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
浅谈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音乐是一种享受,聆听音乐,你会感受到音乐带来的艺术之美。林语堂曾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音乐灵性,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一、开放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音乐课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音乐的本身就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激发学生对小学音乐的兴趣,首先就要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本身的美。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体会音乐的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音乐中所蕴含的美,跟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共鸣。
小学生天性活泼、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教师要根据儿童好动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兴趣,我思考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从感性、体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领学生用身体感觉音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体验,甚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切身的感受。一开始,全班学生听着《火车开了》以旅游的形式和老师一起跳起来,营造了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为整节课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如果说过去的音乐教学只是“教学生唱歌”,那么,我感觉到现在的音乐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兴趣的、主动地融入到音乐中来,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他们的神态是那么的认真,动作是那么的优美,节奏是那么的整齐。
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音乐课堂上,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兴趣桥梁,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
二、教师要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生活乐观的态度
小学生年龄尚小,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很成熟,因此有着很强的亲师性。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升教学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小学音乐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自己的歌声或者琴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自己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觉得音乐原来是这样的美妙。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
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科书在第九单元——《妈妈格桑拉》时,对这首亲切真挚的人性美颂歌,如何表现藏族孩子对妈妈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对妈妈深深的感情是个重点。课前我为孩子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学生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也许他们也能体会到了爱的价值了。为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创设了浓烈的情感氛围。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三、选择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激情 课堂中教师能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制约着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英国教育家皮斯博曾说:“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的教学方法。而如果想要让他们独立地思考,并赋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你就应当采取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富于活力与激情的音乐课堂中。
人音版音乐教材第四册第三课中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这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曲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教学这个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根据音乐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来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动作。开始我就设了一个悬念给学生: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学生顿时产生好奇心(播放在低音区慢速弹奏的《蜗牛与黄鹂鸟》旋律)然后我又对学生们提出要求:请你们静静地听,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如果谁猜出来了千万不要说,等老师的表演结束时,我们来抢答。老师这样说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倾听和观察,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各种动物的名称,但我不会去否定他们的答案,而则是用谜语的方式告诉他们原来这位朋友是蜗牛,并且让学生来学学蜗牛是怎么走路的,学生的积极性肯定高。然后运用同样的思路播放在高音区加快速度弹奏的《蜗牛与黄鹂鸟》旋律并加入鸟叫声让学生们模仿黄鹂鸟的动作。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了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形象,而且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为例江门一中李月珍上学期,我在学校省内公开日中上了一节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受到了省内兄弟学校老师的好......
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
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单位:郑州经开区任楼小学姓名:乔军岚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摘要】:审美是音乐教育的价值观。遵循美育规律,坚持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欣赏与活动相结......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生命,是指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活力是旺盛的生命力、是行动上、思想上或表达上的生动性、也可理解为朝气蓬勃,刚劲有力。学生生命活力在......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为期三个月的国培结束了,作为一名国培成员,我深感荣幸,三个月的培训很扎实,三个月的熏陶让我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在培训中,能够聆听众多专家、教授的讲座,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