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养老方式的思考_农村养老方式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2:10: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关于农村养老方式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养老方式”。

关于农村养老方式的思考

宋正昂

在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民的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相应提高。尤其是近些年退耕还林等慧农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现金收入,农村老人的收入相应增加,物质生活较过去保障程度提高。人的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因此,在现在有必要更加重视农村养老问题。

一、现在农村养老现状

1、农民养老的经济状况

大量的事实表明,农民养老问题的根源在于老年农民失去了养老的经济基础。调查显示,农村老人的经济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年老后依然耕种一点土地或者搞点养殖以此维持自己的日常开支。这种情况在农村比较普遍,只要自己还有一点能力,总是要减轻儿女的负担,同时这样也比较自立。二是独立生活,但生活来源依靠儿子供应。这样的老人一般是丧失劳动能力而没有丧失生活能力的。但是供应是只限于粮食、煤炭等生活必须品,很少有现金。三是随儿子生活的老人,这样的老人基本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失去自我照顾能力的。显而易见,除了第一种情况有很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外,其它的养老经济基础基本上就已经失去了。如果遇到病或者灾之类的就可想而知了。

2、农民养老的生活照顾状况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加剧,年轻人很多离家打工,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老人。绝大部分的老人出于对儿女生活减轻负担的考虑,也不会同意由儿女来专门照顾自己的。当老人因健康状况失去自理能力时,做为儿女除了面临给老人治病的巨

额医药费用以外,就是如何照顾老人的问题。如果子女中有一个没有出去打工还好处理,其他的出钱,在家的照顾。最难的是子女全部外出,就没有人照顾了。在现实中,子女只好委托邻居照顾,或者委托亲戚或者要好的朋友每间隔一段时间来处理老人生活的一些问题。至于子女一点都不照顾的只是极端。

3、农民养老的精神慰藉状况

这是伴随第二个问题的。很多老人在家,很少有儿女的信息,电话也很少,虽然物质上得到满足,但在生病或者看见别人的儿女回来团聚时难免伤感。老人很急切的盼望有亲情的联系和关心。调查中,很多老人考虑到儿女的经济负担,对儿女长期外出不回来表示支持,但是眼神中流露出凄凉与无赖。调查还显示,孙子在家的,儿女的电话比较多,至少一月有一次,有的一周一次(主要在学生放假的时间),甚至有的天天联系(主要是孩子很小,靠老人帮忙照顾的)。这种情况下老人还有亲人在身边,孙子也是他们的快乐,孤独感并不明显。孙子不在家的,儿女的电话明显减少,有的一年很少联系,甚至根本不知道儿女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老人觉得很孤独,对幸福失去希望,甚至对生活事失去信心。

4、女性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增强。一般情况下,老人晚年生活比较幸福的,其儿媳一定很孝顺贤惠。在外出务工的人员中,一些极端的例子显示,家庭条件比较好而赡养标准较低的一般都与儿媳的素质相关。但是由女性引发的赡养矛盾也不少。在此介绍两个例子。在一个比较富裕的村,自己的独女不养活自己,每年都要村干部组织周围群众(大多是一个家族的)开会教育,把老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弄好,其余时间母女不说话。老人有什么特殊情况就没有什么保障。试想,老人现在还有一点能力,还能生活自理,等再过几年老人不能生活自理了,老人怎么办?经过调查,原因就是其女儿觉得是负担,没有任何矛盾,纯粹是素质和意识问题。再一个老同志早年收养一个儿子,现在老人八十多了,那个儿子也有

十多年没有管过了,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找村组织要救助。据查,他的儿子在另外一个乡镇做生意,收入比较高,其儿媳也在银行工作。按理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其儿媳认为是负担,在加又具有主动权,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

二、农村地区养老方式的思考和建议

1、实行农民基本养老保险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实力,我建议实行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打造农民养老的经济基础。

重点就是在农村建立全覆盖、低水平、保生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建立农民个人帐户,以支定收,个人缴纳,国家按比例补贴,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在这里要注意两个数据,一是每月(或者每年)到底交多少可以起到基本保障作用;还有就是基本保障的上限是多少。在这两个数字之间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确定交纳的数额。作为鼓励,各级财政可以根据农民个人交纳的数额,确定一个比例进行补充。本来现在年轻的农民也能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统筹养老保险,但是那个数额太死,对于没有稳定来源的农民来说对能否长期有能力交下去信心不足。如果农民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选择交费数额,收入高时多交,收入少时少交,那样从农民的角度就增加了可操作性。再就是很多农民对自己养老的意识不强,可以通过增加国家补贴的比例来吸引农民主动参加保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重要的配套制度,就是强有力的大病医疗保障,当前中国农民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养老保险,而是医疗保险。农民老了最怕是就是得病,儿女再不孝顺,一般还不至于让老人饿死,但生了病尤其是大病就很难说了。因为大部分农民不是养老金不足,而是根本没有、或者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险,这是

当前农民养老最担心的问题,因此,如果要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就必须真正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加大大病统筹的比例,提高专门针对大病的统筹补贴等方法,逐步降低重大疾病的起报点,加大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让老年农民能看得起病,真正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

2、补充养老的照顾机制和精神慰藉替代方式

按照目前的调查,现在乡镇福利院发展比较好,但是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尽管费用高),但很难替代精神安慰,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把老人送去是不孝,三是老人不愿意离开原来的居住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去。

目前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就是在农民居家、不脱离原生活范围的前提下,对农民养老的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进行补充,一是可以降低准入标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在村中兴建小型的养老院。二是扶持和鼓励农民自己在本村创办托老所,就地解决老年农民的照顾和精神慰藉问题,三是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家政服务业,对投资家政服务业的民营企业从资金、税费等政策上给予优惠。四是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业,并在技能培训,工作开展上给予相应的帮助。多措并举不仅可以缓解当前农民家庭养老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就业。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措施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农民,尚有劳动能力的农民不论年龄大小在农村对以上需求是很少的。

3、完善农民养老基础的保障机制。

解决了农民养老的基础之后,就是如何保障农民的这些基础的长期稳定,目前主要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在农村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老年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组织网络,保证老年人能够就地、就近、及时得到有效的法律服务。对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老年人,按有关规定提供法律援助,给予缓交、减交或免交的优待,帮助老年人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各级组织在处理赡养问题时,对那些有能力又不主动赡养的,要态度强硬点,通过适当的措施教育,而不能太多顾及面子由村里安排救济。二是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对农民进行主动敬老养老的教育,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承担起养老的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自己养老储备的意识,提早着手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还有就是要引导老人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强化基层组织的职能,针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特点,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组织的作用,协调和调解农民养老纠纷和实际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调研与思考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

养老方式报告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题目:会学校: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查报 告社 调关于北京市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

农村养老

辽宁:7月起农村老人都有养老保险2011-5-12 16:58 辽宁日报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7月1日起,辽宁省1400多万农村居民陆续参加新农保,其中,320多万农村老年人将与城里......

农村养老

论文摘要:论文从研究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出发,指出了现存的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农村老年生活照料状况不理想、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令人担忧、农......

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改革开放以来,xx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农村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农村老年人口形成了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特点。......

下载关于农村养老方式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养老方式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