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课程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知识产权法课程论文”。
浅谈专利对企业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专利能力竞争上。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知识产权战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知识产权战略往往被许多企业所忽视,岂不知知识产权正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而企业获得的专利数量的多少及专利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突出特征和重要指标。本文以华为公司为例,说明专利对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华为;专利;创新能力;知识产权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发生了根本变化,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事实证明,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而企业获得的专利数量的多少及专利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突出特征和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企业专利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都有大幅度增加,充分显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正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中国企业专利现状
1.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专利拥有量大幅提高
近年来,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我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实践,我国的一些企业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也大幅加,2007年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为223478件,2008年为295510件,2009年达到394299件,占国内申请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8.1%、41.2%、44.9%,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40%左右,并于2011年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申请国。这说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正在形成,企业的创新能力在逐步增强,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
1.2与发达国家相比,企业专利数量较少,水平较低
专利分为3种类型,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较高,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位,发明专利申请也连续几年位居 1 全球前几位。但从数量上看,仍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的专利授权主要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者之和占全部专利授权的87%~89%,发明专利仅占11%~13%。而国外来我国申请的专利主要是发明专利,约占80%,因此说,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差距很大。
从专利质量看,具体表现在:一是国内申请人所取得的专利集中的领域并不是高技术领域,比如说IT、新药、无线通信、高清电视、卫星通信等领域。这些高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主要来自国外,我国专利申请质量仍有待提升。二是国内专利的维持时间短。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对专利质量评价的体现。就发明专利来说,我国发明专利的平均寿命是六七年,国外则可达十几年。
2、中国企业专利不强的主要原因
2.1企业没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精神是根本原因
企业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没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不能在企业内部建立有利于创新力培养的文化。我国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总的来说不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专利申请的比重不足10%。2007年国家统计局创新调查数据显示: 2004— 2006年期间在我国近3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专利申请的有2.6万家,仅占企业总数的8.8%。对技术秘密进行内部保护的有6.2万家,占总数的20.7%。拥有自主品牌的有10.4万家,占总数的34.8%。另外,我国企业对创新风险和收益估计不足。由于创新不仅存在很大风险,新技术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暗礁,企业家们总结为“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一步是先烈”,所以大多数企业为安全起见,多采用跟随战略或模仿战略,而不是技术创新战略。
2.2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资金少,制约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技术创新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着开发专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据统计,我国大中企业R&D(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只有0.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5%~ 10%。国际上普遍认为R&D经费投入低于5%,企业缺乏竞争力;低于1%,企业难以生存。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少,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成果,制约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由于长期科技投资严重不足,因而在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方面缺乏选择能力和选择的自由度,不仅其产品的国际市场开拓受到严重制约,而且也严重影响企业的人才培养和智力资本的生产及再生产。此外,在企业R&D人员指标上,如按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员比较,我国企业只是日本、德国企业的1/10。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设备普遍落后,重点企业关键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仅占15%。设备的落后致使我国企业缺乏技术进步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和实力。不论是从资金、人员等投入因素,还是从专利产出情况来看,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都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2.3企业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人是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和关键因素,企业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着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制约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许多企业对科技人员的重视不够,科技人员地位、待遇偏低,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比如最近播出的《大国工匠》前几集,分别介绍了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组装中实现丝级精密度的钳工顾秋亮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说到他们的待遇时,画风出奇地相似。“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他原来所在的实验室一直希望他回去,收入能多一半,这对于他这个单职工、女儿上学急需用钱的家庭来说,能起不少作用。”“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为他开出了三倍工资的高薪,但是胡双钱拒绝了。”“老胡没有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却带回了一摞摞的奖状证书。”正如有人总结的,长期以来宣传给人的印象是:好工人停留在脏乱差穷不顾家,好干部停留在清廉绝症不要命,好受害者停留在原谅宽容倒贴钱。总而言之,不把为国效力搞成最惨的事,就不罢休啊!
3、苹果开始向华为交专利费对国内其他企业的启示
与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2015年研发投入92亿美元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占销售额的15%,已经超过苹果的85亿研发投入,占销售额3.5%。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布的许可备案登记信息显示,2015年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在其中,作为长年手机终端业界翘楚的苹果,竟然在专利授权上严重落后于华为;而更可怕的是,按照《北京商报》此前的初步估算,苹果每年向华为支付的专利费可能甚至高达数亿美元!
根据统计,华为从2006年以来,其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人民币(约370亿美元),2006年,华为研发投入仅为68亿人民币,此后每年保持阶梯式增长。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2015年国际PCT专利申请数量统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了3898项专利,较上年增加了456项。截止2015年底,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0377件,这些专利包括对智能手机具有很高价值的LTE通信、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等专利。华为曾表示,其累计申请了52550件国内专利和30613件外国专利,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一。
如今,华为胆敢向世界级的科技公司公开叫板,要求收取“保护费”,其背后真正的逻辑却始终未变——怎管他外界喧嚣不断,保持定力,甘坐冷板凳。华为正是因为坚持二十几年不动摇,才走到今天,非常难,不容易。
与华为目前的踌躇满志形成鲜明对照的,便是小米如今受制于专利保护的窘境。虽然一度靠营销方面的惊人表现,小米一度取得过骄人的业绩,但在大量产品组件都得靠买的情况下,小米无疑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2014年初,雷军曾表示,今年要进10个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巴西等。当年年底,刚刚进军印度的小米,就收到爱立信的专利诉讼,随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下发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销售和进口手机。小米不得不答应每台设备预缴100印度卢比(约9.7元人民币)于法院提存的条件,以能继续向印度销售基于高通芯片的手机。专利对于国产手机厂商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没有足够多、足够广的专利支持,海外市场扩展将会困难重重。
4、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专利战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近一百年的工业化发展明显地表明,一个国家在核心工业产业上的研发、生产、流通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多,工业化的程度就越高;在研发中投入的越多,工业化越高级。我国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研究技术创新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1加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文化,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正确的专利战略
(1)要大力营造创新文化,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使自主创新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员工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大力宣传献身创新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倡勇于创新、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营造敢于突破、和谐包容的创新环境。
(2)制定专利战略。中国企业要借鉴日本技术创新经验,实行由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再到创新从而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去的总体战略。这样可以尽快实现引进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提高引进技术的综合效益,使企业技术引进成为中国技术进步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目前资源优势较弱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应更多地采用能够带来后发优势的模仿创新模式。
(3)更多采用模仿创新模式。当前中国企业技术引进要实现“三个根本转变”:由以引进进口生产线和成套设备为主转向以引进软件技术为主;由以企业单位单独引进的方式转向以贸技相结合引进的方式;由以生产使用为主转向以吸收、开发、再生产为主。4.2持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研发经费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并且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技术创新投入保障体系,解决技术创新中的资本瓶颈问题。首先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大力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要借鉴韩国、日本近年来高强度科技投资的经验,在科技投资的总量上要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建议政府把国家R&D总投资占GDP的比重提高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4.3培养和造就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要善于发现创新人才,使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制 定长期有效的培养规划,加快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创建创新型企业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各类人才。要在科技人才队伍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 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的选聘和评价机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度报告
[EB/OL].(2012-04-25)[2010-08-17].http:// [5] 袁岚峰.《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http:// [6] 路风.《走向自主创新》
[7] 唐卫国.中国专利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8 [8] 程良友.我国专利质量分析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9] 曾洁.企业专利战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5(05)[10] 李瑞茜,白俊红.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3(03)
知识产权课程论文论文名称:《学习知识产权的体会与见解》姓名学号:专业:论文提交日期:任课老师:学习《知识产权》的体会与见解经过这一段时间对知识产权的学习,我慢慢了解了很多关......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课程论文中国计量学院课程论文浅谈中国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学生姓名 单维维 学号 0600702118 学生专业 知识产权 班级 一班 二级学院 法学院 任课......
论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市场上有关计算机的软件也越来越多。然而伴随着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软件......
《知识产权法》课程论文考核要求一、选题1、学习本课程的认识和体会(也可自拟标题)二、基本要求字数:1500字以上。写作基本要求:立论正确,语句通顺;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真情实感,无......
浙江工业大学2016 /2017 学年第1学期《知识产权》课程结业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6 /2017 学年第1学期《知识产权》 课程结业论文论文题目: 华为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思考及解决途......