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的历史性成就_湖北省教育知识与能力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1:56: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湖北教育的历史性成就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湖北省教育知识与能力”。

湖北教育的历史性成就

湖北省教育厅

2009年第10期 ——社会篇

湖北素有重教兴学的历史传统。经过新中国60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湖北实施“科教兴鄂”战略以来,全省上下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

一、湖北已成为有科教优势的教育大省

解放初,我省各类学校规模小,且多为私立。全省农村青壮年文盲占90%以上,妇女尤甚。到2008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达1.93万所,在校学生1176.5万人,教职工71.4万人,教育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0%。全省有小学9302所,在校学生360.77万人,在全国居第13位;初中3029所,在校学生262.01万人。普通高中655所,在校生132.2万人,在全国居第8位;各类中等职业学校462所(不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103.73万人,在全国居第6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8%。普通高校87所,本专科在校生118.49万人,在全国居第3位;研究生在校生8.26万人,在全国居第4位。成人自学考试每年达100万人次,开考科目千余门,居全国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2%。

二、不断完善与省情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我省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使全省教育由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转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提出“确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计划和教育体制”。1985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人民教育人民办”,加快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1993年,省委、省政府召开科教兴鄂大会,作出《关于科教兴鄂的决定》,在全国最早提出科教兴省的战略,并对教育体制改革作出部署。199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1999年10月15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这标志着义务教育实现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重大历史性转变,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三、义务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省坚持把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战略措施来抓,每年扫除青壮年文盲十余万人。1998年大灾之年,我省扫除青壮年文盲20多万人,取得明显成效,扫盲工作通过国家验收,青壮年文盲率由1978年的16%下降到2.1%,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技术素质显著提高,我省被评为全国扫盲先进单位。2000年,全省102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覆盖率达到100%。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2008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5%,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52%,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2%。

四、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不断优化

为纠正“*”期间盲目发展普通高中的现象,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普通高中进行归并。1999年中央决定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各县(市)集中精力办好1-2所示范高中,提高优质高中比例,普通高中招生大幅增长,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全省普通高中有655所,招生43.91万人,比1998年增加23.7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根据社会需要,主动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积极面向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一批县(市)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在调整中得到加强。从1998年起,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以实施“512工程”(用5年时间建成100所,校均规模在2000人左右的县、市中等职业学校)为重点,优化了学校布局结构,提高了办学效益。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668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49万人(含技工学校10万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中等层次和高等层次的比例渐趋合理。

五、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教育

1998-2008年,按照中央提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全省组建和提升了11所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提升组建了11所普通本科院校,1所高等专科学校,共设置高等职业学校44所;先后接受中央划转的9所普通高校及1所高校校区,10所成人高校。高校条块分割的局面基本打破,管理体制、布局及科类结构趋于合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逐步增强。普通高校总数由1978年的53所增加到87所,校均本专科在校生由1978年的933人上升到13620人,是1978年的14.6倍。

2001年,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45.3万人,普通高考录取率达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跨入大众化行列。到2008年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87所,试办独立学院31所。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共146.9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8.4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8.2%。高等学校学科实力明显增强。

六、民办教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力量办学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民办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2008年,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学校及民办教育机构2598所,在校学生104.87万人。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11所,在校生6.78万人;以民营机制运作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31所,独立学院在校生24.46万人。全省民办高校招生10.4万人,占当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27.68%。民办中小学384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18所。民办教育从无到有,由弱趋强,促进了我省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初步改变了由政府包揽办学的单一体制和模式,逐步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多种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

七、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贫困生资助制度

2006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项目。2006年春季开学,恩施自治州8县(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体中小学生率先享受学杂费全免政策。2008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预算总额达36.07亿元。从2008年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经费全部由政府承担,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由政府承担,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

2004-2008年,我省连续5年助学贷款规模和资助人数全国领先。为表彰我省在2004-2007年间为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所做出的成绩,财政部、教育部特下达我省国家助学贷款“以奖代补”专项奖励1.1亿元。2008年,中央和省财政投入6.36亿元,24.3万名高校贫困生获得国家奖助学金资助; 中央和省财政投入9.85亿元,77万名中职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各地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亿元,资助贫困生7万人,高校落实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2.5亿元,资助贫困生6万人。吸纳社会力量筹措3000万元资助贫困生。此外,为缓解因物价上涨给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带来的影响,全年共向省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5953万元,落实学生临时性生活补贴7866万元。

八、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1978年,全省中小学校舍为2600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只有2.28平方米,其中64%的校舍是土木结构,危房比例达22.4%。高等学校办学条件也十分艰苦,教师住房紧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到2008年,全省普通中学校舍面积达4004.21万平方米,是1978年的4.53倍;全省小学校舍面积达2690.59万平方米,是1978年的2.01倍。在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中等职业学校校舍面积、普通高校校园面积和生均校舍面积,都有大幅度增加。办学条件的改善,也为建设湖北教育强省打下了坚实基础。

九、初步建立一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我省中小学建立了以“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为载体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补充、培训和交流机制。2004年,我省启动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每年选派一批普通高校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三年。2004-2008年5年间,共选拔8782名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到78个县(市、区)的1200多所乡镇学校任教。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款,组织2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到武汉高校免费接受培训。4年累计培训81183人,覆盖87个县市区。2006年,我省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2006-2007年,全省各地共安排6000多名教师到农村支教。高等学校通过实施“高素质教师建设工程”、“楚天学者计划”、“高校教学名师工程”,培养、引进了一批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小学专任教师20.14万人,小学生师比为17.9∶1,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05%;初中专任教师16.37万人,生师比为16∶1,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5.46%;普通高中专任教师7.02万人,生师比为18.8∶1,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1.68%;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3.07万人,生师比为33.80∶1,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6.99%。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十、教育在科教兴鄂战略实施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了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作用,积极为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急需人才。二是发挥了教育的科研优势,直接服务于湖北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湖北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上来。三是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扶贫活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开发。四是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使教育逐步成为湖北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教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主动结合、主动适应、主动参与,着力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同时,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与智力的优势,开展科学研究,一批学校直接到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者: 李久林 发布时间:2011-06-20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

18大以来从历史性成就谈4个自信

18大以来从历史性成就谈4个自信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

优秀中国的历史性成就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感悟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并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在写心得体会时,尽量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言之有物却不啰嗦......

优质中国的历史性成就心得体会大全(15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思维、行动和决策等方面的不足,并为之作出改进。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个人感受和思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平衡,不偏离主题。以下是小编为大......

优质中国的历史性成就心得体会(案例14篇)

汇总和整理个人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梳理思路、加深记忆并增强学习效果。写心得体会时,要有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不能简单照搬别人的观点。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

下载湖北教育的历史性成就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教育的历史性成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