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才支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支教存在的问题”。
论英才支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 录
一、英才支教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城乡师资和教育资源平衡„„„„„„„„„„„„„„„„„„„„„„„„
(二)学校之间互相学习„„„„„„„„„„„„„„„„„„„„„„„„„„„„
(三)学校之间互相促进„„„„„„„„„„„„„„„„„„„„„„„„„„„„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对支教大学生的影响„„„„„„„„„„„„„„„„„„„„„„„„„„„„
1、使大学生在思想深处烧到教育„„„„„„„„„„„„„„„„„„„„„„„„„
2、使大学生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3、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到基层和农村就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二、英才支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城市优秀教师不愿下乡支教„„„„„„„„„„„„„„„„„„„„„„„„„„
2、支教时间过短,脱离实际,活动流于形式„„„„„„„„„„„„„„„„„„„„„
3、重策划、轻实施,内容形式单一„„„„„„„„„„„„„„„„„„„„„„„„„
4、对支教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5、把支教工作当做政治任务来安排„„„„„„„„„„„„„„„„„„„„„„„„
6、计划性和制度不够完善,经费、资源缺乏保障„„„„„„„„„„„„„„„„„„„
三、改进英才支教的基本策略„„„„„„„„„„„„„„„„„„„„„„„„„„
1、确立正确的支教理念„„„„„„„„„„„„„„„„„„„„„„„„„„„„
2、搞“造血支教”,不搞“任务支教”„„„„„„„„„„„„„„„„„„„„„„„„
3、加强支教教师培训„„„„„„„„„„„„„„„„„„„„„„„„„„„„
4、采取多种教师支教形式„„„„„„„„„„„„„„„„„„„„„„„„„„„„
5、建立健全的政府宏观管理机制„„„„„„„„„„„„„„„„„„„„„„„„„
6、拓宽经费投入渠道,保障大学生支教得以顺利开展„„„„„„„„„„„„„„„„„
7、积极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
论英才支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大学生支教改变了师资不高不足的问题,也解决贫穷边远地区的缺师少教的落后现象,同时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教育重视的程度,真正显现了“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大学生支教同白时对大学生本身也是一个再学习和煅炼的机会,只要国家加大投入,从根本上保障这些大学生的利益,从而稳定师资力量,用不了几年,民族振兴,教育提高,基础良好,我们国家就能早日赶上西方社会。
关键词:英才支教;问题;对策
什么叫做支教呢?支教即支持教育,支援教育。它与支农,支边一样,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特定时期产物。支教产生,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不平衡以及教育经费增长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支教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5年至1988年我国中央和省级党政机关曾派出讲师团培训中小学师资,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重选派干部支援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1] 一,英才支教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城乡师资和教育资源平衡
“支教”通过对城乡教师调剂,缓解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和教师资源不平衡状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受援学校缺少教师的现状,满足了教育需求。[2] 学校之间互相学习。“支教”教师教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等等,为受援校教师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良机,而受援校教师甘于奉献的师德风范也为支教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净化了他们的师魂,支教的经历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学校之间相互促进。支教学校具有人才资源优势,“支教”为其富足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从而推动本校的发展,而受援校可以充分利用支教人员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加速本单位管理和教学人员的培养。[3]
(二)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1 [1]辛德森。谈支教与教师资源的开发【J】基础教育研究。2001(7.8月合刊)43——44 [2]阚红梅,刘玉香,刘冰。教师“支教”利弊【J】教学与管理。2003(6)44 [3]阚红梅,刘玉香,刘冰。教师“支教”利弊【J】教学与管理。2003(6)441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1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也曾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心发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三下乡”支教活动中,大学生群体认真对农村未成年学生开展的教育,对处于相对教育环境较差的群体进行引导、启发、教育、纠正,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三)对支教大学生的影响
1、使大学生在思想深处受到教育
大学生通过参加“三下乡”支教,从自己备课、授课的不易,深刻体验到大学教师讲课不易,能过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尊师重教,努力成才。通过对农村的调研,进一步领悟了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宣传党中央政策的重要性,有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
2、使大学生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具有独立性不强、合作意识淡薄等不足,“三下乡”支教活动,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通过艰苦环境的锻炼,能够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到的知识有效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在支教活动中,集体生活、互相的帮助能够让大学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团体协作的重要性,更加热爱集体,利于将来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到基层和农村就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毕业面临双项选择。当前,有很多大学生并未实现有效就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人才闲置现象。“三下乡”支教,有利于青年毕业后选择基层,实现有效就业,建功立业。
二,英才支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城市优秀教师不愿下乡支教
城市优秀教师不愿下乡支教,支教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支教方为了完成支教名额,讲“末位淘汰”的教师或落聘下岗的教师强制性地派去“支教”,而对于学校的骨干教师,如果他们不愿意去支教,学校一般是不会强制让他们下乡支教的。[1] 城市的优秀教师因为农村条件苦,最主要的还是不能经常和家人在一起,所以大都不愿到农村,偏远的地方去支教。现在大部分去支教的都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没有结婚,单生的男生和女生。
2、支教时间过短,脱离实际,活动流于形式
大学生支教活动的目的是支援基层教育事业的同时,为自身接受实际锻炼,提高自身综 [1]苏文遥,让支教更扎实些【J】中学校管理,2006(10)10—15。
合素质。但是,部分支教活动还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有的打着支教山区的招牌投入较多资金,但是支教时间却只有一年左右,时间较短,教师无法很好地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教学经验,有的学校最终连自己的特色也丢掉了[1]1。这些现象违背了大学生支教活动的要求,偏离了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宗旨,使大学生支教活动流于形式。是的,现在的社会,人们做事情都太居于表面了,都没有深入问题的根本,大部分人都是敷衍了事,能过关就可以了,根本就不负责任。在我们学校,领导举着旗帜,要上好每节课,做到课前备好课,而且每天晚上每位教师都要到学校加班,备课,课题研究,同学科教师之间交流意见和经验。我知道,我们学校的领导是为了把我们学校建设得更完美,但是,我们老师都没有认认真真的去完成,都是你骗我,我骗你,自欺欺人。
3、重策划、轻实施,内容形式单一
大多数支教活动都会进行精心的策划,针对支教活动制定一系列的文件、规定。然而,过于重视对活动的策划,忽视了实际运作,以及对支教地点的实际了解考察。这就导致了一方面,没有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特长、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有效可行的支教计划,以形成既对提高基层教育有益、又能提高大学生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另一方面,一部分支教活动形式过于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很多大学生的支教活动还局限于支教扫盲、政策宣传、生产劳动等形式,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
4、对支教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对支教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部分教育管理部门对支教工作认识和重视不足,支教方只是在每学年开学时召开支教会议,布置支教工作,联系支教对口学校,在对支教教师工作性进行跟踪评价,及时了解支教效果等方面都缺乏具体的措施[2]。二是支教生,许多支教生认为,在乡下,在农村,我还算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我的市面比乡下老师广,我的这点知识够他们学的了,其实他们不知道知识是没有穷尽的,智慧是没有终止,如果你不进步,你就要落后雨别人。这都是由于支教生对支教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5、把支教工作当做政治任务来安排
把支教工作当做政治任务来安排,“无支教经历不得晋升高级教师”的政策,使下乡“支教”又成了人人必须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也使支教失去了她本来的面目[3]。
6、计划性和制度不够完善,经费、资源缺乏保障
由于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对支教活动的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大学生缺乏计划和完善的制度。特别是教学管理部门表现冷淡,没有摆上工作的重要日程,缺乏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机制。导致用于大学生支教的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支教活动作为其中一种特 [1]秦天友,别让支教跑了调【J】中小学管理,2003(2)17。
[2]李香菊,支教:也听听城镇教师的心里话【J】中小学管理,2006(10)16—17。[3]莫建祥,我看“无支教经历不得晋升高级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2006(8)79—80。
有形式,也受此影响较大,许多贫困山区由于经济原因,很难提供支教活动所需的资源保障。
三,改进英才支教的基本策略11、确立正确的支教理念,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进而加强对支教活动这一活动形式的重点建设
确立正确的支教理念,让权宜之计变成统筹谋略。支教应立足于被支教方而不是支教方,支教的目的是实现师资质量的平衡的优质师资的共享,而不是量的调拨和表面的持平。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支教活动的重要性,要认真组织、加强领导。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支教的意义,大学生要通过自身的体验,使自己对社会的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支教,大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通过支教活动,大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激发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2、搞“造血支教”,不搞“任务支教”
“任务支教”只能简单地解决受援方一时的困难,无法解决其根本的问题。“造血支教”是派学科骨干教师去支教,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培养当地学科骨干教师的任务,为落后地区是教育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1]。
3、加强支教教师培训
教学培训:指导大家写教案、如何授课,怎样讲出一堂生动的课,同时珠江人会结合以往支教重遇到的问题和大家交流,告诉怎样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怎样结合当地孩子的水平教学。
医疗知识培训:医学专业学生传播一些急救的小知识,让队员了解在支教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4、采取多种教师支教形式
(1)应届毕业生可参加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应届毕业生,还可以参加有本省组织的志愿者支教活动,其实就是各个省仿照团中央的西部计划而在本省实施的。
(3)应届毕业生还可以参加本校组织的研究生支教团活动,一般是支教回来后就读研。(4)如果是在职的,可以参加团中央的“扶贫接力计划”一般是服务半年至两年。(5)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条件,也可以自己找个西部的贫困学校来去实现支教。
5、建立健全的政府宏观管理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保障、管理、考核、激励约束机制需要依靠政府、高校及学生管理部门的力量共同构建。一是建议国务院提出要求,促进各级政府、社会、企业对大学生支教活动加大支持力度,促使大学生支教社会化。二是建议教育部把从大学生参加支教活 [1]兰善清,支教:变思路、重创新、求质量【J】中小学管理,2006(1)16—17。
动取得的成果,纳入到对学校进行评估的观测点。三是建议高校把大学生参加支教活动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任务,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保学生能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使学生能真正学到东西。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是能够真正的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基层教育带来有效的建设发展。
6、拓宽经费投入渠道,保障大学生支教得以顺利开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划拨专项实践经费。其次。各高校应根据计划安排,划拨比较充足的经费。政府要在经费筹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从单一拨款的方式转变为拨款、项目合作和寻求社会赞助等综合方式。
7、积极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代表的是青年志愿者的形象,志愿者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个称号。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今的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展示新时期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大学生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性活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推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理解与共存。可以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通过广泛深入的支教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看清社会教育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练就解决问题的本领,为今后在教育事业的开拓创新、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实有些地方已经落实支教的问题,已经着手去解决了。天津市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天津市为了促进农村教师的发展,开展“输血”支教、“造血”培训。天津市静海县教育局局长舒英桥谈起他们全县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时,面露喜色,说道:“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校长,8名特级教师,27名县级名师,321名市县级学科带头人。现在,我们全县139所中小学每所都有1至2名骨干教师,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见成效。”
总之,大学生支教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贫困地区,对于农村孩子,对于大学生都是有利的。但是现在的大学生支教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时间去慢慢的解决。我们需要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目前支教活动中的问题,探索大学生支教实践活动发展的新思路,为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支教之一形式的深入开展,为培养和造就当今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作出努力。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将会制定一个更加完善的支教活动制度,是支教活动顺利,完美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辛德森,谈支教与教师资源的开发【J】基础教育研究,2001(7.8月合刊)43——44。
[2]阚红梅、刘玉香、刘冰,教师“支教”利弊【J】教学与管理,2003(6)44。[3]阚红梅、刘玉香、刘冰,教师“支教”利弊【J】教学与管理,2003(6)441。[4]苏文遥,让支教更扎实些【J】中学校管理,2006(10)10—15。[5]秦天友,别让支教跑了调【J】中小学管理,2003(2)17。
[6]李香菊,支教:也听听城镇教师的心里话【J】中小学管理,2006(10)16—17。[7]莫建祥,我看“无支教经历不得晋升高级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2006(8)79——80。
[8]兰善清,支教:变思路、重创新、求质量【J】中小学管理,2006(1)
—17。7
论民营企业存在问题与对策一、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营企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了公有经济所不......
论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依法行政中存在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对......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5 届)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
《有效教学——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培训心得赫章县民族中学:项维课堂教学中,只有努力地满足学生的认知活动,才能让学生爱学、好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然而......
论 体 验 消 费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对 策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近几年来一中新型的消费方式油然而生—体验消费。它在一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