡村薄弱学校近30所,由2009年底的166所整合为137所,农村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育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学校成为农村最靓丽的风景,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
二是在资源共享上搭建信息桥梁。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县把发展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作为重要措施。共计投资1000多万元,全面实施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装备工程,为全县所有农村学校安装了光盘播放系统、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使全县农村中小学远教设备普及率达到100%,基层学校均建成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库,实现了农村教学手段的大跨越,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县——中心校——学校三级教师远程教育平台,大力开展农村教师网络培训、网络研修,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在培训时间、交通和住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大力度组织开展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优秀教案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研讨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网页、电脑艺术设计等电脑制作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今年,开通了浑源教研网,不同学校教师的观摩学习和资源共享更加轻松便捷,初步实现了“研教同步、全员参与、资源放大、深度引领”,为促进城乡教育交流和优质资源共享搭建了良好平台。如今,全县4万多名农村学生通过卫星收视教学、光盘播放和网络教学等渠道拜上了“名师”、读上了“名校”,实现了“一网通天下,名师进课堂”,现代信息技术在浑源结出了累累硕果。
三是在教学研究上推行联片教研。根据全县教育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划片、城乡结合、区域互动、资源共享”的原则,我们将全县学校按地域分为3个教研片区,以“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以片区为单位集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教材分析、观摩课、集体备课和优秀教案、论文、优质课评选交流、课例研究等形式,组织城乡学校互动、共同交流研讨,充分发挥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为城乡学校间、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优质资源共享搭建了平台,初步建立起了城镇重点校、农村示范校和边远农村校“三位一体”的教研网络和紧密合作攻关、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的“城乡联片”新型教研机制,基本上实现了城镇、农村教育“双赢”,为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到目前为止,共计组织开展了45次联片教研和送教下乡活动,累计3500余人次参加。
四是在扶持薄弱上开展结对帮扶。我们本着“实事求是、因校制宜、量力而行、行必有效”的宗旨,采取“一对
一、全方位、共提高”的捆绑式帮扶模式,指导全县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结对,组织片区内教师结成对子,通过座谈会、观课议课、观摩考察、送教下乡等形式,扶持农村薄弱学校,逐步实现被帮扶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帮扶一所,完善一所,示范一所”的目标,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具体从三个层面开展:一是协调市区优质学校与本县学校结成帮扶关系,二是组织县城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成帮扶关系,三是组织县城骨干教师与农村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关系。到目前,县城优质学校在系统学习市区优质学校先进管理经验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农村学校进行了二级帮扶,发现、培养了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学科骨干力量,收效明显。下一步,我们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总结帮扶结对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力争在全县进一步推广,以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五是在骨干培养上倾斜农村教师。去年暑假期间,为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督促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专业化成长,组织全县218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教师素质测试;从去年开始,扎扎实实实施了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教计划,两年共计选派92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城镇骨干教师赴偏远山区学校支教,为农村偏远薄弱学校输送了高质量的师资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了城乡教师有序交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两年来,共为缺编的农村中小学校公开招聘89名优秀教师,为农村中小学校注入新的活力;本学期,针对农村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的实际情况,为引导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举办了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意在通过集中比拼,发现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并拟对全县教师进行二级培训,以全面提升全县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经比拼角逐,150多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同时,每年暑假期间,对全县农村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专题强
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技巧、课堂教学基本功、有效观课议课等。
六是在促进公平上加大惠民举措。我县站在“利民、为民、惠民”的高度,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帮困助学政策为抓手,倾力实施教育惠民,不断拓宽惠民渠道,深挖惠民内涵,彰显惠民亮点。为城乡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课本费和杂费,去年为1716名家庭贫困住校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10.44万元;为所有符合条件的职校学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今年秋季起,全面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工程;在高中阶段实施了“兴大”助学和中央彩票公益金助学工程,去年共有57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获得87.5万元的资助;大力度实施“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工程,今年共为近900名大学生申请贷款450余万元。种种措施的落实,基本建立起了覆盖所有学段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了全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七是在学校管理上推行人性化服务。全县农村寄宿制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学生,营造家庭氛围”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让每位学生时时处处有家的温暖。各寄宿制学校均配齐了生活指导老师,并明确职责分工,对学生实施全天候服务,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就餐习惯、洗濑习惯等方面入手,注重细节,注重引导,让每位学生都能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障了每位学生夜间休息睡得香,白天学习有精神,为住宿学生营造了温暖的家园,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保障了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同时,从去年开始,下大力气解决县城部分中小学班容量严重超员的现实问题,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划片”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制度,明确规定小学每班不超50人,初高中不超55人,并对县城薄弱学校进行了大力扶持,进一步均衡了县城学校师资质量,县城学校初步形成了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良好态势。
经过近两年来的不懈努力,浑源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资质量明显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教育均衡发展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为提升全县基础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共享同一片蓝天》演讲稿南教场小学蒋兴艳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共享同一片蓝天》。 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有的残疾儿童,他们一出生便处......
共享同一片蓝天时间:2014年4月30日 地点:多功能室对象:铁厂小学全体留守儿童 执教人:方兴平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教育活动,让学校的“留守儿童”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减少或不再感到孤独......
六年(6)班 苟雨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共享同一片蓝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共享同一片蓝天》主题班会设计——齐携手为留守孩子留住春天安徽省怀宁县独秀小学纪继兰(246121)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教育活动,让班级“留守儿童”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减少或不再感......
共享同一片蓝天(全国助残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二(5)班的学生xxx。今天,我们共同分享的话题是:共享同一片蓝天(全国助残日)。五月,是美好的,带着初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