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_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1:56: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Ⅰ 基本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有关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史和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

Ⅱ 选用教材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78.《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Ⅲ 考试内容

一、古代汉语部分

重点考查考生阅读、分析古代文献的能力。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古今词义的异同:常用古汉语词义的古今差异

2、古代汉语的句式

(1)判断句:判定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的活用功能

(2)叙述句:双宾语句式、宾语前置的条件、被动表示法

3、词类的活用:动词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

4、《诗经》的用韵:韵、韵母、韵部

5、古书的注解

(1)注解的基本名称:训诂、传、笺、注、疏、章句、正义、集解、补注

(2)注解的术语:言、曰、为、谓、谓之、貌、之貌、犹、之言、之为言、读为、读曰、读如、读若、如字、词、辞、当为、当作、衍、脱)

(3)注解的体例

6、古汉语修辞方式:引用、譬喻、代称、夸饰、割裂、并提、互文、委婉、倒置

7、近体诗的格律:粘对、拗救、合掌;流水对、借对

(二)古文阅读

1、解释

2、标点

3、翻译

(1)各字词义都要在译文中得到落实。

(2)每句的语气(陈述、疑问、反问、感叹、委婉、推测、祈使)都要在译文中得到反映。

(3)古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使动、意动、名作动、名作状、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式等),都要在译文中转换为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4)省略了的成分,在译文中要按现代汉语习惯加括号补出。

(5)专用语(人名、地名、国名、谥号、庙号、职官、时间表达法、度量衡表述法等)依原文、不改动。

(三)文选

以《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诗经》、《史记》的相关篇目为主。

二、古代文化史部分

重点考查考生有关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

(一)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二)儒家的经书和经学

(三)区域文化与地理环境之关系

(四)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吉礼、嘉礼、宾礼

(五)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古代婚姻爱情观的特点

(六)传统经济制度与中国封建社会停滞问题的关系

(七)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

(八)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九)中国古代的选举和科举制度

(十)传统宗教与信仰

(十一)中国古代的禁忌习俗

(十二)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

三、文学理论部分

(一)文学概论

重点考查考生关于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1.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2.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3.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构思方式

4.艺术真实、艺术概括、艺术形式

5.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6.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7.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8.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9.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典型、意境的区别

10.叙事、叙事的构成、情节与事件的关系

11.抒情、抒情话语、情与景的关系

12.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13.期待视野及其成因

14.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净化与领悟之间的关系

15.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内涵及关系

(二)古代文论

重点考查考生对古代文论名篇中的理论知识和概念范畴的掌握,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的能力。

1、《尚书·尧典》、《论语》、《孟子》、《毛诗序》

(1)“诗言志”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文论史上的影响。

(2)孔子“兴观群怨”说、“思无邪”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说及其影响

(3)孟子“以意逆志”说、“知人论世”说、“知言养气”说及其在文论史上的演变

(4)“情志统一”说、“六义”说

(5)“变风变雅”说、讽谏说、“发乎情,止乎礼义”说及其影响

2、《庄子》:“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说、“虚静”说及其影响

3、《史记》、《法言》、《汉书》、《论衡》

(1)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2)汉代对屈原及《离骚》的评价

(3)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人对赋体特征的认识

4、《典论·论文》、《文赋》、《诗品序》(钟荣)、《文选序》

(1)曹丕的“文气”说、《文赋》的“物感说”及文学创作论

(2)“诗缘情而绮靡”命题的涵义及其对先秦两汉文学观的发展

(3)“自然英旨”、“直寻”、“滋味”说等诗学范畴

5、《文心雕龙》:《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及其文学创作论、鉴赏批评论等

6、《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河岳英灵集》、《戏为六绝句》、《诗式》、《与元九书》、《答李翊书》、《与李生论诗书》、《诗品》(司空图)

(1)陈子昂提倡“兴寄”说和“风骨”说的诗学史意义

(2)白居易以“讽喻”说为核心的诗学思想及其局限

(3)司空图“韵味”说及其影响

(4)唐代的“兴象”说与“意境”说

7、《答吴充秀才书》、《书黄子思诗集后》、《答谢民师书》、《答洪驹父书》、《与王观复书》、《论词》、《夏均父集序》、《江西宗派诗序》、《答杨宋卿》

(1)苏轼“随物赋形”论

(2)黄庭坚等江西派诗人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活法”论

(3)李清照的词论

8、《沧浪诗话》:“兴趣”说、“妙悟”说

9、《与李空同论诗书》、《驳何氏论文书》、《诗集自序》、《艺苑卮言》:明前、后七子派的复古诗学主张及其得失

10、《叶子肃诗序》、《童心说》、《与友人论文》、《答吕姜山》、《论文上下》(袁宗道)、《雪 涛阁集序》、《序小修诗》、《诗归序》

(1)李贽“童心”说及其时代意义

(2)公安派的“性灵”文学观及其得失

(3)竟陵派的诗学主张及其得失

11、《夕堂永日绪论》、《原诗》、《鬲津草堂诗集序》、《答沈大宗伯论诗书》、《诗法论》、《书汤海秋诗集后》、《送徐铁孙序》、《艺概词曲概》、《人境庐诗草自序》、《人间词话》

(1)王夫之情、景关系论

(2)王士祯“神韵”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

(3)龚自珍的“尊情”说、“诗与人为一”命题的含义

(4)王国维“境界”说、“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含义

12、《董中峰侍郎文集序》(唐顺之)、《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茅坤)、《古文约选序附凡例》(方苞)、《论文偶记》(刘大魁)、《述庵文钞序》(姚鼐)、《复鲁絜非书》(姚鼐)、《文史通义文德》(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章学诚)

(1)明代唐宋派的古文理论

(2)清代桐城派的古文理论

13、《南词叙录》、《牡丹亭记题词》、《词隐先生论曲》、《元曲先序二》、《曲律》、《闲情

偶寄》、《桃花扇小识》

(1)汤显祖的戏曲观:“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论“意趣神色”

(2)明代曲论史上的声律论与“本色”论以及汤(显祖)、沈(璟)之争

(3)李渔的戏剧理论

14、《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忠义水浒传序》(李贽)、《醒世恒言序》、《读第五才子书法》、《水浒传原序》、《聊斋志异自序》、《摩罗诗力说》、《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1)李贽的小说批评:“传神”、“逼真”。

(2)冯梦龙、凌蒙初的小说理论:小说的作用、关于“通俗”的见解

(3)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文料”说(生活真实与小说虚构的关系),“性格”论,“因缘生

法”说,“闲笔”、“犯中求避”、“白描”等创作技巧

(4)梁启超的小说观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插班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院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

中国文学(古代文学)考试大纲剖析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文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618)学院名称(盖章):文史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1年3月18日《中国文学》科目大......

《中国古代文学》(四)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四)考试大纲说明:理解——指要求有比较透彻的认识,知晓因果关系。 识记——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复述知识的要点。 了解——对要点有所认识,即一般性的了解。应用......

计算机专业基础 [854]考试大纲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计算机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54]本考试科目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包括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两部分,每部分各75分。数......

433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433 税务专业基础一、考试性质税收学是全国税务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

下载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