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国教育改革_浅谈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3:19: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改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改革

物理学院

12汽本2 何泽安

2012954220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之初,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的生活需要。因此,中国的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80万年前。最原始的教育其主要功能是教会部落族群的人们学会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如:生火,狩猎,捕鱼等。当代之教育其主要功能是让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可分为两种:广义上的教育与狭义上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我们今天所讲的教育是狭义上的教育,是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世界万事万物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中国教育自他诞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发展,发生变化。

中国古代从孔子办学,开始就有了私人教育系统,以后的“私塾”教育一直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时代,是教育的主要体系。不过从汉朝开始有了“官学”,官办的学校分级有中央的“太学”,地方的“郡学”、“府学”、“县学”等。宋代以后著名文人办“书院”这种类似孔子教学场所的风气开始不断壮大,许多学院都是一种学派的代表。

早期中国任用受教育的官员管理国家,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于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废除,代之以中西方结合的特色教育方式。这为中国现代教育之始,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宝贵人才。随后,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又有了较大变化,私人资本开始进入教育领域。

然而,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在社会的发展下逐渐暴露出来了。中国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基本需要了。人们对中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为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下大力气对教育进行改革。针对教育改革,中央政府加强了对高考改革;入园难,入园贵;随迁子女入学;幼师数量短缺;女童安全;打工者子女享受平等教育问题的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然而,在我看来,中国教育体系所面领的问题并不止这些。我们仅仅关注这些问题是不够的,也是不对的。对此,我对中国教育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等级不是“铁饭碗”,学校经费不是“大锅饭”,学校科研经费的多少应取决于学校本身的科研实力。

2、学校应实行政、教分开的措施,行政管理不应过多干预学校管理。

3、选拔制度应该改革,首当其冲的是高考改革。改革应注重教育的公平性。

4、高校选拔人才时应普遍选拔和特殊选拔相结合,允许有特例存在。

5、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避免出现贪污,挪用等情况的存在;不应功利性的对待科研。为何我会提出以下这几点建议呢?以下是我对这几点建议的解释。

针对第一点建议,我认为当前学校评级制度是有问题的。它存在只升不降的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校的实力明显有些下降,但他的学校等级却没有发生变化。这对其他学校是不公的,对学生是不负责的。此外,每所学校的科研实力是不同的。即使是不同等级的学校也可能存在着低等级学校的研发能力比高等级的还要强的情况。如果打破这两种怪现象,这将有利于学校之间公平竞争,也将激发学校及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

针对第二点建议,我认为当代中国之所以培养不出大师级人物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过多的受到行政干预。这极其不利于学校培养世界级人才。目前,每所大学校园里都有一名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而这两位当家人物都是由上面选派的,而不是由师生与上级共同选举的。这种情况将会造成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惟上是从。而上级并不一定对学校情况了解。这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而政、教分离的核心在于政治思想、行政管理与教育管理二者分开。校党委的主要职责在于行政管理和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展党员。我们应该弱化其行政管理而强化后者职能。这样可以避免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出现。而且,此举可以很好的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防止发生颜色革命。此外,上级行政部门的职能在于提供服务,而不是对学校下命令,瞎指挥。而校长则应该由一位教育家当任。他应该由师生共同选举产生。这样是校长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针对第三点,本人认为目前的选拔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以本人为例,本人也许理论还算过得去,但动手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广大中国学生都存在这种问题。此外,虽然我们喊了很多年素质教育的口号,可落到实处的几乎没有。目前中国的教育仍是应试教育。而很大程度上是由高考造成的。因为我们只能通过高考才能上大学。而上什么大学的标准在于你的分数是多少。因此,教师从小学到高中便不断地要求我们考一个更高的分数,真去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这样你有可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因此,我们从小只能在书本和试卷上埋头苦干,“乐此不彼”。结果大学每年招的都是一些应试教育产物下的学生。大学在抱怨小学到高中老师培养出的学生创造力,动手能力不足;而小学到高中老师则抱怨大学站着说话不腰疼。然而,这一切的结果都是高考选拔制度的缺陷造成。因此,我们必须对高考动手术。我们必须在高考选拔时注重学生的德、体、美、劳,注重学生在校时的表现。此外,我们在选拔时应该考虑到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教育差距,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教育差距。我们应该使教育更公平。

针对第四点问题,我认为这种选拔更能充分选拔出人才。人们常说天才往往在某一方面是弱智的,这点我很认同。因为古今中外都存在这种例子。就比如我们共产党的许多将领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打战前连地图是何物都不知道,连字都认不全。可是他们看到地图时能在脑海中形成地形,照样打败黄埔军校毕业生。我们不能因为有些人在某方面很突出,而在某方面严重偏科而将他们拒绝在大学校门口外。这是不合道理的,是浪费人才的,也是对他们的不公,对国家的不负责,是赤裸裸的谋杀。

针对第五点,我国目前存在着科研经费管理乱象的问题。前段时间还有媒体报道过5000亿科研经费跑冒漏滴的新闻。科研经费管理混乱将不利于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将挫伤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此外,这也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对国家的不负责。此外,关于目前我国存在的限时出科研成果的情况,这是极其不合理的,严重违背科研规律的。科研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可我们有的官员为了政绩限时让科研人员研发出成果或对某些科研项目不予立项。这是科研人员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我们高喊着建设创造性社会,可我们有的官员做的全是违背这个口号的事情。这的确令人深思。

中国教育的确存在着很多弊端。而这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各方利益攸关者。但我们欣喜的看到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拿出干大事的魄力和勇气对中国教育进行改革。虽然我们迈出的步伐也许在教改的历程中是很小的一步,但是我们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们做了我们该做的事。以上是我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观点和看法。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摘要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正是中国教育不断探索、发展、改革、反思的三十多年。回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十多年......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当今世界,要看一个国家的实力,不能不考察其教育;要看其教育,不能不从基础教育看起。因为基础教育之“基础”,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

我眼中的中国

我眼中的中国一棵小树苗,在经历风风雨雨后,总会成长起来,长出新的许多绿叶,而这棵小树苗,总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题记“惨淡愁云不消,烟雾弥漫各地”,我感觉用于描绘过去的中国......

我眼中的中国

我眼中的中国我眼中的中国,是这个历经沧桑,曾在世界无比耀眼后又在风雨中飘摇,在困难与曲折中自强不息,日益强大的中国。几千年来,无数的中国人为自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儿女而骄傲......

浅析中国教育改革问题

浅析中国教育改革问题【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

下载我眼中的中国教育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眼中的中国教育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