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与一年级教学文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年级珠心算教学计划”。
一年级珠心算教学与数学教学的融合靖江市孤山镇中心小学 龚红萍
珠心算是珠算的升华,是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有效途径。珠心算利用算盘这一直观教具,通过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来启迪智慧,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同时运动,指挥双手的操作,开发儿童大脑的整体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珠心算的算理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步使儿童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这个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的思想;另外,珠心算还有助于提高儿童注意力、记忆力„„,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如何把珠心算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是每一位珠心算教师都应认真探索的课题。我结合自身实践,主要谈一谈一年级珠心算教学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一、珠心算与数的认识的融合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的认识采用“出示实物——建立物象——读数和写数”。在计数器上认数虽然很直观,但在算盘上拨珠认数效果更好。算盘最大的特点是:档位清楚、示数直观,儿童通过动手拨珠,建立了“物——珠——数”的对应关系。
如:在教学“1-9的认数”时,可以先出示1只小狗的实物图,再引导学生:1只小狗可以用“一颗下珠”来表示,学生通过动手拨“1”,在脑中逐渐建立起“1”的静态珠像;再出示1只小狗的实物图,学生再拨入一颗下珠,这样既渗透了2的组合,又渗透了1+1=2的思维过程„„;一直到“4”的教学,学生都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接着又来了1只小狗,这时学生会不知所措,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把算盘比作楼房,楼下住不下了,可以把原先的4只小狗和新来的小狗都搬到楼上去。楼上地方大,可同时容纳5只小狗,那么这一家人就住到一起了,所以楼上一颗珠代表5。然后同时拨一颗上珠靠梁,四颗下珠离梁,这就是5。这一过程是一个半抽象思维过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接下来学生可以一直拨到9也不会有什么困难。利用珠心算“物——珠——数”的对应思想教学“数的认识”,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又增强了儿童感知数的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内化过程,尤其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珠心算教学中,手、脑相互促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珠心算以“动手操作促进大脑思维”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效果。
例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可进行如下教学:
1.认识10。摆10根小棒,理解10个一根是10根,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感知“1个十”,启发得出: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要放在算盘的十位档,10是两位数,在算盘上占两档。
2.摆小棒。让学生动手摆出11根小棒,优化摆法:左边摆一捆是一个十,右边摆1根是1个一,组成11;摆12根小棒,左边摆一捆是一个十,右边摆2根是2个一,组成12;其余各数以此类推。
3.拨珠11-20。学生用双手在算盘上拨出11-20各数,边拨边想各数的珠像,空拨、想拨,建立11-20各数的静态珠像。
4.发现规律。1捆添上几根就是十几,在算盘的十位档拨“1”表示1个十,个位档上拨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这一过程中,学生借用算盘“档位分明、示数直观”的特点,直观、轻松地理解了11-20的组成。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形成了脑珠像,不仅充分展示了每位学生的才能,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机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数,增强了学生感知数的能力。
二、珠心算与数的分解的结合 在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数的分与合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这是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我们可以将其与珠心算结合起来。5和10的分解分别是珠心算中“凑数”和“补数”的基础,熟练掌握这两个数的分解对于学好珠心算是很有必要的。教学时,算盘是最直观的学具,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很快就能掌握。
如,5的分解的教学,我们可以把要分解的数摆在中间,然后将分解成的两个数摆到两边,而且可以同时将几种情况直观地展现在算盘上,如下图:
三、珠心算的算理、算法和数学教材的交流与互补
将珠心算与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对教材内容与方法进行重组,加强教学内容与方法间的联系,使数学教材的理念与方法和珠心算算理与方法有机渗透,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互补。
如,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分别采用“凑十法”和“破十法”,珠心算的教学原理也是如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口算和珠心算融为一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和“破十法”的理解。
以进位加“9+2”为例,教学时可做如下处理:
1.复习铺垫。复习补数;复习9以内数的分解;复习9+1+1=?5+5+4=?8+2+7=?„„
2.弄清算理。先摆9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9+2怎么算呢? 算理一:9根添上几根就凑成10根?从2根里面拿出1根给9根凑成10根,2根还剩下1根,10根加1根是11根,即9+2=11。
算理二:2根添上几根就凑成10根?从9根里面拿出8根给2根凑成10根,9根还剩下1根,10根加1根是11根,即9+2=11。
这两种口算过程都是“凑十法”,再用“凑十法”引出珠心算的计算方法,先拨9,加2,想:2凑成10需要几?9去掉8个给2凑成10,所凑的10要加在十位,即“去8进1”。
3.总结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去掉的8就是2的补数,从而得出:加2去8(2的补数)进1的拨珠方法。
4.说算理,巩固算法。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探究20以内进位加与多位数与一位数的进位加,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进位加的算理、算法,使计算达到快速、准确的效果。
再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43-18”的教学设计如下:
1.在算盘上试一试,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先拨入43,减12,十位直减,个位退一下八。)全班练习。
2.同桌讨论:还可以怎样算?(43-10=33,33-8=25;43-8=35,35-10=25;„„)3.全班交流,总结方法。4.怎样用竖式计算?(1)学生尝试写出竖式。
(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计算方法,说出计算过程。(方法一:从个位算起;方法二:从十位算起。)
(3)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发现从个位减起方便。(4)规范计算格式。
(5)学生独立用竖式再计算一遍。5.小结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上被减数不够减,从十位上退一作十。)6.珠算与笔算方法的比较。
相同点:数位对齐;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十。不同点:笔算从个位减起;珠算从十(高)位减起。
这样教学,算盘扮演了教具、学具、玩具的角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动手、动脑,直观形象,并用口算的算理加深了学生对珠心算和笔算的理解,将口算、笔算、珠心算融为一体,渗透了三种算法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大脑发育,提高了计算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把珠心算纳入数学教学并有效融合,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的需要,也是珠心算发展的需要。珠心算与数学的同步发展,能培养出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学生。但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度”。相对于数学来说,珠心算只是教学内容之一,我们要将珠心算最大限度地融入数学课堂,使其发挥优势促进数学教学。
数学与珠心算教学《数学与珠算珠心算教学》这篇文章,是浙江省珠算协会副理事长蔡蓬在全省珠心算师资培训班上的讲话稿.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数理的关系上,通俗易懂地阐明珠算珠......
珠心算与教学反思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方法。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珠心算与教学反思,欢迎参考!珠心算与......
一年级珠心算计划一、教材分析主要学习珠心算加减法,通过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珠心算基础较差。全年级71人,较好的有10人,较差的有15人。三、教学目标训练......
一年级珠心算教学计划......
一年级珠心算教学计划导语: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会写一年级珠心算教学计划,但一年级珠心算教学计划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一、指导思想:珠心算是我国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