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外国青年视角传播中国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
借外国青年视角传播中国文化
漆谦
近年来,中国迅速提升的经济地位使中国影响力不断上升,越来越多外国人希望了解、体验、研究中国,中国也希望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那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是什么?如何开展跨文化交流更有效?
中外青年交流曾在中国对外交往中起过很大作用,历史上中日友好青年交流活动,几乎是上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良好的象征。青少年交流其实是两国社会的深度交流。青少年身份特殊,不带功利色彩的交流,更容易播种友谊的种子。在交流中形成对彼此文化的态度和认同,也不会轻易因利益而发生变化。这种认同还会扩展开来,影响他的家人和他所能辐射的社会。
目前很多国家的青少年在网络上交流,网络的便利虽然加强了交流,但也会传播负能量。网络上的不真实信息造成的拟态环境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印象,而且很难改变。实际上,任何方式都比不上面对面交流更有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近年组织的“中外青年暑期DV交流计划”,是民间交往和跨文化交流的有益尝试。外国青年带着创意来到中国,在中国学生一对一帮助下,完成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的DV短片。这个过程不仅需要面对面交流,还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外青年不断磨合、冲突、适应、融合,最终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达成共识。这实际就是中国文化输出的过程,外国青年在体验中接受中国文化。
纪录片能反映社会变迁、历史传承和历史背景下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从而展现真实的中国。邀请外国青年与中国学生合作拍片,投资虽大但效果好。这样的交流对中外青年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学生学会了外国青年的创意视角和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外国学生了解了中国文化思潮和青年看待问题的方式,体验了中国文化传承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通过外国学生视角所展现的中国文化,远比中国自己的传播更能得到世界认同。今年的交流活动中,一位法国学生拍摄中国太极,他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太极哲学的故事。他希望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借鉴这一哲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使世界和谐共处。
今天,向世界说明中国要在交流方式上有所创新,不能只停留于植树、练书法、举行文艺活动,应引入现代新兴的传播手段。每年中外有大批留学生往来,还有很多国际化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如果能参照这一模式架起中外青年的交流平台,借外国青年的视角传播中国文化,对潜移默化地实现中国文化输出,塑造传播中国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很有益处。
▲(作者是国内资深媒体人)
2013-09-26环球时报
《青年视角》选题1.我的就业谁做主——论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近57万人失业;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
热爱语言文字 传播中国文化——记九州语言文化学校齐市分校一周年活动2011年10月17日,由李长军创办的九州语言文化学校齐市分校在齐齐哈尔电视大学举办了一周年校庆。创办人......
梁漱溟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我读的书是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最初在图书馆借到这本书后,我并没有多在意,只认为是学习任务。但当翻开书后,我......
外国新闻传播史一、选择题1.法国的第一份近代报纸《各地见闻》周刊后为泰·勒诺多创办的《法国公报》所兼并。“地球上所有国王和强国的报纸。”2.法国的第一份日报《巴黎新......
一、名词解释1、新闻书:16世纪末,在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了不定期的印刷品,报道某些重要事件,它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多为书本形式,被称为新闻书,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